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科学家亮相大湾区 带民众体验科学与艺术的双重魅力

发布时间:2024-11-15 04:25:31 来源: sp20241115

   中新网 广州11月9日电 题:多位科学家亮相大湾区 带民众体验科学与艺术的双重魅力

  作者 王坚 雷锦萍

  来自极化中子、海洋观测仪器、动物演化、废水资源化利用、猴面包树、高胡演奏领域的6位科学家、艺术家,8日齐聚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广州南沙,在格致论道·湾区讲坛上,为观众讲述他们在科学、技术与艺术领域推陈出新背后的故事。

活动现场。广州物联网研究院 供图

  论坛甫一开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李剑平就将观众带到了神奇的海洋世界。李剑平介绍,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是一个极为庞大且多样化的群体,其对人类的影响举足轻重,人类呼吸的氧气,有一半是来自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普查海洋浮游生物及其群落结构等就变得非常重要。

  李剑平表示,2017年到2021年,他们团队研发设计了水下暗场成像仪(简称IPP),在深圳大亚湾进行了四次海试,累计得到了上百万张各类浮游生物的图像。后来,他们通过迭代优化的方式训练AI,由此构建起中国第一个海洋中大型浮游生物原位图像数据库,并引入AI算法,使低分辨率的图像放大后依然清晰等。

  李剑平团队通过“IPP+AI”双剑合璧的方法,不仅观测到深圳大亚湾海域一次著名的尖笔帽螺暴发事件,还记录到了一些网采难以捕获的浮游生物,这对监测渔业养殖圈里的害虫意义重大。

  观众在海洋之旅后,科学家又将他们带到了陆地,探寻陆地上的生物奥秘。

  “我们知道恐龙是远古生物,其实蚂蚁也是和它同时代的生物。然而恐龙(除鸟类外)早已灭绝,蚂蚁仍繁衍至今。”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数字化地球研究所执行所长李启业说。

  蚂蚁的强大得益于它们“极端”的分工模式,一巢蚂蚁实际上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同品级的蚂蚁各司其职,谁离了谁都不行。蚂蚁为什么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呢?李启业团队选取了常见的法老蚁展开了研究,他们发现蚁群复杂的社会行为是由大脑决定的。

  李启业介绍,通过对法老蚁的大脑进行分析,发现它们的大脑虽然都拥有相同的细胞类型,但由于不同细胞类型的用量和互相间的配比不一样,导致4种品级的蚂蚁大脑差别很大。可以说它们在相拥各自的“不完整”,这便是蚂蚁存活亿年的生存之道。

  此次论坛除了给观众带来动物的秘密,也带观众去了解植物世界的神奇。

  “猴面包树果实成熟后的果肉质地很像面包,猴子和狒狒特别喜欢吃,久而久之大家就叫它‘猴面包树’了。”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副教授叶建飞介绍,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和澳大利亚西北部。

  叶建飞告诉观众,在雨季,猴面包树大大的肚子可以储存水源,旱季时是动物的水库和当地人的水缸;果肉可以用来冲泡果汁,喝起来酸甜可口;嫩的树叶是可食用的蔬菜;树皮入药,可用来医治疮疾……可以说猴面包树全身都是宝,是当地人的重要生活来源,被亲切地称作“母亲树”。

  “目前,大果猴面包树、大猴面包树以及灰岩猴面包树3种已濒临灭绝,一项研究表明到2085年,马达加斯加岛的4种猴面包树将会灭绝。”叶建飞表示,要做好猴面包树的保护,就必须了解种子播种过程。经过象鸟消化后的种子萌发率很高,他由此得到启示,将此前带回来的难以发芽的猴面包树种子用开水煮开,再种的萌发率高达95%。

  此外,论坛还邀请了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喻连香、高胡演奏家余乐夫等带来精彩的演讲,现场观众们纷纷点赞,直呼精彩。

  此次活动由广州市科技局主办、广州市南沙区科学技术局支持、广州物联网研究院承办。(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