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4:53:51 来源: sp20241114
连环画《征路星火》之一,作者沈尧伊。
中国画《赤水河畔》,作者何加林。
油画《伟大转折》,作者孙为民。
中国美术馆《长征组雕》之“娄山关大捷”,主创吴为山。
油画《万水千山》,作者余欢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长征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美术工作者围绕长征主题进行创作,铭记历史、弘扬长征精神。新时代,伴随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美术工作者突破媒介限制,围绕再走“长征路”、再写“英雄谱”、再现“红飘带”展开主题创作,突出精神性与当代性,为红色文艺注入时代审美,礼赞伟大胜利,弘扬崇高精神,吟咏感人故事。
“长征路”的时代内涵诠释
近年来,随着“重走长征路”广泛展开,美术界也掀起“重走长征路”写生热潮。美术工作者通过深入生活丰富情感体验,感悟历史、观照现实,以艺术之笔传承红色基因。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主体建设范围涉及15个省(区、市),美术工作者纷纷走进这些红色圣地,以现场写生将长征文化转化为精神图式,赋予长征主题更丰富的表现、更深刻的内涵。比如2023年,中国国家画院组织该院以及各地名家30余人“重走长征路”,到四川泸州开展为期6天的采风写生。地处四川、贵州和云南三省交界的泸州,是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发生地,留存有不少红色文化资源。深入现场,美术工作者胸中意象迭起,思绪纷呈,从描绘红色遗址、状写山川新貌,到为当地民众画像,他们将现实观察与艺术想象结合,大力弘扬革命文化。抚今追昔,这种写生不同于一般的纪实性写生,描绘的对象不仅是眼前所见,更有着历史的厚重感。
“重走长征路”写生自20世纪50年代便已开始,如今最大的变化是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消除了创作主体与表现对象之间无形的“隔阂”,美术工作者通过现场的深度体验实现情境交融。现场的观看,如何反映为画面立意,考验着每一位创作者的眼力与才智。这从“红旗跃过汀江——全国名家龙岩采风写生作品展”中能够管窥一二。岳黔山中国画《长汀龙潭公园写生》实现了由具象到心象的转化。画面被一棵大树的浓荫覆盖,一座古亭掩映于树下,不仅在视觉营构上生发新意,也让观众可以从中感受深刻意蕴和人文精神。张彦中国画《南溪秋色》中,永定土楼只是点景,画面主体则是满树满架的累累果实,由此形成古今对话。这些景物在画家笔下都有着象征意义,不是孤零零地被提取出来,而是融入现实场景,如羚羊挂角,境界自然生成。
当年红军长征充满艰辛困苦,而今“走好新长征路”同样考验着人的意志。美术工作者如何艺术地反映“行路难”这一主题,赋予画面精神感召力?孙宪中国画《长征第一山瑞金云石山》,以竖幅构图、仰视角度,刻画了高耸入云、如纪念碑般静立的悬崖峭壁,一排石阶逐级向上,顶部建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旧址,这些意象共同诉说着革命先辈走过的艰苦历程。余欢地油画《万水千山》,以横幅构图营造险峻意境。画面上,青山白雪尽显旷远与沉静,近景处是红军跋山涉水的情景刻画,雪山之美、自然之险和红军不屈的意志融为一体。魏广君中国画《大别山》,则以巍峨高耸的山体彰显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和刚毅精神。通过不同角度的刻画,美术工作者生动展现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重走长征路,美术工作者通过长征主题展开新思考。像孙为民油画《伟大转折》、何加林中国画《赤水河畔》等,都立足新感受和新体验,不断创新艺术视角和形式。主题美术创作在与读者的情感共鸣中,释放艺术感染力,启迪思想,传承精神。
“英雄谱”的人民形象塑造
长征路上,壮烈牺牲的战士,铸就不朽的丰碑。再写长征英雄谱,成为新时代美术工作者感悟初心使命、图绘信仰之美的重要方式。
新时代长征题材美术创作更注重弘扬“人民英雄”这一主题。大型创作《长征组雕》尤为典型。为增加中国美术馆典藏,该馆于2021年立项《长征组雕》创作项目,馆长吴为山担任主创,遴选国内优秀中青年雕塑家组成创作团队。团队多次深入福建、四川、贵州等地采风,历时2年完成创作。该组雕涵盖“血战湘江”“强渡乌江”“娄山关大捷”“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激战腊子口”等长征路上的重要战斗,以及“爬雪山”“过草地”等重要事件。其雕像主体人物大都为普通战士,人物的体量不大,但场景塑造大气磅礴、铿锵顿挫,人物刻画形神兼备、生动感人,情态动作与历史情境相契合,整体气势与布局凸显革命战士的战斗力及一往无前的精神。
