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奋斗中绽放青春

发布时间:2024-11-05 16:11:11 来源: sp20241105

  编者的话

  我们时常被那些具有崇高精神与坚定信念的青年所感动。他们以奋斗的姿态,诠释着青春的内涵。以徐本禹为代表的支教者们,20年如一日,支教的火把始终不熄;霍世昌,一个从贫困山区走出的孩子,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书写平凡人的奋斗故事……青年们,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不要等待别人来安排你的命运,去奋斗吧!

  ——《中国青年作家报》编辑部

  ——————————

  见到《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

  曹谷溪(《延安文学》原主编、路遥文学院原院长)

  人到晚年,都喜欢回忆。回首往事,细细梳理自己所经历过的坎坎坷坷,是是非非,必然有欣慰,有遗憾,有无奈,还有许多不解之谜……比如,怎么也想不到:与煤炭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竟不经意地走进著名作家路遥《平凡的世界》,成了孙少平的原型人物。

  他叫霍世昌。

  贫穷是一种无情的怪物,它可以把人饿死,或者冻死。但是,贫穷和磨难也是一种值得珍惜的生命体验。霍世昌说:贫穷是他奋进的动力,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1943年10月19日,霍世昌出生在吴堡县的周家墕村,地处绥德、佳县和吴堡三县交界处的山沟里。这里沟壑纵横,地瘠人穷,山高水远,就连人畜用水都要到二里外的高家庄人挑驴驮。霍世昌就出生在这样一个苦焦地方的贫困人家里。留在霍世昌童年记忆中的除过饥饿,就是寒冷!

  应了《红灯记》中的一句唱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霍世昌和当地所有的男孩子一样,六七岁时就开始帮助父母做一些零碎的家务。与姐姐一起上山砍柴,到沟里拔草;跟父母到地里点籽种、打土疙瘩、锄地;八九岁时就和村里的小伙伴儿到山上放羊……饥饿、贫穷和疾病迫使霍世昌没有读完中学就辍学回家。他别无选择地当了农民。

  那年,他17岁。

  两次在岔镇挑煤,两次奇遇。可是上苍在冥冥之中向他泄露天机:要他一生一世与煤炭结缘。霍世昌说:“不是的,因为不甘心,所以就追求,就奋斗。”

  霍世昌写的《回首来路》中,有一篇“挑煤奇遇”,还有一篇是“告别山村”,都是写他到离村25华里的岔镇挑煤见闻。

  岔镇5天一集。

  岔镇,是乡政府所在地。

  是困惑、迷惘的心情在集日里被冲淡或削弱,还是因这两次集日挑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对集日的描写轻松而欢快。“每逢集日,晋陕两省赶集的人流,充满岔镇的街头河滩。吆猪的、牵羊的、抱鸡的、提蛋的、买粮的、卖炭的、各种生意人、手艺人、游手好闲的人纷纷向这里涌来。男人背着褡裢,女人提着口袋,老人、小孩儿搅和在一起,满街花花绿绿,热闹非凡”。(《回首来路》中的《挑煤奇遇》)

  集日,庄稼人的欢乐节!

  这是1964年6月的一个普通的集日。霍世昌这次到岔镇赶集,是专门为家中买煤的。当他担着百十斤煤回家时,突然看见一群人围着贴在墙上的一张布告边看边议论。他上前一看:是“榆林农校的招生广告”。这是一条从天而降的好消息。

  霍世昌飞快地跑去乡政府报名。经笔试、面试,他非常顺当地进入了榆林农校。辍学的痛苦,使他倍加珍惜这一次来之不易的深造机会。

  在榆林农校,霍世昌先后入了团、入了党,每学期都是“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两次评为“劳动模范”,多次受到学校和榆林地区的表彰奖励。

  1964年,霍世昌在岔镇的“挑煤奇遇”,使他的命运有了最初的转机;1970年8月,回乡再当农民的他,还是挑着当年挑煤的那副筐担,同样是去岔镇为家里买煤,在同一个墙壁上围看一张“铜川煤矿的招工广告”,这使他由一个农民成了名副其实的煤矿工人。

  这种惊人的奇巧,不禁令人遐想:可是上苍在冥冥之中,不经意地向他泄露:今生今世必须与煤炭结缘的“天机”?

  霍世昌说:“不是的。因为不甘心,所以就追求,就奋斗!”

