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对围堵说“不” 保护主义“回旋镖”必将伤及美国自身

发布时间:2024-11-30 18:53:12 来源: sp20241130

央视网消息:美国政府上月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美国白宫称,这一举措旨在保护美国企业和工人,并将支持美国正在进行历史性投资的国内部门。然而不少专家指出,美方此举出于政治目的,滥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将严重影响美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给消费者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也将损害世界经济绿色转型。海外舆论也普遍认为,保护主义的“回旋镖”必将伤及美国自身。

美国彭博社发文指出,美国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其结果除了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还给美国企业获得低成本的清洁技术制造障碍,与美国此前的减排努力背道而驰,推迟了对美国及全球而言殊为关键的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彭博社指出,贸易保护主义只会维持美国国内高于市场价格的劳动力成本,进一步损害美国企业竞争力,削弱创新动力。

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5月31日在全球化智库发表演讲时表示,抵制中国新能源产品是在错误时间做的错误决定。美国政府的做法大大提高了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这是“政治荼毒贸易的一大例证”。

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称:“我认为这是美国选举年由政治驱动的巨大战略错误,对中国这样一个在生产零碳新能源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立场,在我看来,这可能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零碳替代能源产品是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世界所迫切需要的,这恰恰是在错误的时间做了错误的事。”

罗奇本月早些时候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美国指责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是夸大其词。

斯蒂芬·罗奇称:“说中国‘产能过剩’完全是夸大其词,当谈到绿色科技产品时,当今世界正面临气候变化的巨大挑战,并不存在所谓‘产能过剩’的问题。我们需要调动一切产能来促进从碳排放转向替代能源,如果美国国内没有这样的产能,那我们应该感到羞耻。”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6月10日发文称,当一个国家保护某些行业时,在富裕国家,“赢家”是受惠的行业,现在集中在低碳和高科技领域以及这些行业的工人,“输家”是消费者和企业,他们要为当地生产的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花费更多。文章举例称,就电动汽车而言,比亚迪“海鸥”在中国的售价约为一万美元,而美国消费者购买一辆电动汽车的价格可能是这个数字的三倍。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6月12日发表评论文章称,加征关税是糟糕的政策,但却是政治好把戏。我们可能有充分的理由想要干预经济,但保护主义政策不是什么好办法。

美国前财政部长顾问史蒂文·拉特纳近期在《纽约时报》发表评论文章说,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主要目的是为讨好选民,而不是出于经济考量。由于美国民众对经济状况不满意,政客需要找“替罪羊”。他指出,历史上被宣传为保护工人、农民利益的加征关税等保护主义手段往往会引发全球保护主义浪潮,加剧经济萧条局面,重挫全球贸易。

(责编:林凡巽、姜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