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11:46:56 来源: sp20250104
韩轩
“登登等登,凳登等灯。”这是一段自带画面的音乐,伴随着孙悟空从石头里蹿蹦上天的场景,这段音乐自央视版《西游记》在上世纪80年代播出以来,已经陪伴中国观众近40载。每逢暑假必重播的惯例,更是让它从未远离人们的耳畔。近日,伴随《黑神话:悟空》在海内外成为一款现象级游戏,里面的这首配乐再度出圈跻身热门话题。这款国产游戏火了,《云宫迅音》也再次火了。
这段音乐的创作者,便是央视版《西游记》总作曲许镜清。《西游记》里几乎所有金曲都出自其手,而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寂寂无名——但闻其声,未识其人。步入互联网时代,为了数量众多的插曲和配乐不被滥用,他又不得不化身为维权“斗士”,他恐怕还是靠“众筹”举办个人音乐会的最高龄作曲家。
一人“独行”半生,今朝迈向大众视野,他和他笔下的音乐,都值得去探寻与回味。
青年时代的许镜清
1.听民工敲饭盒谱出《云宫迅音》
1983年,许镜清41岁,一通打到北京农业电影制片厂(现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传达室的电话,正式串联起他和《西游记》维系一生的缘分。
在为《西游记》作曲之前,从哈尔滨艺术学院作曲系毕业的许镜清,已经在农业电影制片厂工作了近20年,他的主要工作是为农业科教影片配乐,也曾创作过民乐合奏《大寨红花遍地开》等作品。1983年3月的一天,许镜清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前往电影厂传达室闲坐,值班门卫看他来了,趁机跑到外面活动活动筋骨。门卫前脚刚出门,桌上的电话铃响了,许镜清随手一接,电话竟然就是找他。
原来,时任中央电视台音乐编辑王文华正为筹拍的电视剧《西游记》寻找作曲,听说许镜清的音乐不错,就问他是否有意愿参与。经过几次接触,许镜清用一首描绘美猴王出世的《生无名本无姓》,敲开了《西游记》剧组的大门。后来,许镜清一首描写群猴在水帘洞嬉笑玩闹的歌曲,吸引了《西游记》导演杨洁的注意。在那首曲子里,许镜清用上了电贝斯、电吉他等电声乐器。也正是这首歌让杨洁决定,由许镜清创作电视剧的所有音乐和插曲。
直到这时,许镜清其实都没有和杨洁见过面。后来许镜清才知道,在他进剧组之前,已经有7位作曲家被请到剧组,但他们的作品都因为太过四平八稳、老气横秋,被杨洁否定。当时,《西游记》一边拍一边陆续在央视试播,最早的片头曲用的就是另一位作曲家的音乐,杨洁不是太满意,直接给许镜清下命令,写一段2分40秒的片头曲,这一段没有歌词。
创作之前,许镜清问杨洁这段曲子要什么感觉,“有什么框框”,没想到对方回答:“什么感觉都没有,什么框框也不给你,你自己随便写,写完之后,我们按照你的音乐感觉去剪辑画面。”一句话把许镜清说得更蒙了,“《西游记》里有妖魔鬼怪,有神仙有美女,天上的、地下的、水里的;有师徒四人坚定不移的取经过程,也有孙悟空和妖魔鬼怪打斗,还有妖魔鬼怪想尽办法要吃‘唐僧肉’。音乐要重点描写什么?”许镜清心里犯难,连着两三天一句也没写出来,即便写出几个音符,也很快就被自己推翻,撕掉重写,反复纠结,无比苦闷。
连着几个晚上绞尽脑汁,有一天中午许镜清醒来,有点头昏脑涨,眼睛直直地望着窗外发呆。就这时,两三个民工从他窗下走过,手里拿着饭盒,一边敲一边哼着歌。“他们唱的什么我也不知道,有点像农村的调调,听起来有点油腔滑调,反复哼哼唧唧。”忽然间,灵感冲击了许镜清的大脑,“登登等登,凳登等灯”,一个强有力的节奏冲了出来,仿佛孙悟空挥动金箍棒的万钧之力,也蕴含着唐僧一往无前的坚韧意志——《西游记》片头曲的开头有了。
刚刚有个开头,许镜清还来不及兴奋,又熬过一个白天的苦思冥想,直到晚上,还没写完全曲的许镜清躺在床上瞪视天花板,又是一个恍惚间,一段宛若天外之音的旋律闯入脑海。后来,许镜清邀请嗓音空灵清亮的女高音唱出“啊”的合唱,两种主题叠加,《西游记》的片头曲正式诞生。
这首入列“经典咏流传”序列的曲子,当时许镜清只命名为《西游记序曲》。后来,当这“只应天上有”的曲子传遍中华大地,流传几代人之后,一位网友给它命名为《云宫迅音》。许镜清到现在都不知道是谁取的名,“但这个名字非常好,我很感谢他!他把云彩、天空、天宫、迅速、音乐这些意思都放在一起了,恰如其分!”许镜清开心地说。
