发布时间:2025-01-07 21:32:08 来源: sp20250107
2024中拉媒体合作论坛现场,与会嘉宾聆听发言。 本报记者 时元皓摄
观众在中拉友好图片展现场观展。 本报记者 宋亦然摄
2024中拉媒体合作论坛现场,媒体人员在工作。 王靖舒摄
观众在中拉友好图片展现场观展。 本报记者 时元皓摄
2024中拉媒体合作论坛现场,与会嘉宾在观摩案例。 李雪鹏摄
搭建对话平台 推动互学互鉴
巴西里约热内卢州议会副议长、里约州巴中议员阵线主席 蒂娅·茹
中国和拉美的媒体密切合作,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平台,能更准确地反映现实,促进彼此更深层次理解。巴西媒体通过深入报道,不仅展示了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还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科学技术的进步等多方面内容,有助于刷新和增进巴西民众对中国的认知。
在里约热内卢州,我们一直致力于促进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巴中议员阵线与中国企业、文化机构持续开展对话和访问合作,促进了两国人民的交流,拓展了双方的伙伴关系。文化交流不仅为彼此带来更多发展机遇,还有助于推动互学互鉴,为构建公正包容、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奠定基础。
拉中媒体间的合作要推动实现双赢叙事,不仅要在信息传播上更有效,还要在挖掘激励人心的故事上发挥更大作用。我们期待中国与巴西的交流能够持续开展、不断深化,让双方媒体在拉近两国人民的距离、促进相互了解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构建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美好未来。
增进友好交往 助力繁荣发展
中国驻巴西大使馆公使 李永忠
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虽相距遥远,但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中拉始终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促进繁荣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也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重要贡献。目前,中国在拉美已有5个自贸伙伴,稳居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拉美则是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第二大目的地。目前,拉美和加勒比“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增至22个。中国在拉美地区累计实施200余项基建项目,承建了几千公里道路、铁路、轻轨,100多所学校、医院、体育场馆,近百个桥梁、隧道,数十个机场、港口,为当地提供近百万个就业岗位。
今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中巴推动双边关系稳步向前发展。站在两国关系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上,中方愿同巴西各界共同努力,以两国元首战略擘画为指引,加快发展战略对接,拓展各领域务实合作,增进交流互鉴,携手打造中巴关系下一个“黄金50年”。
当前,中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也在为联合自强、发展振兴而努力奋斗。期待中拉媒体合作呈现新气象,为推动新时代中拉关系取得新发展建言献策。
实现各方共赢 传递发展心声
巴西《商业观察报》社长 马科斯·德奥利维拉
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之间在语言、文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随着在商业、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增强,彼此间友谊不断加深。为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实现共同发展,我们需要建立一种让参与各方都能从中获益的良性合作关系,把彼此团结在一起,为一个自由公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
目前,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正积极寻求与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从而实现共赢。我们要从中国的发展实践中汲取经验,每个国家都应根据自身国情来实施、推进不同的发展项目,致力于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媒体在拉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与中国的联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需要从不同媒体所提供的多元视角中来认识世界,让更多人全面、客观地了解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情,记录和呈现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进步。希望借助媒体合作论坛这一平台,加强不同国家的媒体间交流联系,推动信息资源共享,令媒体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满足各国民众的美好期待。
探索务实合作 打造沟通桥梁
古巴《格拉玛报》社长 迪尔伯特·雷耶斯
当前,人们拥有前所未有的多样性的传播平台、数据传输能力以及技术影响力,互联网展现出的技术优势和内容创造力,令世界的联通日渐紧密。然而,发达国家与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依然严重,阻碍着各方面的发展。
媒体在全球南方国家跨越数字鸿沟、实现更好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人民日报社为理事长单位的“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令我们能够围绕共同关心的目标和主题采取有效行动、开展紧密合作。在古巴,我们以具体行动作出积极贡献,推出“全球南方之声”网站,网站由“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成员之一的拉丁美洲通讯社负责协调运营。我们启动了“航海书信”项目,致力于宣传古巴和中国两国人民友谊,打造沟通桥梁。我们期待与其他媒体一起,探索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携手描绘各国人民的现实生活。
保护环境、尊重每个国家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以及传播促进和平与发展的价值观,是我们期待实现的目标。为此,我们需要更好地发挥媒体作用,开展严肃负责的新闻报道,既关注全球议程,又兼顾地方事务,用切实行动和乐观主义精神来实现我们的共同目标。
拓展合作领域 加强人员交流
巴西《环球报》执行总编辑 莱蒂西亚·博格·桑德尔
今年是巴中建交50周年,两国持续深化各领域合作。在经贸领域,两国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
巴中关系和合作进展是《环球报》一直关注的重要话题。这些年来,从经济领域到政治领域,《环球报》关于中国的报道数量一直在增长。今年1月,由巴西《经济价值报》和巴西商业领袖共同主办、《环球报》等协助支持的研讨会举办,会上就扩大巴西和中国双边关系合作面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近年来,巴西已成为中国在南美洲投资的热土,尤其是在能源领域。同时,两国经济合作势头强劲。如今,巴西成为中国大豆、牛肉和铁矿石等基本大宗商品的最大供应商之一,此外,我们的合作还延伸到基础设施和技术投资领域。
作为媒体,《环球报》密切关注两国外交关系的发展。推动巴西和中国的合作关系更加深入,需要不断加强彼此信任、促进相互理解,推动两国专业人员的交流联系,为未来开展更加稳固、平衡的合作提供有利条件。