  爱迪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的价值中它处于最高位置。”责任胜于能力,是霍世昌的成事、成功之本。是金子,放在哪里都闪光。

  乡上、县上和榆林地区给了他诸多的荣誉。然而,做一名共和国的产业工人的诱惑,对霍世昌来说,实在是太大了。他微笑着谢绝了乡亲和县乡领导的苦心挽留,毅然告别山村,一头扑进铜川煤矿。

  在井下人工挖煤,恐怕是所有的行道中最艰苦的行业。矿工们从事着又脏又累又非常危险的重体力劳动。有一次,处理“冒顶”事故,霍世昌在井下整整工作了36个小时。

  煤矿,是一部不停运转的机器!

  矿工两头不见太阳。只有单调的劳动、吃饭、睡觉三件事。

  煤矿24小时连续生产,工人分三班倒。农村来的工人最煎熬的是每个月的10个夜班。上班前睡不了几小时,累得不行;午夜12点从睡梦中起床去上班,更感到疲惫困倦。20世纪70年代初期,煤矿生产条件落后,放炮落煤、人工装煤、打桩护顶全靠手工劳动。浑身汗臭的工作服从来没有干的时候。一到冬天,矿工最犯愁的是换衣服,脱掉棉衣,换上湿漉漉的工作服,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煤矿工人的真实描述。然而,霍世昌给父母的信中却说:“劳动强度比农村小,8小时工作制,每月56斤口粮,58元工资,过着城里人的生活!”

  霍世昌非常珍惜他的这份工作,他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新中国的产业工人而骄傲和自豪。

  新工人进矿首先是跟师傅学艺。在煤矿,将师傅称为“茬长”。刚开始,霍世昌只能挖柱窝、攉煤、帮师傅拉料,一个月后开始学打炮眼、装炸药和砍口架棚,3个月后便当上了“茬长”。

  霍世昌力气大,又能吃苦。在一次组织高产中,他一个人架了14棚,与助手一个班干了8米工作面,产煤25吨,创造了单茬生产最好成绩。

  这个时候的霍世昌,是金华山煤矿采煤二连最引人注目的“茬长”。

  霍世昌是一个有责任心、能够承担责任的人。他说:努力的事不一定能成功,但想要成功必须努力。特别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责任心使他能够坚持,并能迸发出更大的勇气,从被动走向主动。

  早在1984年霍世昌就结识了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分中的孙少平,正是当时的“茬长”霍世昌。

  因为不甘心,所以就追求,就奋斗,一定要为父母争气,为矿工争光。霍世昌做梦也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鸭口煤矿的矿长,陕西省煤矿局的局长;更没有想到自己能走进作家路遥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成为“孙少平”的生活原型。霍世昌早在1984年就结识了路遥。那时候,路遥的小说《人生》改编成电影,在全国走红。1985年,霍世昌刚从鸭口煤矿调任矿务局副局长,路遥又和他联系,住在矿上。一边体验生活,一边写《平凡的世界》。为了工作方便,矿党委任命路遥为铜川矿务局宣传部副部长,由霍世昌照顾他的吃住和工作等事务。当时的霍世昌也是吃住在煤矿,在招待所与路遥为邻,他俩经常在一起交谈说笑。于是,煤矿工人的生活情趣和霍世昌的音容笑貌便永远地鲜活在路遥《平凡的世界》里:

  “在煤矿这个大世界里,什么人都有,什么事也出。在某些方面,它像军队一般严格,在其他方面,它又散乱得无边无沿。……这是一个奇特的生存部落。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高尚与粗俗,新的与旧的,全都混杂并存,并交织在一起。

  当然,煤矿看起来似乎比任何一个地方都乱,但实际上任何生产单位都又很难和它严密的秩序相比。矿务局总调度室对全局20几个矿井下面成千上万人的劳动,每时每刻都了如指掌。局长本人的电话任何时候都能直接和某个掌子面上的班长通话。这是一张联络紧密的大网,即使是某个最小环节的失误,也会引起全局的震动。”(《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十七章)

  关于霍世昌,路遥曾给我作过介绍。可是,一直无缘见面。2008年春天,在西安召开大型电视片《寻访路遥的足迹》新闻发布会上才相识,并成为朋友。

  我非常赞同霍世昌对路遥的评价,他说:“路遥是一位饱受贫困和苦难的精神巨人!他走了,作为农民、矿工等贫民阶层的代言人,他的精神永存。”

