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良: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布时间:2024-11-01 10:01:01 来源: sp20241101

人民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孙竞)“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要持续畅通科教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切实加强教育链、科技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的紧密对接和深度融合。”日前,在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

张大良指出,高等教育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在人才支撑、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上见行动、有作为、作贡献。

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科技决定着人类命运,决定着国运盛衰,是真正的‘国之大者’。高校作为重大高新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重大作用,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焦国家战略需要明确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核心技术攻关,为持续壮大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生产力赋能。”张大良说。

张大良表示,高校需要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牛鼻子”,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赋予战略科技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使高校科技创新与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

面向地方支柱产业和企业的创新需求,张大良认为,高校要因地制宜部署创新项目,有效打通科技成果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联通渠道,建立“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和机制,促进高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其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落地应用,更好服务产业技术攻坚和企业数字化转型。

锻造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人才链”

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教育要先行。张大良认为,要以产学研融合为突破口,深入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工作体系改革,因地制宜超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集群,夯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尤其是在支撑引领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催生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新质生产力质效的持续提升。

同时,要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推进培养模式、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改革,把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规范及时纳入教学内容,打造问题导向、能力导向的实践创新教育体系,加快推进“四新”建设。

“尤其要加大力度建设新工科、新农科,建设好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锻造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人才链’,着力培养造就具有原始创新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以及制造业垂直领域急需的卓越工程师、产品研发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高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等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践行者。”张大良说。

降低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中的“摩擦成本”

 张大良指出,高校是高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充分发挥人才优势,首先要优化环境,打造体系化、多层次的人才成长平台,着力构筑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学术生态、人尽其才的环境氛围、人才各展所能的激励机制。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张大良表示,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调整科技激励政策,打通产业链的痛点、卡点、堵点,降低产业界和科教界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的“摩擦成本”,消除在人才培养模式、科技管理体制、科技创新环境、成果评价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对外开放等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

张大良建议,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健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制度,推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的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对外开放,积极引导高校及科研机构对企业开展专题服务,加强区域性科研设备协作,提高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服务能力。此外,要完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共同研发重大创新产品,开展共性技术攻关,建立多层次科研体系,形成全链条、系统化的科研发展格局,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可持续、系统性保障。

(责编:郝孟佳、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