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促共富的示范探索

发布时间:2024-11-16 10:39:11 来源: sp20241116

在推进共同富裕上先行示范,是党中央赋予长三角的重要使命。

2021年5月,浙江开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之路,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2022年11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会同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两区一县政府,公布跨省域协同推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在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的指引下,长三角一体化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逐步得到发挥——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民生服务领域有了更多跨区域应用场景,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良的环境质量……

面向未来,沪苏浙皖合抱而成的长三角,将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携手攻坚、共建共享,为全国跨省域推进共同富裕探路。

三个“协同”彰显示范特色

地区人均生产总值15万元,每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5.4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8以内……对照《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同富裕实施方案》,不少领域的2025年目标已提前或即将实现。

“从示范区辐射整个长三角,我们努力在产业协同创新、区域城乡融合、居民就业增收等领域,形成共同富裕的标志性成果。”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陈海涛说。

——推进产业协同创新,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上海本地,提供芯片、软件等组成的“大脑”;江苏常州,提供作为“心脏”的动力电池;浙江宁波,提供完成“身体”的一体化压铸机……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4小时产业圈”是长三角推进产业协同创新的一个缩影。

《2023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总指数提高到262.48分,2018年后年均增长11.17%。

“长三角汽车产业协同发展,通过产业转移,给承接地创造更充分就业,上海也得以腾出更多战略空间培育壮大新动能。”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说。

2023年,长三角区域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大关,三省一市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和协同性不断增强,促进各类生产要素高效配置,经营主体活力竞发。

——探索跨域协同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城乡差距。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内,80%的入驻企业来自江苏南京;上海金山区与浙江平湖市的交界地区,番茄、草莓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在智能控温大棚里旺盛生长。

一边是先富省(市)域积极带动后富省(市)域的“组团式发展”,一边是毗邻交界区域创新合作模式的“抱团发展”。

公共交通一体化、基础设施配置标准化、全域开展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在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轮驱动”下,长三角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截至2023年,长三角41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5.6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协同推进强村富民,加强困难群体保障。

走进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沙埠镇横溪村的“共富工坊”,只见十几位上了年纪的工人正娴熟地制作节日礼品。“一天做300来个,能赚90元钱。这份家门口的工作让我不用遭受日晒雨淋,还能补贴家用。”村民曹素贞说。

发展低碳绿色农业、生物科技农业、观光农业、“互联网+农业”……通过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长三角协同推进强村富民行动,助力困难群体增收。

“增收”的同时还要“减支”。长三角致力于不断缩小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之间的差距;通过比对筛选出14.4万条在外就读学生数据,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全部实现跨省市资助免审即享。

“一体化”成共富生活“推进剂”

聚焦民生期盼,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形成的相关经验探索,在更广阔的区域内有了更丰富的应用。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医保异地结算,省心又省钱。”安徽省宣城市市民高伟说,自己需要长期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治疗,2023年住院花了16万多元,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异地直接报销就结算了近12万元。

随着长三角地区异地结算深入推进,群众异地就医“垫资”和报销“跑腿”的难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如何让项目化学习真正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参加完在安徽举行的长三角城市群教育科研研讨会后,浙江省特级教师孙军波感到受益匪浅。

孙军波说,长三角已建立起多个教育一体化发展联盟,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教育部门还联合开启了“长三角地区骨干教师交流研修和访问学者计划”,这些举措都将有助于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的普惠共享。

——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联合开发江南水乡观光、研学等文旅产品,联合开展马拉松、自行车等体育运动……依托山水相连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长三角各地康养、民宿、文旅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很多游客不再满足于吃好喝好,而是希望参与更加优质的文化活动,满足精神需求。”上海市江南莲湘民宿主人曹月芳说。

基于统一的数字化政务服务体系,长三角各地在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着力提升游客的同城待遇。

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良渚遗址……退休后的施先生发现,自己的江苏社保卡在长三角各处文博展馆打卡畅通无阻。辐射长三角的“敬老通”应用,将医、食、住、行、游等敬老惠老待遇都归集到了一张卡上。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

春日暖阳下,太湖贡湖沙渚饮用水源地风景秀丽。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副主任奚河说,沿湖地区协同治理,带来的不只是一湖清水,还推动了沿湖地区的产业焕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长三角百姓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明确而迫切。

近年来,长三角致力于开展跨界水体联保共治、固体废物协同治理,探索推动生态资产和生态产品交易,为实现共同富裕厚植良好的绿色发展基础。

将“一体化促共富”进行到底

在沪苏浙交界处的太浦河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标志性跨域项目“方厅水院”正在抓紧建设中。项目建成后,各地居民可就近就地办理业务,还可共享跨域优质的滨水公共空间。

按照以前的工作流程,跨域项目需要沪苏浙三地各自申报、审批,建设单位要准备三套不一样的材料、跑三个窗口、盖三个章。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下,由执委会牵头,该项目最终采用跨域一体化审批模式,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示范区挂牌以来,我们形成了136项务实有效的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2项已面向全国复制推广。”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说。

让长三角居民享受更多一体化发展成果,是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七都悦心公寓,是首批长三角异地养老机构之一。良好的环境、地缘人缘相亲的氛围,吸引了长三角各地70余位老人来此入住。

吴江区委书记李铭说:“异地福利性养老和异地半福利性养老,需要在养老金的转移结算、养老人员信息互通、养老设施共建上有更多突破,我们将携手长三角兄弟省市,深耕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

制度创新离不开政策协同。

跨省公交联运、职教院校统一招生录取、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为共同富裕工作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长三角正努力通过协商、评估,制定更有效的一体化政策。

“既要打破区域之间不合理的‘政策藩篱’,又要充分尊重各地的客观发展情况与资源分布差异。”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负责人说,锚定增进民生福祉,绘就共同富裕美好图景,长三角三省一市将立足长远、久久为功。

(记者邬焕庆 俞菀 唐弢 参与采写:胡洁菲 朱国亮 胡锐 杨绍功)

新华社杭州5月7日电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