组雕的叙事性强,群像绘画也强于叙事。在绘画创作中,美术工作者着意突出“人民的力量”。中国国家画院“情满大别山——大别山精神暨红25军历史题材写生创作展”上,陈钰铭中国画《独树镇转移》、纪连彬中国画《夜行》、尚可中国画《前赴后继》、赵培智油画《出发》等,都是对无名战士群像的刻画。也有美术工作者通过对个体形象的细腻描绘,引发观者对群体的联想,比如“艺术新长征——赣州、遵义、白银三市红色美术作品联展”展出的严恩浩版画《征途·1934》。一件件作品,通过展现无名英雄的奋斗与牺牲,表达人们对正义的追求以及革命的伟大。
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各个主题展示区以及公共文化空间的景观设计中,“人民英雄”的形象也无处不在,成为生动的党史教材。
“红飘带”的艺术景观营构
长征被作家魏巍誉为“地球的红飘带”,他用文字叙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恢宏历程。美术工作者则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真实、直观、生动的视觉形象再造“红飘带”景观,传承红色记忆、赓续革命精神。
一些美术工作者长期倾心于长征主题创作,其中体验最深、着力最多、用力最持久的要数沈尧伊先生。2021年,在国家大剧院“地球的红飘带:长征三部曲——沈尧伊连环画作品展”上,沈尧伊自1988年以来先后创作完成的“长征三部曲”首次联袂亮相。《地球的红飘带》《长征·1936》《征路星火》三部曲全景式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征史诗。用美术创作再现历史的真实,体现于每一处细节,包括一个动作、一件服装、一把手枪、一张椅子、一顶斗笠,以及每个人物、每次会议、每场战斗、每个事件中的各种关系等。为深刻描绘这条“红飘带”,沈尧伊几十年来五次独自重走长征路,采访老红军以及沿途各地老乡,寻找相关历史资料,反复琢磨每一件道具、推敲每一幅画面。在追求历史真实之外,沈尧伊同样注重艺术表现力度,如他所说:“力度是红军精神的形象表现。”为此,他选择了极具力量之美的黑白版画,将个人情感体验融入创作,并运用木刻、石版、铜版等多种技法,使人物形象刻画充满精神张力,最终成就了中国美术史上的一部红色经典。
数字技术焕新艺术表达。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段)的特色项目,2023年10月,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开馆运营。一眼望去,红色飘带状的建筑蜿蜒起伏,体现着“高昂的旗帜,不绝的队伍”这一设计理念。展馆拥有实景异形显示系统,以全息影像、虚拟现实、三维声场等技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2024年1月15日,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红色剧目《伟大转折》,在贵州省遵义市凤凰山文化广场的伟大转折剧场首演,通过巨幕油画、山水共舞、环绕音效等手段,产生令人震撼的环幕效果,生动呈现红色革命史诗。“艺术+科技”的创新展示,推动长征精神转化为新长征路上的前进力量。
在现实空间中,系统设计更好服务人们寻踪红色遗迹。不少地方在长征沿线遗址设计步行道,以深入体验的方式,建构起公众与历史及自然的对话。如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陶家河乡红25军长征集结地历史步道设计,将长征文化主展示区、战场展示带、军民情展示带、战斗遗迹体验区和军民团结纪念区等融合起来,把长征主题叙事转换为“爱我河山”的审美日常,使之成为大众可深度参与的一项红色文旅项目。
新时代长征主题美术创作的视野是多维的,方法是多样的,语境是亲切的。美术工作者以艺术自觉,将历史融入现实,通过多元创作实践把长征主题创作引向深入,让宝贵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作者为广州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5日 08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