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民间友好 促进务实合作

发布时间:2024-11-30 08:21:39 来源: sp20241130

  第七届中非民间论坛、第七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上,非洲嘉宾认真听会并拍照记录。   姜 浪摄

  5月9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办的中非经贸博览会走进非洲巡展上,中国参展商与非洲客户交谈。   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摄

  中国一家贸易公司的代表(右)在肯尼亚纳纽基的坦布济花卉农场采购鲜花。   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摄

  5月23日,非洲青年在浙江金华市金东区岭下镇坡阳古街和当地居民交流。   胡肖飞摄(影像中国)

  国际民间减贫合作网络考察团的非洲代表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参观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   牛鹏飞摄

  日前,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湖南省委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非民间论坛、第七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在湖南举行。论坛期间,300多名中非嘉宾在交流中回顾中非合作成果、讲述中非友好故事、展望中非合作未来,为中非民间友好合作建言献策,为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促进共同发展

  提升民生福祉

  近年来,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从“十大合作计划”到“八大行动”再到“九项工程”,中非重点合作项目为助力提升非洲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提振经济活跃度、加速绿色转型、提升民生福祉等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为安哥拉基础设施重建提供了重要支持。”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中央政治局委员、国民议会财经委员会主席艾娅—埃扎·达席尔瓦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安中互利合作,在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着力,让更多合作成果惠及两国普通民众。

  摩洛哥真实性与现代党全国委员会委员、众议院第一副议长穆罕默德·萨巴里认为,摩洛哥和中国经贸往来飞速发展,中国对摩洛哥投资持续增长,尤其是中国企业对摩洛哥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增强了摩洛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能力。同时,随着两国科技创新合作不断加强,得益于中国技术的转化和应用,摩洛哥竞争力显著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我对摩中非中合作充满信心,相信我们能够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一直在帮助非洲人民实现让非洲的明天更加美好的愿望。在尼日利亚,我们驾车行驶在中国企业修建的道路上,使用中国制造的手机和家电等产品。”尼日利亚全体进步大会党全国青年领袖特米达约·阿卜杜拉伊说,非洲国家希望将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和发展优势,这就需要更多深层次的合作,“我们期待非中双方不断深化交流合作,共同进步。”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米歇尔·西迪贝表示,非中合作的成功案例数不胜数。在医疗健康领域,非中合作完善医疗基础设施、共享先进医疗技术、开展医护人员能力培训等,提升了双方医疗卫生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在教育领域,非中交流合作项目和人员往来显著增加,惠及无数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我们期待非中开展更多联合研究项目,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交流合作,以技术创新发展造福非中人民。”

  “中国和众多非洲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正着力提升发展水平。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聚焦绿色发展,关注社会民生,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中非发展基金投资总监于庆表示,成立中非发展基金是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布的对非务实合作、支持非洲发展的8项政策措施之一,“我们将继续与合作伙伴一起为中非合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非盟经社文理事会秘书长威廉·卡鲁表示,非盟致力于推动非洲可持续发展,改善非洲人民的生活。非中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希望非中双方打造更多平台,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共同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更好地应对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加强文明互鉴

  促进民心相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拓展多层次、多领域人文交流合作,有助于深化民间友好,夯实友谊基础。中非友谊历久弥坚,双方携手推动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让中非人民相知相亲、友好薪火相传、文明互学互鉴。

  “真实亲诚的理念让非中合作在许多领域取得长足发展。中非民间论坛等平台对加强非中民间交往、促进非中民间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让更多普通民众参与非中合作,有利于非中关系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非盟委员会卫生、人道主义和社会发展事务委员米娜塔·西索马说。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祖康表示,中国和非洲国家历来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是真实亲诚的友好兄弟,是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中国和非洲都有灿烂的文明,中非两大文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它们的相遇与交融是历史的必然,更是时代的呼唤。中非民间论坛、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等,为中非人民搭建了增进了解、深化友谊、促进合作的宝贵平台。”

  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表示,从文化艺术角度来看,中非之间的交流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中非文化艺术界人士要分析中国文化和非洲文化的异质性,以便在深入交流时更有针对性,更好地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我们还可以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建立跨文化、跨语言的中非文化艺术交流平台,用艺术这门世界通用的语言拉近中非人民心灵的距离。”

  西迪贝认为,可以通过开展文艺表演、艺术展览、体育比赛等形式加强非中青年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动非中文明互鉴,为深化非中人民友谊探索更多可能。“青年是国家的未来,让非中青年增进了解、共同成长,将为非中关系打下坚实基础。我们还可以创新文化交流项目、合力打造文化产品、加强非中旅游推介,增强非中青年对彼此文化的认同感,让非中人民的心离得更近。”

  论坛期间,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联合河北美术学院、山东东方国际摄影艺术促进会等共同举办了“东方之韵遇上色彩非洲”中非文化交流展。该基金会理事长耿静说:“我们正用自己的方式,唤醒沉睡在中非文化交流长河中的珍贵记忆,激发更多年轻人对中非文化的兴趣与探索,推动中非文化遗产代代相传,让中非文化在文明互鉴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张永蓬表示,中非人文交流是中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交流不仅仅是非洲朋友过来了,我们又过去了这么简单。中非人文交流已经融入中非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合作。希望中非能继续开拓新的人文交流合作空间,深化友谊,携手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携手志愿服务

  夯实民意基础

  新时代以来,中非双方坚持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在志愿服务、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媒体智库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取得积极成效,使中非关系的民意基础不断夯实,为新时代中非合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与活力。

  “感谢越来越多的中国社会组织参与到非洲志愿服务工作中。非中共同推动国际志愿服务合作,有利于经验、技能的分享和增进彼此信任,有助于增强发展韧性,实现共同繁荣。”非盟经社文理事会主席哈利德·布达利说。

  中共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蔡丽新介绍,中国援外医疗队远赴非洲为当地患者提供医疗援助;中国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回馈当地社会;中国社会组织派遣志愿者在有需要的非洲国家开展民生项目,众多在华非洲人士也积极投身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志愿服务在增进中非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中非合作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中国志愿医生”发起人凌锋表示,在非洲有不少中国志愿医生,2019年在埃塞俄比亚建立的“丝路医院”已成为中国赴非洲志愿医生的工作基地。“明年,中国志愿医生的高级专家组还将赴埃塞俄比亚,开展小儿心脏外科、神经外科、眼科、妇科等专科的义诊。”

  坦桑尼亚科瓦基金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苏莱曼·科瓦表示,该基金会与中方的合作让坦桑尼亚受益良多。“近年来,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坦桑尼亚面临越来越多严重自然灾害,中国志愿者来到坦桑尼亚,为当地消防员等从业人员进行了森林消防、灾害紧急救助、洪水救援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成果显著,奠定了双方未来合作的良好基础。”

  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国际发展部总监柳婷介绍,该基金会在坦桑尼亚开展公益项目,帮助当地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当地社区的志愿者学会水域救援技巧后,在沙滩上高兴地跳起当地舞蹈,这一幕让我们备受鼓舞。我们正与科瓦基金会开展新的合作,帮助当地社区建设民间救援力量,进一步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姚桂清表示,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与北京外国语大学于2023年6月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全球志愿服务专项基金。“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平台和专业优势,打造更多小而美、精而准、广而实的国际志愿服务项目,进一步促进中非民心相通。”

  回顾过往,中非是肝胆相照、命运与共的兄弟,中非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中非民众的心越走越近。展望未来,中非正扩大各领域人文交流,深化民间友好,夯实友谊基础,为携手实现共同繁荣积蓄民间力量。中非携手增进民间友好,促进务实合作,必将为推动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0日 18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