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09:17:41 来源: sp20241123
“茱萸青如山"伏起千里妆"庆云随风摇"舒卷泛金光"红日出东方"天地万年长……”绚烂的光影里,转动的图案中,在祥云、花鸟、花草的簇拥下,“年锦”二字浮现,寓意康健无恙的卷草云纹,寓意信期而至的杯纹地信期绣纹慢慢铺开在观众的眼前。而后,身着汉代传统服饰的演员刘涛“穿越”时空而来,惊艳全球华人的眼球……
2月9日除夕举行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节目《年锦》亮相,来自汉、唐、宋、明四个时代的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经过93岁的“敦煌少女”常沙娜手绘,以年锦图的形式亮相,传达祝福。刘涛、刘诗诗、李沁、关晓彤身穿不同时代的华服登场,瞬间冲上了社交平台的热搜,成为网络热议话题。
中国传统纹样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寓意吉祥。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纹样“宝库”中,这些来自不同朝代的纹样是如何被织造复原,最终呈现在春晚舞台上的呢?就在春晚结束后不久,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独家对话《年锦》的主创之一、历史服饰指导陈诗宇,揭秘这些承载了国人美好祝愿的纹样,是如何跨越时空而来的。
“中国传统纹样,不仅具有装饰性,更承载了很多美好的祝福。我觉得,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密码’,如果不去了解的话,其中的寓意就会被逐渐遗忘。这也是我们策划这档节目时,想要传递给大家的。”陈诗宇说。
来自历史深处的纹样如何复原?采用当时的织造工艺完成
汉代的卷草云纹、杯纹地信期绣纹、长乐明光云山瑞兽纹、三足金乌纹等;唐代的团窠对鸟纹、宝花立凤纹、对孔雀衔绶纹、四狮宝花纹等;宋代的莲花纹、兰花纹、缠枝牡丹月桂纹等,还有明代的五湖四海纹、葫芦灯景仕女纹、大吉葫芦纹……当这些原本只存在于古籍、文物、古画中的传统纹样,被复原在演员身着的传统服饰上,一幅跨越千载的中华传统纹样变迁图卷,在春晚的舞台上缓缓铺开。舞台之上,节目演绎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光溢彩,而在镜头之外,这档5分钟左右的节目背后,是长达半年的策划与创作。
“历代的传统纹样,不止数百种,可以说有上千种。”陈诗宇说,要从如此繁多的传统纹样中梳理出不同朝代的纹样特征,再整理出每个时期有代表性的纹样,还要筛选出符合节日氛围的纹样,更要对纹样进行织造还原,节目背后是浩大而繁琐的工程。“从整理到选择,再到绘就纹样,每个步骤都需要详细地考证。还有最终织造复原,我们希望能够用当时的工艺来制作,不管是织锦还是绫罗,刺绣还是印染。这里面也涉及很多非遗的工艺,像汉代和唐代的纹样就用到了织锦技艺,唐代和宋代的纹样运用到了花罗技艺。”
当琳琅满目的纹样依次浮现,荧屏前的观众也许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但细细回想不同朝代的纹样名称,和所呈现的事物,不难发现其中的奥妙。譬如,唐代的纹样多以动物为主,宋代的纹样多是植物花卉。
陈诗宇解释道,当初选择要在节目中出现的纹样,考虑了很多方面,这些纹样不仅要是当时有代表性的纹样,能够体现时代风貌,更需有美好的寓意,适合在春晚的舞台上表达;此外,也希望主题鲜明,可以归纳出不同朝代的特点,并以此进行主题歌曲的创作。“汉代的纹样,我们倾向于选用偏自然的纹样,比如说像穗云纹、卷草云纹,这也体现了中华先民从自然中取材的浪漫思路,因为灵动的云气和起伏的山峦,构成非常流畅和自由的线条,很符合汉代的气质。唐代的纹样,以团型的动物类为主。宋代则是自然的花卉植物题材比较多,所以全部都采用了花卉的纹样。明代的话,多是以吉祥典故类的纹样,包括通过各种图案组成寓意吉祥的谐音,这也是明代纹样比较显著的特征。”