  他在《回首来路》中写道:“路遥是我的良师益友。他的作品不但影响了中国当代人,还将成为无数后辈普通人的楷模。”(《初识路遥》)

  回首来路,霍世昌凭着一个陕北汉子与生俱来的粗犷、豪爽和质朴之情,走进了新中国产业工人的队列;他满怀对国家、民族的忠诚,用自己的青春、生命和血汗去履行一个产业工人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责任。

  霍世昌一辈子与煤炭结缘。领略瓦斯的恶毒;在生死之间体验战友之间的挚爱之情;一次次为矿难战友、家庭、亲友的生离死别肝肠寸断……

  霍世昌和他的战友从地层深处挖掘煤炭;历史从他们之中开掘人才。

  不该沉沦的,一定会被历史开掘。

  霍世昌,一块闪闪发光的乌金!

  ——————————

  同行在志愿之路上

  敬一丹

  这是一个关于传递与传承的故事。我在主持《感动中国》时认识了徐本禹,当时并没有想到,他的故事会这样延续。20年来,从徐本禹一个人走进贵州大山,到华中农业大学的薪火相传,再到一批又一批“本禹们”的接续奉献,“立己达人”的接力棒传递一棒又一棒,“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志愿情传承一载又一载。一颗星点亮另一颗星,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越来越多的人同行在志愿之路上。

  聚沙成塔,汇流成河。正是因为他们,志愿微光才会发出耀眼的时代光芒。

  故事的主角是一群怀揣梦想、充满激情的青年人。这群可爱、可敬的青年人当中,有的带着“让山里的孩子看到山外的世界”的期待,从城里来到大山深处;有的只为“努力带给孩子们一点微光”,就义无反顾地成为数十名孩子的“爱心妈妈”;有的只是想“尽自己所能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于是在志愿之路上走了很多年……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知到这个世界的真、善、美,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青春的意义,更懂得了爱的真谛。

  这是一群志愿者的故事,更是信念和情怀。在这里,我们可以真切感受“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信念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他们有的从小事做起、坚持做小事,让质朴的情感得到升华;有的从一名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让我们看到一幕幕“爱的反哺”……更多的,是越来越多叫响“青春有我、强国有我”的大学生们,在新时代迸发出青春热情,他们胸怀理想、脚踏实地,用青春与汗水播种希望、收获成长。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正是这份民族复兴的伟业,激励着他们,感召着他们,同时,也让更多青年感到荣光、迸发力量。

  ——————————

  一诺,20年

  ——记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田悦

  2022年,“玩转科学——点亮黔山娃的科学梦”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消息传到贵州大山深处,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员们欣慰地笑了。这是对20年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徐本禹和小伙伴们在接力支教中不断创新、辛勤付出的充分肯定。

  20年,从徐本禹最初一个人,到210人接力的支教团队;从一所小学,扩大到黔鄂三地四校,他们越千山、涉万水,支教的火把始终不熄。

  这一切,只为当初对山里孩子的那一承诺。

  大山无言 阳光作证

  “毕业了我就回来。”2002年夏天,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岩洞”小学(为民小学前身),看着孩子们不舍的眼神,结束暑期支教的徐本禹作出承诺。

  不久,他放弃华中农业大学读研机会,只身再返大山深处。

  在没有水电、不通网络的穷苦环境,徐本禹艰难而执着地履行着支教使命。山里孩子听不懂普通话,一道题讲几十遍,累得嗓子哑了也无济于事,经常是他急得掉泪,娃娃们跟着哭。

  而到了寒暑假,徐本禹就在武汉、贵阳等地奔波,给孩子们募捐和打工挣钱。

  在最难的时候,他得到了母校强有力的支持。

  2005年,华中农业大学决定招募志愿者,接过徐本禹支教的火把。此后,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接力,支教地扩大到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大方县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的4所小学。210名年轻人先后接力,用青春和生命点燃不熄的火把,照亮大山的希望,花样年华也因支教而灿烂芬芳。

  “20年过去,为民小学早已从岩洞迁出,有了教学楼、学生食堂和教师宿舍。如今和其他几所小学一样,不仅鸟语花香,操场还铺设了崭新的塑胶跑道,一到课间,孩子们就飞奔下楼尽情嬉戏。”见证小学变迁的王瑞举校长眼里闪着泪。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015年3月11日,早春的贵州大山深处,寒风犹劲。

  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为民小学操场上,十几个吃午餐的孩子笑着,闹着,围在火堆旁取暖。

