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07:56:31 来源: sp20241130
中国古乐的历史悠久,上溯洪荒太古、唐虞三代,下迄宋元明清,赫然有着几千年从未断流的文明长河。《吕氏春秋·古乐篇》载曰:“乐之所由来者尚矣,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从距今8000多年的贾湖骨笛、5000年前的陶鼓与陶埙、4000年前龙山文化时期的陶钟与石磬、3000年前夏王宫的铜铃以及安阳殷墟的编铙、鱼形磬,到西周应国和虢国的编钟、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出土的编磬和鹿角立鹤鼓、两周时期各类钟磬鼓瑟和管箫琴笙等等,这些古乐器作为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大量留存于世的典籍史料、出土文物向人们栩栩如生地展示着以声音为载体、以文化为核心的乐器在与人类生活发生多种联系时所显现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认知。回到历史语境中把握古乐的存在,探寻先民在乐文化生成和发展中的思维理念,辨析乐文化传统的深层内涵,对整体考量中国音乐文化在当代的主导脉络、赓续中华文脉意义重大。
由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的《古乐之美》,既是一部以史为引、聚焦中国古代乐器的学术专著,也是一本视角独特、语言优美的文化随笔。作者凭借着渊博的学养积累、深邃的学理思考和不遗余力的坚持,“穷理于事务始生之处,研几于心意初动之时”,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来纵观品类繁多的古代乐器,并运用她诗人作家的生花妙笔,将读者带到悠远神奇的远古时代,穿越时空去寻觅生命的真实存在,感受那些已然消失了数千年的乐器以及它们传递出来的文化密码。正如艺术家徐累所言,《古乐之美》是考古、文采与质感兼有的一本好书。
有文之史和有形之史
《古乐之美》之所以被称为一部具有考古价值的史学类撷英之作,得益于作者对相关文献资料具有广度、深度的详尽占有与辨析考证,以及清晰的宏观构思与行文逻辑。作者以真实的考古材料和丰富的历史文献,钩沉探幽,清晰而温润地解读积淀在古代乐器中的天地人伦、五行节气以及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脉络与哲学思考。正如作者自己所言,“我选择拎着一只不大的水桶,在历史的泉井里打捞,一次一次,攀着井沿,小心提起,猴子捞月一般,愿意朝夕如此。”书中所参考引用的古代典籍有20部之多,其中的史料多以历代的官书正史为主,如《吕氏春秋》《史记》《通典》《旧唐书》《新唐书》等;涉及乐制、乐律、乐歌、乐器、乐舞等音乐古籍,主要以《乐府杂录》《乐书》《乐律全书》等为主。作者对这些书版本的选择也慎重考量,多是中华书局“点校”过的版本,以确保史料的准确性。
除了大量引用“有文之史”外,对“有形之史”的重视同样散见于书中的各个部分。为了尽可能地拂去数千年来笼罩在古代乐器上的迷雾,了解乐器的本真状态,书中甄取别具匠心的60张手工绘制文物图像和珍藏于博物馆、美术馆的汉墓画像石《百戏图》、清代拓片《商磬石》以及各代名家临摹的《韩熙载夜宴图》《洛神赋图》《北齐校书图卷》等为实证。无论是手绘图的精雕细琢、拓片图的古香古色,还是临摹图的神色气韵,这些“有形之史”与“有文之史”相互印证,为古乐器的渐次彰显奠定鸟瞰的宏观把握基础。
对中国古乐发展史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就已出版的著述来看,大体是按朝代兴亡为标界的通史或断代史体例,以时间为主线将中国古代音乐史分为远古、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进行阐述。本书打通朝代的划分壁垒,在宏博的史料积累中另辟蹊径,巧取八音分类法设计成书框架,拾古籍文献之遗,补中国古代器乐发展史之缺。
八音分类法源自周代,其依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将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大类。对应此法,本书的八卷内容分别为《金音汤汤》《灵石仪磬》《旷土远音》《革鼓雷灵》《丝弦清波》《万木云深》《匏声凤音》《竹雅清风》。每一卷均循着时间的脉络逐层推衍,在历时和共时交织的视野中,精微深入地厘清各类乐器的发声之源和演化之缘。
古音之声和古乐之情
乐是以音声为主体、表达人类情感的一种艺术形态。八音作为乐之器,则是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礼记·乐记》载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的情感表达有着全面性和丰富性,它可以反映出哀、乐、喜、怒、敬、爱等六种人的不同心情,也折射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这是因为先民从对音声的感知到对乐的定位,并非仅将其视为审美欣赏的对象。如新石器时代的骨笛、特磬,既是助猎工具,亦为部落氏族交流的信号,还是祭祀仪式中能够感通天地、引召万灵的音响构成。传说上古时期帝禹以五音听治,悬钟、鼓、磬、铎、置鼗,迎接天下四方高士的畅快直言;邸阳郡夫人墓中安置虎座鸟架鼓,象征着主人对往生的寄托;战场上诸侯击鼓以振奋士气、传递军事信号;佛寺里的钟鼓楼悬钟悬鼓,晨钟报晓、暮鼓定更。乐之初始,即有实用功能、社会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时代不同、功能不同,乐的情感表达也不尽相同。
