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8 07:55:45 来源: sp20250108
中新网 兰州12月12日电 (闫姣)在甘肃陇南市西和县大山里,有一群“巧姐”“巧妹”,她们祖辈传承“独立、自强、自信”的“巧娘娘”精神,有的留在家乡甘当乞巧文化“摆渡人”,有的飞出大山,走进北上广深,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2014年,赵君平(左二)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参加乞巧节。(资料图)受访者供图现年43岁的赵君平是西和县姜席镇青沟村人。她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也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乞巧节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她用文字记录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坚守、传播乞巧文化。
“我深受乞巧文化的影响,是受益者之一。”12日,赵君平向 中新网 记者表示,因为耳濡目染,她从6岁起参加乞巧活动,15岁就因能歌善舞被举荐为巧头,通过新编乞巧歌曲,向姐妹们传递热情开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像逢年过节操心一大家子的‘掌柜的’。”她说,在那时,她的组织、管理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还收获了一份幸福美满的婚姻。
“现在的女性乞‘巧’,更多的是想要智慧。”担任传承人后,赵君平一边通过校园、传习所宣传乞巧习俗,一边深入各个乡村,纠正乞巧“走样的创新”,也通过采访当地老人,记录“原汁原味”的民俗细节。
西和县被誉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当地乞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至今活跃在当地300多个村落,经常性参与者有50多万人。乞巧文化中尤为重要的“巧娘娘”精神,千百年来激励着当地女性。
“90后”张闲闲是走出大山的女性之一。受当地浓厚的刺绣文化影响,她从小擅长刺绣。后来,她前往上海拓刺绣事业,成立刺绣公司,销售绣品之余,承接“私人订制”绣品,成立刺绣培训班,继续分享、传播家乡传统文化。
2023年8月,张闲闲受邀分享西和刺绣技艺的坚守与推广故事。(资料图)受访者供图在张闲闲看来,西和刺绣的原生态、地域性、做工精美等特点,是备受都市消费者喜爱的原因。为更好适应市场,她为家乡绣娘提供学习机会,提高花样、配色等方面的审美。
“我们公司做大做强,也带动了家乡的姐妹,现在她们凭借刺绣技艺,每人每月增收3000元至4000元。”张闲闲说,为促进西和刺绣产业在上海健康发展,她也希望家乡的年轻人加入刺绣设计人才的定向培养计划。
西和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年均输出劳动力达11万余人。该县创建乞巧嫂、乞巧妹、乞巧汉子、乞巧驾驶员、乞巧之乡家政等劳务品牌,“乞巧”系列劳务品牌务工人数占年均务工总人数95%以上,在珠三角、长三角,以及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都有他们务工就业的身影。(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