每一种纹样的复原背后,都是一段耗尽心血的过程。镜头扫过的纹样背后,不少是根据出土文物所复原的织品、绣品。“比如,在特写镜头中就出现了一件出自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的信期绣,这是非常有名的汉代纹样,当时也是花了很大工夫来复原完成。”陈诗宇说。
此外,陈诗宇印象深刻的,还有演员关晓彤服饰上的大吉葫芦纹样,其所穿上衣的纹样来自北京艺术博物馆馆藏的明代大吉葫芦纹缎,里面还组合了柿柿如意、戟祥如意福禄等图案,是新春期间最典型的“葫芦景”花纹。“明代人过年的时候,尤其是宫廷就会用葫芦纹样。这个纹样特别就在于,它融合了很多吉祥祝福在里边。”
当春晚上演“古代时装大秀”讲述何为中华服饰
出自楼兰的长乐明光云山瑞兽锦,被演员刘涛穿着演绎,亮丽又大气;唐代丝绸服饰花团锦簇,刘诗诗身穿的晚唐样式,原型参考自敦煌莫高窟9窟供养人壁画;宋代的审美婉约优雅,李沁的服饰色调清新淡雅;明代的纹样特别讲究暗蕴其中的吉祥祝福,关晓彤身穿的明制袄裙,选用明代典型的美好花纹进行织造……
“这四个朝代,不仅延续时间长,在历史上也是文化鼎盛的朝代。但正因为每个朝代的时间跨度都很大,所以在演员的服饰选择中,也有很多的考量。”陈诗宇说,譬如首先登场的刘涛身着的是东汉的款式,这是考虑到去年春晚出现了偏西汉的曲裾样式。“今年希望有新的视觉点,就选了东汉的款式。”而在唐代服饰的选择中,陈诗宇本想选用武周的款式,但想到大众对此没有那么熟悉,最终采用晚唐的款式。“晚唐款式是比较华丽的,也符合大家对于唐代的认知。”
采访中,陈诗宇也特别说起了李沁服饰上的纹样,复原于江苏周塘桥南宋墓出土,并于2022年首次展出的南宋“牡丹月桂纹罗”。“当时我看到这件文物,就觉得非常精彩。精彩之处在于,它的纹样是花中有花、花中套花,每个花瓣当中还有一朵其他的花卉。在牡丹花的花瓣中,包括它的叶片、枝蔓上,都有各种各样的元素。”也因为这一纹样出土于南宋墓,所以李沁采用的服饰,也选择了南宋款。
说到明代,不少人的第一印象,自然是袄裙。“因为这次整体思路上,都没有选择大礼服和盛装,而希望选择各个时期的代表性服饰,于是明代用了对襟竖领的袄裙这一常用的代表性款式。”陈诗宇说,在节目排练时,主创们也会对参演艺人进行“文化输出”,在化妆间向她们解读造型的一些特征,包括其中的讲究。
而在四位演员依次亮相后,更有十六位汉服表演者登台,她们身穿汉、唐、宋、明四个时代的服饰登场,弥补了演员未能呈现的同一朝代不同时期的服饰之美。她们的定型动作和身姿更体现着不同时代的风韵与礼仪。
其实,在“汉服热”成为常态的当下,人们身穿马面裙出入于高楼大厦间,又簪花戴彩在景区拍照打卡,汉服之美已融入街巷里,被年轻的华夏儿女喜爱追捧。而在《年锦》节目播出后,陈诗宇的社交账号也涌入许多汉服爱好者,他们的留言都诉说着汉服复兴一路走来的不易。
“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个评论,是说这个节目,其实是浓缩了近20年来大家逐渐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再现的成果。”陈诗宇说,倘若回到20年前,大众也许对于何为中国服饰、何为汉服,只有非常模糊的认知,甚至觉得是奇装异服。“可大家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梳理出有代表性的汉服款式,像马面裙就是接受度很高的传统款式,慢慢形成了大众对于汉服的认知。到今天,汉服可以走上春晚的舞台,做更加广泛的介绍和传播。很多‘同袍’都说,看到《年锦》都泪目了,这其实也是一个文化再现的过程。”
在采访的最后,陈诗宇将话题又转向了纹样,他说,中国传统纹样取之自然,又将自然之物转变为美好的寓意,这样的思路和创造性,也是中华文明独有的特点。“通过节目,我们不仅想呈现纹样之美,也想让观众感受传统织绣之美和历代的华服之美。”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李沁身穿的宋代服饰。
(华西都市报)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