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9:01:28 来源: sp20241114
2023年6月12日,我们与您作了最后告别。
那天早上,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门前挂着挽联:“殚精强国 一缕英魂存海宇”“竭虑宇航 满腔热血贯云天”。您盖着党旗,安卧在鲜花中。千余人前来送别。
您曾这样形容自己的经历:我们这一代人在炮火下求学,在荆棘中拓荒,风雨征程,用汗水、用青春为祖国实现了火箭升空、卫星环绕、飞船登月、踏足火星的壮丽梦。
1956年5月,您放弃在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几经周折回到阔别11年的祖国,开始白手起家推动我国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
您提出的“回收卫星”的概念,属世界首次。您在著作中创造性地运用自动控制的观点和方法,对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进行论述。您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精密离心机,为我国惯性技术发展及应用作出了突出贡献。您的工作成果,应用在我国运载火箭、导弹武器、人造卫星和载人飞船等方方面面。
1996年,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坠毁。当时已经76岁的您赶赴西昌,花了3个多月时间找到了故障原因——一根小小的金属丝。
这次惨痛教训,让您时刻警醒自己也劝诫年轻人:“不把技术问题吃透,是要吃亏的。”后来您总结说:“上天产品,99分不及格,相当于零分。100分才及格,及格了还要评好坏。”这已成为航天界的一句名言。
熟悉您的人都知道,让年轻人进步快一点,一代接一代擎起航天事业的旗帜,是您的夙愿。
担任原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常委期间,您大力推动航天系统自主培养高学历人才,使我国航天人才断层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期间,您发起“航天人才科学作风培养工程”,为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6月6日,103岁的您离开了我们。请您放心,您奉献一生的惯性导航事业将行稳致远。
(记者 付毅飞)
(责编:郝孟佳、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