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医生”高温把脉:精查细修为每寸钢轨“做B超”

发布时间:2024-11-06 00:47:39 来源: sp20241106

   中新网 兰州8月13日电 (高莹 王光辉)“把车子倒一下。”听到探伤仪发出“滴滴滴”的报警声,钢轨探伤作业负责人尚远光让执机的同事把探伤仪往回拉了几步,对着显示屏上波动较大的波形处所进行复核。

  8月12日午后,甘肃兰州气温在短暂的回落后,再次回升至35摄氏度以上。骄阳似火,站在沙井驿凤凰山脚下的兰州北编组场里,阵阵热浪扑面而来。不远处,5名头戴草帽、身穿黄马甲、背着双肩包的铁路作业人员,两人一组,钢轨上推着2台仪器,行走在滚滚热浪中的股道里。

8月12日,兰州西工务段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钢轨探伤工作。王光辉 摄

  他们就是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西工务段的钢轨探伤工,正在对兰州北编组站上行发车场16股道钢轨和道岔进行探伤检查。“肉眼看上去光滑平整的钢轨,内部不一定就会有微小的损伤,如果不及时发现,长期受重载列车的冲击,就有断裂的风险,需要我们周期性对钢轨进行探伤检查。”班长迪海鹏介绍说。

  探伤作业是利用钢轨探伤仪的超声波,对钢轨内部和表面一些眼睛看不到、手摸不到的核伤和微小伤损进行检测,通过传感器以波形的方式显示在电子显示屏。给钢轨进行探伤检查,就像医生给病人做B超一样,因此钢轨探伤人员常常被称为“B超大夫”。

  “正常情况下波形就像图谱,比较平缓,如果有病害,它这个波形变化就比较大。”他们一边走,一边盯着显示屏上的波形变化,行进过程中,遇到波形变化比较大或者探伤仪发出“滴滴滴”的报警声时,他们就要把探伤仪拉着后退几步,来回反复进行校准复核,一天下来基本都是走十步退两步,走走停停。

8月12日,钢轨探伤作业人员正在给钢轨进行“B超”诊断。王光辉 摄

  “走得太快,探头和钢轨面不能充分接触;走得太慢,一天10多公里检查不完。”正在进行作业的俞立平一边推着车子走,一边介绍道。同事尚远光在旁,手里拿着检查锤,时不时还要敲击一下钢轨面。“钢轨探伤仪配合‘一看二照三敲四听’手工检查方法,确保检查无遗漏。”

  头顶骄阳,脚下的石砟也晒得滚烫,手上推着近80斤的仪器,遇到来车,还要抬着仪器下道避车,这样抬上抬下,不一会他们每个人脸上汗如雨下,汗水也湿透了后背,而当天贴在钢轨上的轨温计显示,钢轨温度已接近60摄氏度。

  “如果发现钢轨有伤损,我们就在轨腰上用白色三角符号标注出来。轻伤,标一个三角,如果是重伤,就标三个三角符号,然后第一时间通知线路车间采取相应措施。”尚远光说。

  钢轨好比是火车的两条“腿”,腿上有伤,跑起来就不方便,而铁路线路工就是“外科医生”,按照“B超”检查结果,“对症下药”进行精准“治疗”。

  自7月1日暑运以来,兰州北编组站日均作业货物列车26362辆,同比增加2504辆。此外,平均每天还有808列经由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西行的中欧班列在这里进行技术作业,然后整装再出发。

  为保障迎峰度夏物资和中欧班列在丝路驿站的周转通畅,“轨道医生”们用“火眼金睛”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缺陷,用脚步和汗水丈量千里铁道线上的每一寸钢轨,全力确保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