许镜清与《西游记》导演杨洁
2.用电声配器《西游记》险被踢出剧组
许镜清的强项不仅仅在创作音乐的旋律,配器方面他也是敢为天下先。中西结合的配器,电声乐器、合成器的使用,让他成为国内影视剧作曲领域突破常规的第一人。
当年录制《云宫迅音》时,许镜清不仅调用了古筝、小提琴等中西乐器,还用上了架子鼓、电吉他、电子鼓和合成器;在描绘杨二郎领哮天犬追咬孙悟空时,许镜清用的是迪斯科音乐;在展现孙悟空上天入地时,充满动感的电声让电视画面拥有更强的冲击力。“在当时,各种创新的音乐混搭相当罕见。但我想,别人没试过,不等于我不能试,别人用过了,我还未必用。只要用得恰如其分,就是好。”许镜清说。
随着《西游记》的播出,包含电声的音乐也给许镜清惹来了麻烦。有人认为,《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应该多用民族化的声乐表达,用电声音乐不符合名著的气质和形象。舆论的争议传到中央电视台,台里开会决定换掉作曲,由音乐编辑王文华向许镜清转达。
许镜清接到这个消息时,正要去剧组所在的九华山拍摄地体验生活。“听说要把我撤掉,我傻眼了,我说那我怎么办?”许镜清回忆,王文华建议说先去剧组跟杨洁导演汇报。杨洁听说这个消息大为光火,决定给台领导写信。杨洁除了在信中阐述她对许镜清音乐的理解外,最后一段文字让许镜清十分感动。“杨洁导演说:‘我是《西游记》导演,我对全剧的艺术负责。台里既然启用我,就不要干预艺术创作的事;如果不满意,等全剧拍完后,我也不管了,你们自己剪。’”时至今日,年过八旬的许镜清回想起这一幕,还是被杨洁的行事魄力打动,更感念她的知遇之恩。有杨洁这样的坚持,撤换许镜清的事就不了了之了。
其实,由于《西游记》是边拍边试播,剧中不少音乐都经过了反复替换和改动,就连知晓度颇高的《敢问路在何方》也不例外,它最初的原唱其实是女声。起初,电视剧片头曲安排的是男声,从搭配上讲,许镜清谱写的片尾曲宜由女声演唱。“但这首歌也不适合特别高的高音,我想找一个声线介于通俗和美声之间的人。”于是他想到了女中音歌唱家张暴默,“张暴默录完后,眼睛都红了,很激动地跟我说她很喜欢这首歌,以后演出时候还想唱。”许镜清听了,心里有了底,知道这首歌已经得到了歌唱家的认可。
1986年春节期间,《西游记》播出了前11集,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都是由张暴默演唱的。但等到1988年25集全部播出前,中央电视台和杨洁都觉得偏通俗的女声唱法太过柔美,要换成民族唱法的男声。几经周折,许镜清找到了歌唱家蒋大为,重新录制了片尾曲。《西游记》正式播出后,蒋大为版的《敢问路在何方》也受到观众一致好评。由于被临时撤换,张暴默曾在深夜给许镜清打来电话询问。“说实话,张暴默唱得很不错,作为女性来演唱这歌,柔中带刚,用内在的温柔把深沉的东西释放出来。”许镜清也为她感到有些遗憾。
许镜清为《敢问路在何方》所写曲谱
3.歌曲爆火只换来微薄版权费
《西游记》的播出可谓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的热门事件,一经播出立刻获得极高评价,也曾创下中央电视台89.4%的极高收视率,成为公认的经典。随后的几十年,每年暑假,《西游记》都会再度播出,陪伴一代代中国人度过快乐的暑期。不知道多少少年儿童,会唱着“丢丢丢”的音乐,模仿着孙悟空上天入地的姿态,开启天马行空的童年想象。但提起这些音乐的作曲许镜清,却知之甚少。
对作曲家来说,自己的作品都是自己最珍爱的孩子。《西游记》一播出,许镜清就知道,自己的“孩子”出名了。《西游记》刚播出后不久,许镜清有一天在路上遇见一个小孩,和爸爸一起来京游玩,这个小朋友手里拿着一个玩具木鱼,一边敲一边嘴里在唱“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偶尔走在公园里,许镜清也能听到有人哼唱《西游记》片头曲“魔性”的旋律,他知道他的作品已经家喻户晓。
不过,如果有人问许镜清,“当你的作品被这么多人听到,你有什么感受?”许镜清的回答是:“有的只有心酸麻木、隐隐的痛苦和烦恼。”许镜清坦言,“哪个人不想出名?尤其我们搞作曲创作这一行,写出来的东西有更多人知道,说明作品本身很不错。但现在,大家知道作品,却不知道曲作者,我依然默默无闻。”
