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6 06:00:42 来源: sp20241206
中新社 北京2月28日电 (朱贺)“‘二二八’事件是台湾省人民自发的爱土爱乡运动,是官民冲突、阶级对立,而非省籍冲突、族群对立。”回溯“二二八”事件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褚静涛28日如是说。
当天,台盟中央在北京举行纪念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77周年座谈会,包括褚静涛在内的两岸人士追溯历史、缅怀先烈,呼吁青年一代关心历史、认清真相。
“二二八”事件是台湾民众于1947年掀起的一场反对专制统治、要求民主自治的反抗运动。一段时间以来,该事件被“台独”势力扭曲为省籍冲突,歪曲成“台独”起源,并极力挑拨、制造对立。
褚静涛谈到,“二二八”是台湾民众在光复初期追求省政改革的运动,彼时受内地高涨的民主运动影响,民众希望早日落实台湾省地方自治,废除专卖局、贸易局,建设家乡。从全中国范围看,这场运动是战后全国民主运动的组成部分;从台湾独特的发展历史看,是日据时期台籍精英反抗斗争的延续。
台湾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许孟祥也认为,从“二二八”起义到新中国成立,岛内进步学潮、工潮纷起,无不响应着祖国广大民众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浪潮。
然而,“二二八”事件的历史真相及意义,在岛内长期遭到扭曲。许孟祥分析,20世纪90年代,“二二八”成为岛内分离主义势力操纵族群对立与解构台湾民众祖国认同的工具。所谓“台湾人的悲情”,也成了分离主义煽动情感政治动员的手段之一。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台湾学生蓝皓感受到,岛内有关“二二八”的介绍,常伴随“省籍冲突”等标签,青年一代对“二二八”或存在恐惧,或避而不谈;台湾夏潮联合会副秘书长李中也观察到,如今“二二八”渐受关注,但岛内相关论述却处于去脉络、去历史的走向中。
许多台湾教师与学生在大陆就业、就学,李中认为,这让青年在岛内错植的历史教育有很好的弥补、导正机会。
纪念“二二八”事件,更因其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褚静涛指出,在77年后缅怀以谢雪红为代表的台盟前辈建设新中国的奋斗历程,深感他们是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先行者、开创者、引领者。两岸中国人理应以血浓于水的民族亲情,化干戈为玉帛,共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实现国家完全统一,以告慰在“二二八”起义中死难的同胞。
台盟盟员蔡礼晶是“二二八”事件亲历者蔡子民的后代。起义被镇压后,蔡子民遭当局通缉,化妆逃往上海,在大陆56年间未能返回台湾。蔡礼晶表示,将继承祖辈精神,继续为两岸同胞、青年一代交流做好桥梁。(完)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