  康胜美蹲在孩子们中间,微笑着。

  这场景,如此熟悉,她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

  2002年,康胜美11岁,家里已供不起三姐弟同时念书,她只好到贵阳打工卖臭豆腐。体重不足60斤的她,每天挑着30多斤的担子走街串巷。多少个夜里,她想着回到课堂。

  2003年,徐本禹放弃读研,爬上狗吊岩,来为民小学支教。康胜美的爸爸喜出望外,当即要女儿复学。

  徐本禹几乎每天都为康胜美补课,渐渐地,康胜美对学习有了信心。那年期末,她数学考了全班第一。一年后,徐本禹去更艰苦的大石小学支教。离开那天,康胜美和同学们追着、哭着,直到老师消失在山路的拐角。

  这一别,就是6年。其间,康胜美以全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初中,又考上重点高中毕节民族中学。每学期,她都会收到徐本禹寄来的500元学费、学习资料和衣物。

  高三那年,母亲确诊为癌症晚期,康胜美感觉天塌了。她跑到医院楼顶,双膝跪地,哭着拨通了徐老师的电话。徐本禹流着泪要她坚强,随后又寄去1000元。康胜美牢记老师的话,边备考边带着母亲求医。

  母亲还是走了。懂事的康胜美想放弃上学去打工,还是徐本禹要她坚持。2011年夏,康胜美考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徐本禹又拿出5000元作为学费。康胜美感恩,在武汉求学期间,她主动加入“本禹志愿服务队”,周末去盲校、福利院做义工。2014年,康胜美大学毕业后,悄悄回到贵州大山,在徐本禹最初支教的为民小学接过教鞭。

  “跟本禹老师一样,我教的孩子也出大学生啦!”2022年7月12日,康胜美回到为民小学与当年的学生久别重逢。这一年,她教的16名学生中,有4人考上了大学。

  我愿为你守着约

  “只要你们考上大学,我一定回来!”2012年7月,第6届支教团志愿者刘小庆与学生黄洁、罗意韩告别时约定10年后相见。2022年7月11日,刘小庆守10年之约,带着女儿不远千里赶到箐山本禹希望小学,师生重逢相拥而泣。黄洁现在在贵州上大学,罗意韩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小时候觉得离别是一辈子的事,只有拼命去考大学,但真的没想到刘老师会来!”罗意韩流下激动的眼泪。

  一年贵州行,一生支教情。其实,在支教志愿者心里,思念与牵挂无时不在。每年都有往届志愿者悄悄回去,翻山越岭,只为那几个小时的相聚。

  在他们的持续关心关注下,20年来,从华农大石希望小学、本禹希望小学、为民小学走出一届届毕业生,走进乡镇初中、毕节市重点高中,走向理想中的高校。

  “加油!”2022年12月20日,正值研究生考试冲刺阶段,支教志愿者丁洁给从华农大石希望小学走出来的学生谢微微鼓劲。

  “看到他们成长成才,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丁洁说。

  “支教老师带出来的大学生太多了,尤其这几年,仅我们小学就有20多个。”华农大石希望小学校长王成范感慨道。

  离别,我们不哭好吗

  隔着车窗,再看一眼乌蒙大山。身后,孩子们追着车奔跑。风起尘扬,那些身影越来越远,越来越小,转个弯,直至消失。

  泪水,这才猛地从杨子萱眼里夺眶而出。

  2021年7月7日,是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杨子萱终生难忘的日子。在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为民小学支教一年,她与这里的孩子早已情不可分。

  “老师,你走的时候我都不敢看你。”

  “老师,我们能一起存积分来兑换你留下来吗?”

  ……

  孩子们的话在杨子萱耳边一遍遍回响,她仿佛看到六(1)班的孩子们又笑着朝她扑过来:“高冷”但懂事的杨晓亿、大姐姐模样又有少女心的杨光会、“小话痨”吴春婷、害羞的“大长腿”郭东泽、爱读书的杨艳琴,还有最容易惹她生气和关注的沙正跃……

  “老师,你要记得我。”从出教室到上车离开,沙正跃手机一直对着杨子萱拍。

  怎会忘记?泪光里,杨子萱想起带着合唱团初次唱起彝族歌曲《阿杰鲁》,孩子们怯生生不敢开口,想起表演《左手右手》时的各种手忙脚乱。一年时光,那份自信终于慢慢从孩子们脸上、心里漾出,从《你笑起来真好看》的开心,到《明天会更好》的期待,再到《红星闪闪》的铿锵,那童声嘹亮,在山谷间久久回响。