许镜清说的“出名”,不仅仅是出人头地的虚荣心,关乎的其实是作曲家的名誉和尊严。1988年后,《西游记》的音乐屡屡斩获奖项。“有一次我打开电视,看到电视台在颁发一个群众评选的十大金曲,就有《敢问路在何方》。”许镜清记得,这首作品由歌曲的词作者、著名词作家阎肃领奖,而其他歌曲领奖时词曲作者都在。于是,许镜清专门打电话到电视台,“要”这个奖。最后,电视台把奖杯补寄给许镜清。“是由我们传达室的老头‘颁发’给我的,我至今珍藏着,这是我这辈子无法忘怀的一件事。”许镜清沉默了。
许镜清是有点“轴”的。可能有人说,不就是一个奖吗?但许镜清无法接受自己的辛勤劳动不被重视,无法接受身在幕后的作曲家不被认可。不知道有多少次,生活中有人问他是做什么的,他说“我是作曲家”,对方问他写过什么,他说《西游记》,对方的表情要么是惊讶万分,要么是根本不信。无论是哪种反应,许镜清都觉得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到了移动通信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份不尊重还披上了侵权的外衣。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彩铃时代,满大街的《猪八戒背媳妇》的彩铃,俏皮地在不同人的手机里此起彼伏。下载一条彩铃,需要1到1.5元左右,许镜清自己听着也觉得好玩,也花钱下载了一个。然后,他忽然意识到,版权费呢?
移动彩铃火了很多年,下载彩铃的费用从最初的1元涨价到后来的3元左右,许多制作彩铃的公司赚得盆满钵满。身为曲作者的许镜清,盼星星盼月亮地等候版权所得。终于,他收到了音著协寄来的版权收益分配信函,他激动得发抖,拆开了信:一张列表列出四十多个公司(网站),多的给了一百多元,少的几十元,甚至还有一个网站,给出的版权费是2元7角。
“怎么回事,我抽的烟一盒就卖2元7角,这个网站怎么知道我抽这个价位的烟呢?”许镜清怒极反笑,算了一算,《猪八戒背媳妇》这首曲子被用作彩铃,他前前后后一共只收到了不到8000元的版权费。有时候许镜清也悲观地想,那么多人都在用《猪八戒背媳妇》的曲子当彩铃,可能他们也从来没动过心思想一想,这首曲子的作曲是谁吧……
在2011年注册新浪微博的时候,他给自己取的名字是“央视西游记作曲许镜清”。一位写过传世作品的老作曲家,在他近70岁想走入观众视线的时候,他始终想的是要为自己“正名”。
4.两万九千人众筹圆梦《西游记》音乐会
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年代,“资源免费”“服务免费”的心态导致公众版权意识薄弱,但日渐普及的互联网,也拉近了公众人物和大众的距离。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出现,让许镜清在网友心中拥有了“姓名”。保护版权的声浪,不仅有相关部门自上而下推行着,也在互联网平台上,由许镜清这样的著作权人,以及一拨拨逐渐意识到知识产权重要性的网友自发呼吁着,迎来知识产权保护的春天。
很长一段时间,许镜清在公众社交平台上的形象,像一个维权的“战士”。有歌手不打招呼唱了自己的歌,甚至对自己的歌曲进行颠覆性地重编,他拍案而起,发文声讨;有晚会、节目用了自己的音乐,但从来没洽谈过授权,他站出来维权;更让他生气的是,有游戏公司擅自将他的《西游记》音乐用作商业用途,他直接提告,与对方对簿公堂。
许镜清有太多怒气,也有太多委屈。有时,一打开电视发现自己的歌被歌手改编演绎,网上已经传开了,自己却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人,他心里就倍感窝火,甚至无法入眠。有时,他想想与侵权者打官司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即使有助理帮助,他也感到心力交瘁。这么多年,许镜清没打输过一个版权官司,但他依旧感到“很受伤”。
一直以来,许镜清有个心愿,想办一场《西游记》音乐的主题音乐会。但筹办一场大型音乐会的成本大概是几百万元,版权收入有限的他拿不出这么多钱。于是,2016年,许镜清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众筹举办音乐会。
