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紧盯竞赛而忽视基础素质培养

发布时间:2024-11-26 00:44:55 来源: sp20241126

原标题:切莫紧盯竞赛而忽视基础素质培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些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与招生入学挂钩,致使很多家长对竞赛保持高度热情。而一些主办单位体现出鲜明的逐利性,出现了一系列乱象,如竞赛活动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主办单位繁杂且门槛不一,竞赛活动收费不规范,公平性备受质疑等等。

   近年来,教育部等部门连续出台相关政策,提出从严管控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竞赛活动,要求竞赛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在科学、严格管理下,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更加规范化、常态化、有效化。

   竞赛活动涉及类型多、涉及学段多、主办单位多、潜在参与学生规模大,学生及家长需从正规渠道了解相关情况,更加理性地对待竞赛活动。

   家长支持孩子参加竞赛活动,往往出于多种考量。首先,基于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激励孩子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最好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竞赛这类“自选学习活动”,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就很难深度参与并从中受益。当前,广大家长更加尊重与关注孩子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侧重于从孩子兴趣出发选择参加不同类型的竞赛。其次,让孩子的学习生活更充实。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家长逐渐意识到长时段沉迷电子产品的危害。为拓展、丰富孩子的学习与实践,许多家长会支持、鼓励孩子参加竞赛活动,让以高质量竞赛活动为载体的综合性学习进入孩子生活,客观上减少其沉迷电子产品的时间,提高学习生活质量。最后,关注孩子的全面长远发展。目前,全国性竞赛活动有自然科学素养类、人文综合素养类、艺术体育类。教育部等部门要求这些竞赛活动坚持公益属性,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切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意识到,只有参加高质量竞赛活动,助力孩子有效补齐素质短板,充分发展爱好特长,形成终身学习能力,才能真正给孩子以锻炼、成长。

   然而,因内卷心态的驱使,在引导孩子参加竞赛活动时,仍有部分家长带有不同程度的功利色彩。一是想通过竞赛让孩子提前拿到招生入学资格。如果过分执着于这种想法,不顾孩子的参赛意愿和学习状态,过度关注竞赛结果,就会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反而影响学习效果。二是想通过参加竞赛加大孩子在招生入学时的录取概率。尽管教育部的要求很明确,但一些家长对这些政策了解不清,受以往经验影响,秉持“证不压人”“有备无患”的心态,希望孩子在招生入学时多一些附加材料,从而获得更多“印象分”。三是希望通过竞赛增加在其他“入学赛道”上的竞争力。有些家长把留学作为孩子未来升学的选择之一。而申请国外大学,标准化考试和竞赛表现均很重要,在标准化考试分数达到入学要求时,竞赛等特殊经历会成为学生的独特优势。国外大学看重的竞赛对提高录取率确实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盲目选择竞赛,把过多时间、精力放在竞赛活动上,耽误或影响日常学习,就是舍本逐末了。

   在竞赛活动管理更加规范化、常态化、有效化的同时,家长也应相向发力,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首先,放平心态,精选竞赛活动。经过严格把关的全国性竞赛对学生成长具有积极意义,但家长必须知道,这些竞赛并非都适合孩子。即使适合,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也不可能参与太多竞赛。其实,学校教育是根据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系统化设计,并由专业教师进行的专业性活动,只要遵照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家校社协同合作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绝大多数孩子都可以具备升学就业所必需的素质,同样可以成长成才。

   其次,提高认识,注重竞赛的全面教育价值。竞赛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与毅力具有重要意义。家长要让孩子在竞赛活动中学会沟通与交流、合作与分享;学会分配时间、管理时间,维持参加竞赛和日常学习之间的平衡。要在竞赛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拼搏精神、提高孩子的心理韧性,当孩子在参赛过程中遇到困难、产生懈怠情绪时,家长应及时鼓励孩子迎难而上、超越自我,培养其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奋斗精神。必须指出的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积累探索经验、形成学习策略、建立思维方式,对所有学生都至关重要,家长不能因为鼓励孩子参加竞赛而忽视更基础、更重要的素质培养。

   最后,深度参与,着重关注孩子参赛过程,并对其进行必要引导和规划。家长应不断提高引导、教育孩子的意识和能力,不仅要让孩子明确竞赛活动的目标,还要在参赛过程中做孩子认知、做事、做人的表率。同时,更要注重引导、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充分考虑孩子不同发展阶段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照顾孩子作为独特个体的性格特点,努力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更重要的是,家长可以通过陪伴孩子参与竞赛,一起探索、挖掘孩子的优势能力领域,为其未来专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准备。

   (作者:秦玉友,系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

(责编:李昉、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