  杨子萱的心,留在了这个叫狗吊岩的小山村。

  和杨子萱一样,20年间,每个支教志愿者都经历过离别,他们带着希望来到这里,带着不舍离开。在他们心里,此后,便是对这片土地一生的牵挂。

  从演员到志愿者的蜕变

  2014年5月5日,一部由华中农业大学学生主演的大型原创话剧《牵挂》,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牵挂》以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农村支教为主线,生动再现了研究生支教团的感人事迹。孙伟、陈丽、孙潇3名主演深受感动而申请支教。2015年秋天,他们与同伴一道用心浇灌,用爱呵护,完成由学生、演员到支教志愿者的蜕变。

  2013年,孙伟如愿考进华中农业大学《牵挂》剧组,不仅主演,还担任全部词曲的主创。

  创作非常艰苦,没有支教经历,他只能以敏感的心试着一点点感受支教情怀,“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

  但这份感动他总觉得不踏实。于是,通过严格选拔,他走进贵州大山深处的华农大石希望小学支教。

  2016年7月23日,央视《星光大道》,孙伟受邀带着贵州大山里的十几个学生,出现在舞台中央。为大山里的孩子,他动情歌唱,泪湿双眼。

  感性的孙伟,深深爱上了这里。

  “今天,是给孩子们上课的最后一天,不知道,他们知不知道。”写下这句话,陈丽对自己说,结束了。

  《牵挂》里,她是“向幺妹”,一个梦想成为代课老师的农村女孩儿。现实中,她是快乐的百灵鸟,甚至对放弃保研也没有犹豫。刚到贵州,本禹希望小学处处可以听到她欢快的歌声。

  这个做事认真的山东姑娘,选择了坚强、坚守。她说,聚与散,都是一场荡气回肠的演出。

  2016年7月底,刚结束支教的孙潇又返回贵州大山。

  孙潇是《牵挂》里的男一号“张福禹”,“张福禹”代表着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徐本禹、献身支教的赵福兵、舍己救人的张瑜。他说,支教不是在舞台上演戏,而是要真正走进大山。所以,他选择了4所支教学校里最为艰苦的地方——贵州猫场镇狗吊岩为民小学。这里,路不通,信号差,每次与外界联系,都要举着手机到处找信号。

  他讲述各种新鲜事和前沿科技,希望可以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将支农与支教相结合,则是他的不断尝试。他认为,改变了大山,孩子们才有未来。

  20年接力,不辱使命

  2021年7月1日上午,华农大石希望小学多媒体教室内,孩子们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而当年,这里没有手机和电视信号,孩子们只能坐在帐篷里,听徐本禹老师的讲述,想象外面世界的精彩。

  20年弹指一挥间,山乡巨变。

  20年来,一窗暖阳,初心仍在。210名支教志愿者牢记使命,勇担教书育人责任,在学生中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推动乡村振兴。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2017年秋天,几位往届支教志愿者相聚校园。秋风渐起,围炉夜话,那些脚踏实地的坚持,那些有笑有泪的成长,那些慢慢实现的梦想,那氤氲的温暖,萦绕了一室。

  在志愿者曹建强的记忆中,支教岁月,是他吃过最多的土豆、走过最多的山路、见过最少的太阳、最长时间没洗过澡的一年,但也是笑容最多的一年。

  现在北京安家的葛俊说,他们也有过挫败感,甚至一度想过放弃。但是心中的那份爱与责任,身后母校的强大力量,支持着他们一路走来。

  曾任华中农业大学团委书记的张拥军说,支教,更是一场修行。种下爱与希望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011年起,听见花开的声音。自康胜美之后,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圆了大学梦,开始了崭新的人生。

  这20年,这些志愿者正是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在党建引领下的研究生支教团,已成为发挥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2023年8月,华中农业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再度出征,奔赴贵州和湖北山区。泥泞险峻的山路上,一批批优秀学子再传爱的火种,把感动变成行动,他们的志愿精神,已成为感召青年、引领青年的一面旗帜。

  当年一诺,便是一生。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故事,相信不会结束,始终会发着光、散着热、奉献着爱。这份感动与温暖,仍将继续。

  因为,他们是志愿者。

  他们,听见了花开的声音。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