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22:59:29 来源: sp20241118
【光明论坛】
作者:甘日栋、崔志宏(分别系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发挥广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让更多“桂字号”农业品牌叫响大江南北。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面对正在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过强化三产融合、科技支撑、品牌引领、数字赋能、文化铸魂、龙头带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扎实做好现代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夯实农业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特色既是一方水土的独有标识,也是农业产业实现差异化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内在优势。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切忌随波逐流、盲目跟风。要依托当地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综合考虑土地、气候、人文、劳动力等条件,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因地制宜培育具有自身标识、市场需求,能形成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只有强化市场意识和市场思维,跳出本地看本地,善于站在消费者认知的角度和市场端去思考谋划,在特色上做足文章,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才有可能让农产品出村、出彩,也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科技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重要支撑。纵观世界,农业现代化取决于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强国必须建立在农业科技创新强国基础之上。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离不开科技力量、科技赋能,必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要坚持补短板固底板,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下更大气力推进育种创新,加快先进农业机械装备研发推广,强化绿色农业技术供给,加快推动先进农业科技项目的研发与落地转化,创新市场化农技推广模式,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积极发展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智慧农业,用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改造传统农业,不断提高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坚持品牌塑魂,推动实现产品价值到品牌价值的跃升。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也是一个地区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从历史上看,许多全球跨国公司都萌芽于农业,农业是诞生大企业、大品牌的源头和起点。世界农业强国之所以强,不在于其产量多、规模大,关键在于品牌强。农业品牌建设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的战略抓手,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路径。要摆脱粗犷式扩张的发展模式,更加注重品质提升、品牌建设,加快实现品牌溢价和附加值提升,切实增强特色优势农产品的行业话语权与市场竞争力。这既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必然要求。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离不开金融的催化功能和支撑作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与日益旺盛的金融需求相比,“三农”领域金融供给总量不足、服务单一,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等问题仍然突出。必须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统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结合,健全金融资本下乡投资的有效机制与合理路径。针对“大国小农”这一基本国情农情,遵循农业生产经营的规律和特点,开发相应的金融服务产品和模式,疏通资金进入“三农”的渠道,让更多“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现代特色农业。大力推广产业链金融、供应链金融,通过金融纽带串联起各类生产要素,着力打通技术、生产、管理、加工、运营、市场等环节的瓶颈,加快建设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注重前端、中端、后端紧密协同,全力推动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坚实保障。
《光明日报》(2024年01月16日 02版)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