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1 00:13:30 来源: sp20241201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明确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和举措,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精神文化支撑。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把准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同时要看到,意识形态领域并不平静,斗争和较量有时还十分尖锐。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需要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等,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聚力以文惠民,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公共文化服务事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事关人民群众精神共富的实现。新时代,我们建成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各地因地制宜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推出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促进了“博物馆热”“夜校热”“村晚热”。当前,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要求更高,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紧跟新趋势、融入新理念、拓展新内涵,为群众提供更多高质量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文旅发展、城市更新等有机结合,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具活力与魅力。
坚持守正创新,赓续中华文化根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蕴藏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文化密码。新时代以来,我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各地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坚持守正创新,赓续文化根脉,发展文化新业态。比如,山东实施“山东文脉”工程,河南打造《唐宫夜宴》等出圈文化节目。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就要着力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深层次发展活力,特别是要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拓展新边界、增添新动能,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健全体制机制,深化网络文化治理。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给文化建设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挑战。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也成为文化建设的新空间,网络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近年来,针对网络文化蓬勃发展的态势,我们不断完善网络文化管理机制,搭建网络监管平台,深化网络文化治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要着眼于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继续加快突破核心技术难题,创新技术应用,夯实网络文化治理底座。聚焦网络文化内容创作,加强网络文化内容审核,增加网络文化治理人才有效供给。
聚焦以文传声,彰显中华文明魅力。一个大国要发展兴盛,必然要求文化传播力、文明影响力大幅提升。新时代,我们着力加强国际传播内容与渠道建设,发挥国际传播中心、数字文化企业、文化旅游等的作用,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就要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找准文化价值“最大公约数”,推动创意赋能,注重趣味演绎,以情感传递引发受众共鸣。加强国际传播品牌建设,提升文化传播品牌效应。借助数字技术打造适合不同传播区域、不同传播受众的传播场景,推动精准化传播。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6日 09 版)
(责编:胡永秋、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