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浙”深情,情“青”高原

发布时间:2025-01-08 07:45:09 来源: sp20250108

“就爱吃面,很合口味”“这里环境、卫生也都很好,而且就在家门口,过来吃饭很方便。”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农村养老服务中心,正要就餐的老人们告诉记者。

“诗画浙江”情牵“大美青海”。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德令哈市农村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资金由浙江援青资金提供130万元,以支持当地为农村老人提供休闲娱乐、生活照料、保健康复、文化养老、精神慰藉等综合性养老服务。

当地老年人在德令哈市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准备就餐。陈柏全摄

当地老年人在德令哈市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准备就餐。陈柏全摄

日前,2024“光影中国”影像采风行团队走进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实地调研了解在对口支援政策助推下,“魅力高原”创“发展高地”,“戈壁荒岩”展“振兴新颜”。

建绿色算力长廊,畅东西数据流淌

海西州年平均日照时数在3200小时以上,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在开发利用太阳能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采访调研中,记者随车穿行海西,蓝色的光伏板犹如一块块巨大的拼图,整齐地镶嵌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成为高原壮美景观。截至去年底,海西州清洁能源电力总装机规模达1880.6万千瓦,占全省的37%。2023年,海西州清洁能源投资130.15亿元,同比增长17%,占全州总投资的44%。清洁能源已成为海西州最具活力、动力与潜力的产业。

青海中控德令哈光热电站。陈柏全摄

青海中控德令哈光热电站。陈柏全摄

目前,海西州正以德令哈清洁能源和装备制造产业园为基础,加快推动清洁能源与算力深度融合,积极建设集AI超算集群、大模型算法训练、数据存储备份于一体的算力基础设施,着力构建高效、低碳、智能、集约的柴达木绿色算力长廊。

“数据援青,是浙江援青工作赋能海西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浙江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詹茂伟表示,利用海西清洁能源发展优势,建立绿色算力长廊,既能补充东部算力资源缺口,也可为海西州未来发展注入现代化动能。

党员村民连心联动,乡村振兴共谱新篇

花是迎宾员,客自远方来。

一条缤纷亮眼的“彩虹步道”从村口一直向里延伸,两旁种满了瓜果蔬菜,不远处还有采摘体验园和烧烤露营地。

在德令哈市郊的红光村,精心打造的田园综合体成为了居民、游客的好去处。

花团锦簇的德令哈市红光村。王剑摄

花团锦簇的德令哈市红光村。王剑摄

过去,海西州德令哈市红光村由于气候干旱、土地贫瘠,发展受限。为此,村党支部集思广益,积极发展田园综合体,整合闲置土地打造四合院、采摘大棚、水上娱乐等村级产业项目,积极推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致富。

红光村的发展,离不开浙江援青的帮助协助。自2023年以来,红光村和浙江杭州市富阳区的新沙村结为兄弟村,双方不断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经验探索,让党员村民连心联动、集体经济全产覆盖、乡村建设日新月异、村民收入显著提高。

爱心动人心,涓滴成江海

从秀丽的西子湖畔,到苍茫的瀚海戈壁,浙江省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相隔2500多公里。用心连心,双向奔赴,山水不远。

对口支援海西州高级中学的校长宁斌来自浙江。2022年,在了解到有援青支教项目后,他第一时间向学校递交了申请。他的爱人何梅芳,得知学校缺语文老师后,也在今年通过申请来到了这里。“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在海西州,我的家人不只宁斌,还有我的学生孩子们。”何梅芳说。

从东部平原初上西部高原,宁斌和何梅芳都经历了高原反应和干燥气候的巨大挑战。夫妻俩人相互鼓励、相互打气,决心用行动发挥经验,倾心尽力,精准帮扶,努力帮助当地实现教育质量提升。

宁斌说:“我们要尽最大努力把浙江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海西州高级中学,补齐这里的教育短板。”为此,他将浙江省的新型教研方法引入当地,指导教师集体研究学习、把握应用,带动本土教师快速成长。

组建“盐湖产业发展与浙青产业协作”专家智库,开通杭州-德令哈直航航线,“柴达木盐羊”借助杭州亚运会实现销量倍增……浙江依据青海当地特色,坚持优势互补,在多个领域持续助力海西州高质量发展。

时光是最好的见证者。据统计,自2010年浙江对口支援海西州以来,截至今年8月,浙江共安排援青资金近30亿元,实施援青项目近400个,派出共5批次200多名援青干部人才,有效助力海西州高质量发展。

用“浙”深情,情“青”高原。

华灯初上的海西州德令哈市。陈柏全摄

华灯初上的海西州德令哈市。陈柏全摄

(责编:陈悦、常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