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3:00:23 来源: sp20241127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各族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持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养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发挥教学育人功能。深入把握学生成长“播种育苗期”“拔节孕穗期”等不同阶段的身心特点,注重学段内有机融合、学段间有机衔接,使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相互支撑、相得益彰,充分发挥教学育人功能。具体来看,小学和中学阶段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历史教育,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教育,引导各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发展历史和中华文化,增进国家认同、政治认同。高等教育阶段要开设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依托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课程或相关专题教育,进一步增强各族大学生的“五个认同”,引导其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信念。
创新实践育人路径。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既需要课堂上的知识讲授,也需要课堂外的实践育人。要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推进“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分众化、互动式、精准性宣传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升国旗、奏唱国歌、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融入党日团日队日、少先队活动、主题班会、大中队会等,融入中国传统节日、重要节庆日、重大纪念日的庆祝和纪念活动。发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等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通过场景式、沉浸式、交互式学习,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营造文化育人环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学校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可以结合学校历史、校园景观、公共空间,合理布设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和形象标识,突出国旗、国歌等国家标志,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通过校训、校徽、校歌、校刊、板报、校园广播、文化墙、学校新媒体平台等载体,发挥教室、阅览室、走廊等场所的润育功能,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打造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色校园文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活动,如读一本民族团结题材的书籍、唱一首民族团结的歌曲、了解一位民族团结的模范等,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让各族学生在共有精神家园中共同成长。
构建协同育人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立体化协同式育人格局。大中小学各类学校之间要加强交流学习,共同开展一体化教学研究、组建一体化教师团队、搭建一体化资源共享平台。利用家校平台,发挥家庭在教育未成年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上的重要作用。发挥共青团、妇联、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优势,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凝聚更多力量参与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注重运用好新媒体等手段,打造学生乐于接受的视频、图解等新媒体产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作者为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9日 09 版)
(责编:牛镛、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