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20:23:59 来源: sp20241125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要贯彻的其中一条原则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本版今起刊发系列评论,聚焦改革的生动实践,阐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
——编 者
改革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一个“人”字
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才能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近期,我国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多家保险企业开启理赔“绿色通道”,为农业防汛救灾提供保险支持。今年起,我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与曾经只购买“基本险”相比,借助这两个高保障的险种,每亩仅需要多交5.8元左右,遇到同样等级的灾害,获得的赔偿就能翻倍。政策性农业保险全面推开,用财政支出的“加法”,换来稳定农户收益和保障粮食安全的“乘法”,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写照。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式现代化是14亿多人口的现代化,规模最大,难度也最大。把握“民生为大”的重要要求,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才会越来越强劲。企业准入门槛大大降低,激发了经营主体活力;司法改革深入推进,公平正义的阳光洒遍大地;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推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教育均衡化水平不断提升……回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实践,一系列改革举措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充分表明“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改革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一个“人”字。以人民利益为旨归,改革的科学性才有支撑,落实的有效性才有保障。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遇到的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越来越多,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前所未有。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准确把握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改革是否满意。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才能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例,2014年全面推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2015年实现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2016年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保整合,2017年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开,2018年国家医疗保障局挂牌,2019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集中带量采购模式,2021年部署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2023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正式实施……一步一个脚印,改革走过了千山万水,还需要继续跋山涉水。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把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必须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
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当有学者发言提到“接下来的这轮改革,力争让更多群体有更强的获得感”时,习近平总书记赞许道:“这句话正是点睛之笔,老百姓的获得感是实实在在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不断激发蕴藏在人民中的创造伟力,为中国铸就新的辉煌,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