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1 01:32:40 来源: sp20241201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提升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做好文化建设。以文化传递主流价值、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能够有效提升治理温度、增强治理效能,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助力。
以文化人,培育公共精神。用文化赋能社区治理,对于提升居民道德水平、涵养文明新风,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本地文化特点和历史传统,制定居民“都认可、能理解、可践行”的社区公约,有利于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引导社区居民崇德向善。浙江诸暨市枫桥镇栎桥村提炼了以“风正、德善、家和、兴业、村安”为主要内容的村史村训,在此基础上制定了5章20条的《栎桥村规民约实施细则》,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自治公约,有力推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善用文化的力量,以文育人,成风化俗,有利于提升社会道德水平,营造安定有序的社区环境。
以文聚力,完善治理网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文化建设是重要抓手。通过在社区构建文化空间、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拉近居民间的距离,有助于形成团结互助的社区治理网络。比如,广东深圳市光明社区创立“聚光联盟——社区治理服务联合体”,汇集辖区内外企事业单位、商家、社会组织及社区团体等50余家,共同打造联盟服务阵地“聚光厅”,形成一系列文化场景,引领多元主体长效参与社区日常生活和管理。以文化为媒,整合多方资源,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就能构建更加和谐文明的现代化社区。
以文铸魂,增强归属感。很多居民生在社区,长在社区,养老在社区,对社区有天然的感情。通过多种文化服务,增强居民内心对社区的情感依恋,有助于提升责任意识。比如,北京朝阳区安贞街道将安贞历史编纂成册,建设安贞历史陈列馆和安华路历史文化地标,让社区居民更好培育主人翁精神。用好各类文化资源,塑造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有助于提高居民凝聚力,携手共建美好社区。
社区的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将文化要素与法律法规、管理规范等刚性约束相结合,能够活化社区治理手段,提高社区居民对相关规则、举措的接受度和认可度,进而提升治理效能。比如,内蒙古包头市安居社区将网络普法融入基层治理,以普法讲座、普法快板、社区网格群普法等形式,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法律服务,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文化具有润物无声的效果,加强相关领域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法律法规入脑入心,促进管理举措取得实效。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新征程上,寓文化于治理之中,以文化建设赋能社区治理,必将更好夯实国家治理根基。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8日 05 版)
(责编:卫嘉、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