音声与乐还具有稍纵即逝的时空特性,人们无法听到留声机发明前先民创造的音声,不可得知金声、石声、土声、革声、丝声、木声、匏声和竹声表现了古人的何种心情,更无法了解八音奏出的古乐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如巫觋祭师营造通神之乐的神秘玄幻,文人雅士追求弦外之音的意境深远,帝王将相设立金石和鸣来阐扬礼法,市民百姓在雅俗共赏中求新求变,修行之人于禅院观庙击磬敲钟、吹管抚琴,来探寻音乐之外的天道人伦。
本书将龠、篪、箫、笛、尺八等竹类乐器称为清雅之音,认为竹声能够说相思、道别离、悲家国之仇、悟虚空法门之道。乐器上开有数个整齐排列的音孔,端正威严,可谓“一孔洞开乾坤,一音包容天地”。在介绍篪时,作者先引古语“埙篪之交”来营造一个兄友弟恭的情景:以陶泥制成、音声悠远苍凉的埙和以竹管制成、音声清越明快的篪分别象征着沉稳的兄长和聪慧的贤弟,埙篪的合奏和谐有致,如同深厚的手足之情。继而,借一个个古老的故事传说来揭示在不同的历史场域、文化场域,皇族歌伎吹篪隐喻的情感内涵。如《洛阳伽蓝记》曾提到“篪声悲”的说法,悲凉的篪音和怀乡的乐曲,在剑拔弩张的沙场胜过上千精兵。
同样为竹管乐器的箫,其音深沉、雅淡,既是花前月下的浅吟低唱,亦是观中寺里的避世忘忧,诉说着恋慕或悲忧之情。苏轼在《赤壁赋》中这样形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本书则带读者重回盛唐时期和天宝年间,感受“诗仙”李白寄托于箫音中的不同情感。盛唐时期的李白踌躇满志,满腹浪漫豪情,在饱览丹霞翠霭的山光之际,不禁畅想于此仙境吟箫弄瑟的超凡脱俗。天宝后期,世道变故、百姓凋残,壮志未酬的李白借秦女箫声抒发忧国忧民的悲愤和感慨。由此可见,书中对乐人、乐器、乐事的描写,旨在帮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古乐存在的声音景观及文化内涵,“此处无声胜有声”地道出了古乐之情。
引礼入乐和乐与人和
古乐是先民留给华夏儿女最伟大、最动人的艺术创造之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古乐之美,彰显着时代与民族的精神气质,更能够激发人的无限追思与想象。《论语》记载了孔子听乐后的感受:“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古乐之美在于其从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中,升华出中国音乐最独特的审美境界和艺术特征,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最高体现——“和”之观念。
“和”的观念起源于甲骨时代,发轫于先秦。《说文解字》释“和”字从龠,禾声,意为调和。龠是古代的竹类乐器,三孔,吹之可发出和谐的声音。龠由律管而来,律管最初并非乐器,而是中国最古老的音高标准器。根据上古神话中黄帝命乐官伶伦做律之说,“吹奏九寸律管可得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十二律。”古人以黄钟为固定律,律管也被称为黄钟之龠。当黄钟之龠用来盛装黍米,其亦成为计量基础的度量工具。由此可见,自上古时期,“和”即代表着声律之数学的和谐、乐器之音响的和谐、社会之人际关系的和谐。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乐以教和。古乐的美妙在于百物皆化的和谐。基于此,本书的美还在于作者用灵动且富有诗意的文字勾勒出古代乐器的沉浮,带领读者徜徉在史诗的海洋,领略古代先人在乐器上的伟大创造和中华文化的恢宏气度。书中每一卷的开始均以诗为序,道出古代乐器是人们观察四季变化、顺应天地运行而创造的。如金声乃秋分之音、末尚于钟,石声乃立冬之音、末尚于磬,土声乃立秋之音、埙缶系焉,革声乃冬至之音、鼗鼓系焉,丝声乃夏至之音、琴瑟系焉,木声乃立夏之音、柷敔系焉,匏声乃立春之音、笙竽系焉,竹声乃春分之音、管籥系焉。正文中亦大量以诗引史,将古乐用于宗法制度、民间生活的场景和音乐背后波澜壮阔、哀婉情愁的历史故事一一呈现于读者眼前,让能够调天地阴阳、和四时节气,使“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的古代乐器,不再是一拳石、一丸土、一根肢骨、一块龟甲,而是凝聚着古人赓续千年的品格与智慧的文化积淀。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文化几千年来延续、传承,生生不息、充满生机、永不枯竭,具有超越时空的穿透力量。正如作者在本书的“跋”中所言:“音乐的骨架是乐器,乐曲是它的血肉,人赋予其灵魂。”《古乐之美》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通过声音的振动频率感受古代先民的生命觉醒,同时也唤醒我们对民族文脉的清晰记忆和无限畅想。触摸书中如诗如画的文字,理解古乐中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就是《古乐之美》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作者:栗树,系艺术学博士,信阳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教师)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