2016年8月,许镜清在一家众筹网站上发布众筹项目,希望在当年12月初,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一场《西游记主题音乐会》。如今看来,“众筹”已然是一个有年代感的词了,但在2015年前后,它还是互联网热门词汇。对于老艺术家来说,当年“众筹”颇有些“向大家乞讨”之感。“我磨不开脸面跟大家说,‘我要开音乐会,你给我点钱吧。’”回想起当年决定众筹的情形,许镜清还是有点拘谨,“我也有顾虑,万一众筹了还开不成,我就是丢人丢到家了,我会把众筹的钱一笔一笔给大家退回去,估计那个时候我想死的心都有。”
不过,许镜清低估了网友对《西游记》音乐的喜爱,也低估了大家对他这位幕后作曲的认可。众筹启动不到一天时间,筹集到的资金就超过了100万元。众筹头几天,众筹平台的服务器频繁被网友“挤爆”,最高峰的时候,一分钟能收到一百多笔筹款,创下彼时文化艺术类众筹项目的纪录。众筹项目一般设有回报,这场音乐会的可选回报之一是最终音乐会的门票。但最终,支持许镜清的两万多人共筹款近500万元,有一半人选择了不要回报。也就是说,他们就想帮帮忙,让这位74岁的老艺术家圆梦。
当年12月4日、5日,《西游记主题音乐会》在人民大会堂正式上演,《云宫迅音》《敢问路在何方》等曲目再度响起,台下的观众有头发花白的老人,有念叨着“美猴王”的孩子,还有从外地拖着拉杆箱来看演出的上班族。演出中,演职人员无数次劝许镜清去台下坐着,看自己的作品终于在音乐会中呈现。许镜清连连摆手,颤抖着声音说“不去”。当自己的梦想终于实现,许镜清不禁生发出“近乡情更怯”之感,独自一人躲到了后台化妆室。当天演出结束谢幕时,许镜清走上舞台向观众表示感谢,说了半句话就哽咽了。年逾古稀的他向观众弯腰90度鞠躬。而在他背后,有数十屏、超过两万九千人的众筹名单,一个一个地滚动播放着。
5.梦幻联动“黑悟空”,《云宫迅音》走向世界
2016年人民大会堂的音乐会,让许镜清圆了多年的梦,也让他知道,自己背后有那么多支持自己、喜欢自己音乐的听众。其实喜欢《云宫迅音》的听众从未走远。最近,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问世,作为配乐的它再度走红便是佐证。
《黑神话:悟空》的通关曲引用了重新编曲的《云宫迅音》音乐。网友们听着熟悉的旋律,疯狂发弹幕说“再来亿遍”,有人在不同的旋律节点发弹幕,“齐天大圣醉步绕丹炉”“嫦娥姐姐跳舞了”,精准卡点《西游记》电视剧片头的画面;还有不少外国网友被音乐洗脑,甚至不少专业音乐从业者发视频剖析《云宫迅音》的妙处。《云宫迅音》火到了全世界。
“我心里非常高兴,我自己在40年前创作的音乐,到现在还有那么多人喜欢,大家还能听着我的音乐玩游戏,我还能为现代的游戏贡献一点力量。”许镜清笑言,连他这个不会玩游戏的人,也很想玩一把。看到有网友关心“黑悟空”使用《云宫迅音》是否经过授权,许镜清还在B站专门发了一段视频回应:早在4年前,《黑神话:悟空》的制作公司已经找他洽谈过版权。
视频发出去后,网友们一拥而进,纷纷发弹幕:“许爷爷好!”“谢谢许爷爷!”如今,许镜清在B站平台的粉丝,年龄层占比最大的是16岁至25岁的年龄段。许镜清的名字和音乐,已经被00后甚至05后,深深铭刻在了心里。
随着公众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越来越强,找许镜清洽谈音乐授权的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这段《云宫迅音》,但谁要用、怎么用,许镜清始终有自己的坚持。“首先旋律不能改,要是改了旋律,再加上其他的音符,就和我的音乐没关系了,我不同意我的《云宫迅音》有第二个作者。”他掷地有声,“原则上,主要的音不能动,次要的音——”许镜清停顿了一下,立刻说,“也最好别动。”
“因为我的创作是动了脑筋的,这句‘登登等登,凳登等灯’旋律是‘拉拉咪拉,哆拉咪索’,我用首调来唱,但一般人想的旋律是‘拉拉咪拉,哆拉咪拉’,所以我写出来的才不一样。”许镜清对自己的音乐很满意,他也绝对有这个资格感到满意。因此,面对寻求授权的人,许镜清的态度从来都是,改旋律不行,重编曲可以,但必须经过他的确认。“把我的音乐乱改是非常糟糕的事,我一定会给它打个叉;面对侵权犯法的人,我一定会让他哆嗦一下!”
转眼一瞬,四十载已过,许镜清还是最初的样子,珍视自己创作的每一首曲子,捍卫着音乐的版权。因为这不仅关乎对著作权人的尊重,也是对创造力的尊重。(北京日报)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