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2 19:03:43 来源: sp20250102
C919大型客机、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我国首台获准上市的国产质子治疗系统、世界首台2米PET-CT分子影像设备、通用人形机器人GR-1……走进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的未来公园,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在此展出,诸多全球首发、世界首创在上海诞生。
11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调研时,来到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现场,了解上海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
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锚定全力做强创新引擎,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探索“上海路径”。
啃“硬骨头” 激活科创策源力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大科学装置不可或缺。
2023年上海重大工程中,排在首位的是“上海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项目”。这是迄今为止投资最高、建设周期最长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随着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活细胞结构和功能成像平台等新一批大科学装置陆续启动建设,当今世界最密集的大科学装置群能级持续提升。一件件“国之重器”悄然诞生,不断引领着中国创新跻身“领跑者”阵列。
前瞻布局,开山凿壁,这是上海初心所怀、贡献所在。
面向前沿赛道和共性技术,上海布局的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李政道研究所、长三角国家技术中心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加上400余家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成为科技创新策源的新引擎。丰富的载体、灵活的机制,为世界各地怀揣梦想的科学家提供了新的选择。
聚焦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上海着力优化全球资源配置、提高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增强高端产业引领作用。“我们将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敢于‘啃最硬的骨头’,不断提升创新策源力。”上海市科委负责人强调。
11月9日在美国获批进入当地医药市场的呋喹替尼,在48小时内开出首张处方,成为首个在海外开出处方的上海原创新药。这是最近十多年美国批准的第一个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小分子药物。而10月,另一家上海企业君实生物研发的特瑞普利单抗,成为我国首个在美国获批上市的自研自产创新生物药,填补了美国鼻咽癌的治疗空白。
不久前,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公布了2023年最值得关注的新技术,如基因编辑、细胞治疗、AI制药等。“张江近年来已在多个领域率先布局,不少创新成果处于全球前列。全国近一半的AI制药研发项目和上海70%的免疫细胞治疗项目都在张江。”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在今年9月举行的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上说。
这些年,“蛟龙”“天宫”、克隆猴中都有上海“身影”;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正成为上海的创新高地,为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探路;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度、显示度不断提升……上海正在一个个关键领域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第一”,在全球实现更多的“领先”。
探路涉水树“标杆”
“基础研究特区”扩区、“大零号湾”剑指世界级科创湾区、18项新招为创新主体放权“松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蹄疾步稳,不断为创新“第一动力”做强引擎。
看着一箱风干起了褶皱的百香果,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教授徐凡突然有了一个念头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