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技人才梯队“蓄好水”“育好苗”

发布时间:2024-12-30 11:26:08 来源: sp20241230

原标题:为科技人才梯队“蓄好水”“育好苗”

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把基础研究与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是推进原始创新、加强基础研究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这些为汇聚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投身基础研究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我国围绕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等方面,构建起日益完善的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成才的政策体系,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面对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总体目标,用好青年科技人才,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意义重大。那么,该如何进一步引领青年科技人才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为战略科技人才梯队“蓄好水”“育好苗”呢?

首先,应更加注重及早发现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一是充分发挥行业专家作用,精准找人。在青年拔尖科技人才招聘中,邀请知名产业教授、学科教授围绕学科发展未来方向,结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在其所熟悉的产业技术领域、熟悉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团队中“精准找人”。二是健全考查激励机制,不拘一格科学用人。各类人才激励计划应更多覆盖没有“帽子”的青年人才。特别是对参与出成果耗时长,但意义重大的国家前沿基础研究的青年人才,应着重考查其工作影响力和发展潜力,按照青年人才成长规律,及时给予第一桶金的激励支持,以此构建有利于青年人才竞相成才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以便发现一批创新思维活跃、敢闯“无人区”的青年人才和顶尖人才。三是发挥兴趣驱动作用,因势利导精细育人。从实践看,凡是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都是凭借执着的好奇心、事业心,终生探索成就事业的。在组建科研团队时要做实做细,充分尊重青年人才的科研兴趣,帮助他们找到适合做的事和想做的事,量身制定青年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与个性化方案,鼓励他们持之以恒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努力形成一大批具备优秀科学家潜质的“潜力股”。

其次,应更加注重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一是系统性地更新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加快突破传统的学科和专业设置,推进既有交叉学科培养体系,从多个专业的课程“拼盘”而成转变为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为代表的前沿科技与学科发展深度融合再造,主动地系统性更新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教育体系和知识体系,夯实前沿科技发展所需复合型人才的知识基础。二是创新跨学科、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在“人工智能+”多行业建立跨学科的导师制度,为优秀青年人才配备专业导师和人工智能前沿技术领域的产业导师,共同指导其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原理、方法、机制研究。建立贯通人工智能学科领域的本科、硕士、博士奖励体系,鼓励优秀学生跨学科攻读人工智能方向的硕士、博士学位。三是在产业需求导向的高水平创新载体中锤炼人才。既要发挥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建制化科技力量对青年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更要重视产业需求驱动的诸多新型研发机构对引才、聚才、育才的促进作用,提高青年人才充分运用高水平创新载体解决产业共性基础问题的能力,加快探索新型研发机构推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融会贯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把青年科技人才、团队培养成服务国家未来产业的“单打冠军”与“团体冠军”。

再次,应更加注重支持非共识项目和“非主流”人才。一是完善非共识项目遴选机制。非共识是诸多颠覆性创新的前期特征,应该建立青年人才申报非共识和颠覆性项目建议直通车,全时段征集青年人才对重大需求方向的建议。对于青年科技人才申报具备“颠覆性、非共识、高风险”等特征的基础研究原创项目,可以单独设置渠道,创新遴选方式,加快探索建立面向青年科技人才的非共识项目的非常规遴选机制和管理机制。二是加大对“非主流”人才的资助倾斜。引导扭转青年人才“选择传统的、固定的成长路径”的取向,因其不仅导致研究同质化和内卷严重,而且也让那些敢于冒险的“非主流”青年人才在常规评审机制下很难获得科学基金的支持。各类人才科研项目应加大对勇于开拓研究新方向的青年人才的资助力度,吸引和培育一批勇于创新的青年人才真正成为重大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三是试行对未来人才的孵化责任制。对于研究方向超前,聚焦国家战略必争的前沿领域制高点的青年人才,探索试行由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等科学家培养青年人才的孵化责任制,将这类未来人才的培育情况作为战略科技制高点专项和科学家的重点考核内容,释放科学家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效能,实现青年人才倍增成长。

最后,应更加注重创建灵活开放的人才环境。应尽可能营造“科研无忧”的灵活开放环境,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基础研究攻关的内驱力,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一是切实赋予青年科技人才科研管理自主权。加快推进科研经费“包干制”的落实落地,破除一些用人单位还存在的包干经费无法突破一般财务科目管理的限制,切实赋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大的自由度和决策权,合理规划分配科研经费。二是构建青年科技人才长周期、滚动式支持机制。突出科研项目属性,在资助期满时对科技人才项目完成情况开展分级评价,对评价结果优秀的进行延续资助和长周期稳定资助,以此集中优势资源,加强对高水平青年领军人才的选育培养。三是畅通青年科技人才自由流动渠道。扫除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人才流动的潜在制度障碍,重点打破青年人才流动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存在的户籍、身份、第一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合理流动、有效配置。

(作者:姜 春 杨艳梅,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编:李昉、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