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福建首份“护鸟令”的山区县,如何接住前所未有的“富贵”?

发布时间:2024-12-16 04:39:35 来源: sp20241216

  遮阳帽、防晒衣,挂着高倍望远镜,手举“长枪短炮”,一蹲好几个小时,只为一睹稀有小鸟“芳颜”——这是属于观鸟者的浪漫。

  这些年,“观鸟”热潮悄然兴起。《中国鸟类观察年报2023》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累积用户达50657名,较上一年度增长49%;年度新增观鸟记录增长141%;脚步遍及全国94%县级行政单位。

  透过数据,深入县乡、热心观察记录的观鸟者“画像”呼之欲出。许多鸟类栖息地位于偏远县乡、自然保护区,“观鸟大军”的到来为乡村带来“人气”,更带来“观鸟经济”的机遇。

  森林覆盖率超过82%、坐拥绿海云都的小县城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接住了这前所未有的“富贵”,念上了鸟儿带来的“生意经”。日前,记者走进明溪县,寻找这里“观鸟经济”崛起的“财富密码”。

  “观鸟经济”带动近亿元收入

  “呜——呜——”每天清晨,明溪县旦上村的“鸟导”老汤便会来到林中一处水塘,唤来觅食的白鹇从天而降。十米外,迷彩和树枝掩映中,观鸟屋里“长枪短炮”快门不断。

  “这个鸟点我守了一年,摸清它们的行动,慢慢建立互信。”老汤说。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在山中近距离可见。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山地丘陵面积超90%,明溪县的“九山半水半分田”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6个县级自然保护小区。多样物种和茂盛植被成就了鸟的“天堂”。

  明溪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候鸟停歇地和夏候鸟繁殖地,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国际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区域。据统计,当地有337种野生鸟类,其中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鸳鸯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76种,还有彩鹬、蓝喉蜂虎等多种“明星鸟”。

  明溪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邱乐平介绍,依据全县鸟类资源分布状况,在不影响鸟类栖息环境的前提下,打造“东南西北中”五大观鸟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代表性的明星鸟种。

观鸟爱好者与保护动物保持距离,屏息拍摄。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想看栖息高处的白鹭?去城关乡王桥村观鸟塔。想看彩鹬?去雪峰镇黄金井观赏点。“会飞的大熊猫”白腿小隼哪里找?去胡坊镇肖家山寻踪。想看“林中仙子”白鹇戏水?到旦上村找答案……

旦上村“星空房”外,观景台正对群山云海。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距观鸟点数百米外的山顶平地,装潢一新的露营区分布着十余个“胶囊客房”,推门是日出云海,开窗可见浩瀚星河。

  在明溪,31个生态观鸟点各有所长,产业生态稳步成型。30余名职业鸟导、15家观鸟民宿、8家观鸟合作社,全县有1100余人以不同方式参与从事观鸟有关的服务。曾如飞鸟一样“飞”出大山的年轻人也如候鸟般回归。年轻的“村官”们回到山野,在漫山葱翠中播下振兴的种子。

旦上村的一处观鸟点。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以“森林+”为主线,明溪正打造集生态观鸟、植物医养、森林体验、自然教育、研学禅修等功能为一体的康养基地。“早晚观鸟,其他时候体验乡村。”邱乐平表示,“观鸟经济”可以带动全域旅游产业探索新玩法。

  今年春节期间,明溪各乡镇假期接待观鸟客8000余人,为相关从业村民创造收益近400万元。据统计,明溪每年吸引近3万人次游客来观鸟和开展“绿色营”“自然营”“亲子营”等活动,带动地方经济收入近1亿元。

  发出福建首份“护鸟令”换来“百鸟归”

  探讨明溪的观鸟胜地“养成”之路,需要“向上”溯源。生态,是观鸟产业蓬勃兴旺的基础。记者在当地了解到,从生态建设、法规保障,到科技加持、普法护航,明溪的保护手段是多层次、全方位的。

  葱郁的森林为鸟儿提供栖息之所,多样的植物则带来充足的食物。明溪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肖书平介绍,立秋后,闽西山区植物逐渐结果成熟,尤其是板栗等植物深受许多鸟类的青睐。

  为了保护好生态,明溪深化河湖长制,推动山水林田湖草共同体建设,并先后实施国际候鸟迁徙通道保护与修复工程、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千年鸟道”、鸣溪省级湿地公园等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项目,构建区域生态网格。

  早年间,在山珍遍地的明溪,捕鸟食野味并不鲜见。为了从根源上形成动植物生态保护网,2017年,当地发布《明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发布野生鸟类禁猎期和野生动物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方法的通告》,明确10年禁捕所有野生鸟类。次年,明溪县发出福建首份“护鸟令”,并在2022年划定明溪县全部行政区域为禁猎区。野兔、松鼠、麻雀等野生动物均受法律保护。

  有法可依,普法跟上。2018年3月,明溪县人民法院生态巡回审判庭在盖洋镇广场公开审理了一起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近百名村民旁听,开当地生态普法先河。

  此后,巡回生态法庭不时下乡入村,利用返乡潮、赶圩日等节点,到案件多发地就地公开审理,以案释法,让护鸟观念慢慢深入人心。

  利用科技手段,明溪县还建立了24小时候鸟监测与保护系统,在全县各重要鸟类栖息地安装280余个红外相机,常态化收集野生动物迁徙、栖息、生态环境变化等数据,实现“天空地一体化”护鸟。

  在民间,300余名具有救护救助技能的专业人员和社会爱心人士组成了明溪县“守护双翼”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鸟类知识科普宣传、巡逻救助、技能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

  明溪人民对鸟类的呵护换来了“山间精灵”的回归。肖书平介绍,明溪的鸟种类从2004年的197种增长到337种,鸳鸯、彩鹬、白腿小隼等6种候鸟成为当地留鸟。“这种现象非常少见,通常认为当地生态环境良好、食物充足、侵害较少才会促成候鸟留下。这也说明我们的保护很有效。”肖书平说。

  闽江源头,武夷山脉东南麓,明溪青山依旧,乡村正迎新生。

  人民网记者 林盈

  来源:人民网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