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民政协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01-01 13:51:04 来源: sp20250101

  图①:河南省洛阳市朝阳镇南石山村,唐三彩烧制技艺传承人在为唐三彩作品施釉。   张光辉摄(人民视觉)   图②:湖北省武汉市宝岛公园,湖北省大师级民间工艺传承人(右)给游园的市民游客及孩子们讲授中国结编织技艺。   周 超摄(人民视觉)   图③: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乡摆贝村蜡染刺绣手工作坊,苗族妇女在画蜡画。   周光胜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不断推进,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蓬勃生机。

  如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怎样找好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在创新中让历史文脉更好传承?几位全国政协委员发表了意见建议。

  ——编  者  

 

  加强顶层设计,持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六三委员: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对于赓续历史文脉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离不开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此建议:

  加强系统性、整体性保护。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维护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加强跨部门协作机制,拓宽沟通渠道,从多角度一体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是历史、考古、艺术、建筑、测绘、生物、化学、材料学、计算机等多学科成果应用的领域,需推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加强相关领域高校、科研院所、文博机构在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要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

  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发挥科技在文化遗产动态监测、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文物病害监测分析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委员:

  城市是文化遗产的集中承载地,城市建设担负着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城市文脉的重要作用。但在调研中发现,仍有城市存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力度不够、历史文化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等问题。为此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城市更新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依规保护文化遗产。在城市建设中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前置,通过制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建立评估机制、加强公众参与等措施,有效地保护和保存城市中的文化遗产。加强监督管理,强化各城市文化遗产评估检查工作。

  凝聚广泛共识、发挥强大的保护合力。在大专院校和高中增加文化遗产保护相关课程内容,切实提高各行各业保护文化遗产的共识;探索深化政府部门、规划单位、专家、居民代表和企业等主体共同参与的保护模式,各级财政资金加大维护修缮资金投入,吸引和带动社会资金投资。

  城市更新行动应聚焦老城区居民居住条件改善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相结合。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修缮的同时要逐步更新设施,提高居民的居住环境。同时要宣传正确的保护理念和方法,研究解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线上与线下相融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

  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都海江委员:

  数字博物馆将文化与科技广泛结合,有利于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互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有利于更加完整鲜活地阐释文化遗产蕴含的价值。当前,我国数字博物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建议:

  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提高文物和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加快完善文物数字化标准,健全文物藏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博物馆评价指标体系等,推动更多数字化新标准的发布。推动国家文物数字资源平台建设,吸引社会各方广泛参与文物资源活化利用。

  加强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在文博行业的培训中增加文物数字化内容,提高文物保护工作者数字化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推动高校和职业院校在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等专业中增加数字化相关专业课程,重视交叉学科交流与建设,培养“文化+数字”多层次人才队伍。

  实施个性定制,为数字博物馆提质赋能。根据不同主题进行个性化定制,利用智能系统集成、交互性强的优势,切实提高数字展厅的展览水平。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委员: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需要更好地推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宝贵的文化资源能够为更多人所了解,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为此建议:

  在城市建设中平衡新和旧、拆和留的关系,强化历史遗存的保护。做好系统性规划,加强历史遗存的保护性修复,在保留原有特点的同时增加现代化配套设施,让历史遗存与周边的环境相互衔接融合。既要保护历史遗存本身,也要尽可能留住周边原有居民、延续历史遗存的文化生态。合理利用和拓展历史遗存的功能,让历史遗存在现代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加强文旅融合,让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把各地历史文脉的梳理推介和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充分结合,通过本地化、定制化、生活化的展示,让人们能够在生活中感受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各地开展跨部门统筹协作、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内涵的基础上,打造情景演绎、非遗体验、趣味打卡等一系列参与度高、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增强人们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喜爱。

  创新传播形式,让人们更好地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发挥好多种传播手段的作用,运用AI、直播、短视频等多种方式,使人们能够沉浸式地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文化遗产,推动文化遗产的有力传播。

  赓续历史文脉,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再上新台阶

  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委员:

  戏曲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大量高水平人才。为满足戏曲行业用人需求,解决行当和流派人才配备不全、戏曲青年人才储备不足、特有专业人才紧缺等问题,建议加强戏曲院团与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协调机制,打通戏曲人才培养全流程。

  跟踪培养,将人才培养关口前移,预选优秀在校生,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戏曲院团可委派艺术成就卓越、舞台经验丰富、技艺水平高超的艺术家,以经典剧目教学为抓手,直接教授具有潜力的在校生。入职剧院后,再根据毕业生的自身条件,继续安排剧院艺术家进行“一对一”培养,推动青年人才的持续成长。

  创新机制,推动戏曲院团与院校资源共享,构建教师和艺术家双向培养机制,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现良性循环互动,院团为学生创业和就业提供平台和环境,院校为演职员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支持。

  探索院团与院校联合演出的形式,吸纳在校生进入院团的剧目创作组、制作组、演出组;院团与院校联合推出经典剧目青春版、校园版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合作方式为在校生提供实操演练的机会,加强双方在艺术创作、理论研究、产业合作等多方面深入合作。

  通过打通教学、练功、创作、排练、演出的全流程,实现“从教学到实践”“从单向培养到联合培养”的目标,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师徒间的“口传心授”传承艺术精粹,在一招一式中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为青年学子搭建成长“快车道”,以戏促功、以演育人,突破人才培养难题,推动传统戏曲艺术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宋秋委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建议创新理念和方法,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坚持系统性观念,推动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建立以传承人为重点的保护体系,针对集体性项目,建议探索以团队为基础的传承人制度。加强以非遗中心和非遗馆为基础的阵地建设。深化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建立跨部门保护机制,大力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特色村镇建设。

  坚持数字化赋能,提升非遗保护、展示、利用水平。推进非遗资源数字化采集和转化,依托云存储技术建设非遗数据库。探索非遗数字藏品和数字非遗馆建设,大力推动非遗传承、培训、传播向线上拓展。

  坚持用好知识产权,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非遗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健全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深化非遗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引导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跨界合作。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5日 18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