加强互联互通 共绘发展画卷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孙立强
中交集团作为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是最早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之一,与15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实质性业务合作,在21个拉丁美洲国家开展业务。中交集团深度参与拉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互联互通、实现共同发展,助力增进友好交往、促进民心相通。
致力于共享发展机遇。中交集团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架设连心桥、铺就致富路、建设发展港、修筑清洁站,与拉美国家深入开展协作,助力当地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致力于共创美好生活。中交集团积极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倡议,增强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的能力,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致力于共促文明交融互鉴。中交集团充分尊重各地文化习俗,积极搭建友好交流平台,在全球举办“繁华丝路,交筑美好”主题开放日系列活动,深入开展青年文化交流项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绘就相知相亲的美好画卷、奏响美美与共的文明乐章。
未来,中交集团将继续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开放的胸怀不断深化文明交融互鉴,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发挥积极作用 服务当地民众
墨西哥《每日报》总编辑 米盖尔·安赫尔·委拉斯凯兹
在拉美国家,一些媒体选择为商业利益服务,而非为人民服务,它们的公信力受到冲击和质疑。
我们一直在思考,媒体应当如何给人民带来力量,应该如何更好地服务人民。40年前,一群怀揣共同理想的记者汇聚一堂,创办了《每日报》。在报纸创办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民众、知识分子、艺术家的大力支持。
现在,为了促进发展、实现共同的新闻理想,我们希望能够和中国媒体持续开展深入的合作。来自中国的媒体朋友给我们带来很多合作的灵感和启发,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当前拉美地区面临的各种问题。我十分期待通过这种广泛的媒体合作,尤其是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国媒体与我们在联合采访等领域加强合作交流,能够从中探索出让媒体发挥积极作用、服务当地民众的良性模式。在合作中,我们可以分享思考、互相启发,并付诸实际行动,为构筑美好未来作出贡献。
履行社会责任 支持公益项目
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董事长 孙 涛
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输电特许经营权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目前运营着超过1.6万公里的巴西骨干输电线路。经过10多年发展,累计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4.5万个。我们通过实施美丽山特高压一期、二期等大型项目,积极推动中国和巴西在输电技术、装备和标准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带动巴西当地能源、电工装备、原材料等上下游产业发展。
在助力巴西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增进友好交往,促进民心相通。多年来,我们参与多项当地公益事业和体育文化交流合作,累计支持巴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苦咸水淡化工程等450多项公益项目,覆盖220多个城市,超过11万人受益,公司荣获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社会责任管理最佳实践奖”。
马累贫民社区音乐学校是我们长期支持的公益项目之一。今年8月,这支来自里约的交响乐团受邀访华交流,并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进行文艺演出,与中国艺术家们同台表演,共庆中巴建交50周年。
我们将持续推进有关社会责任项目和文化宣传活动,为促进文明互鉴、增进友好交往搭建平台和桥梁,为中拉友谊大厦添砖加瓦。
凝聚广泛共识 合力应对挑战
秘鲁安第斯通讯社总编辑 塞萨尔·安东尼奥·查曼
今天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正以充满机遇和乐观精神的形象,向国际社会展示自己。
多样性是我们的标志。拉美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地球之肺”亚马孙雨林和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淡水资源汇聚于此,自然保护区为各类动植物提供了栖息之所。中国拥有领先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在资源利用与保护上可以为我们提供帮助。虽然相距遥远,但拉中对于发展有着共同的梦想和追求,也共同致力于为全人类作出积极贡献。
通过中拉媒体合作论坛,我们将进一步汇聚共识、形成合力,推动构建拉中命运共同体。要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媒体应积极作为,促进信息传播、增进交流沟通正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媒体应当为双方提供更全面的观察视角,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所面临的共同挑战。社会每天都需要信息流通,新闻传递的能量能够给人们带来力量。希望更多媒体增强互学互鉴,促进人们相知相亲。
理解“中国之治” 促进共同发展
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教授、国际问题专家 埃万德罗·卡瓦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还是一种治理体系的演进,促成了中华优秀文化与民族复兴梦想的再融合。
习近平主席谈及中国治理时曾引用古语“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他还引用过老子的名言“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带给我们启示:在行使权力时不能犯重大错误,否则造成的损害将是难以挽回的。因此,治理一个人口众多、各地情况差异较大的国家,既要发挥各地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不能放弃对公共政策细致入微的持续监督。
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就无法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为何如此;如果不研究中国的政治、法律、文化,就不知道中国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如果不深入了解中国人民及其日常生活,就无法从他们的角度认识世界。
“中国之治”越来越多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在其制度、实践和思想中显现出来。希望借助这次论坛开展更多的交流互鉴,进而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新的研究视角。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8日 14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