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一头撞进老影院的“转型期”

发布时间:2024-11-22 10:02:59 来源: sp20241122

  ①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学生在上“小咖拍电影”系列课程。②③上海市嘉定区城中路小学学生在拍摄微电影作品《红色校友沈金生》。④上海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学生在进行电影《长征》经典片段再演绎。上海市嘉定影剧院供图

  http://vod.cyol.com/vod/data/video/202312/14/e0562ad1-2632-4913-d48d-a5ed4d1871f1/transcode_ba2bd9f1-463e-1733-b41e-6c4f320c.mp4/av-g.m3u8   写剧本、拍电影、演电影、设计制作服装道具……这些看似离人们日常生活遥远的工作,如今已融入上海市嘉定区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在不久前落幕的嘉定区中小学生电影文化周活动中,来自嘉定区5所学校的中小学生带着他们的原创微电影作品走上红毯。这些微电影作品全部由同学们参与剧本编写、道具与服装设计、摄影与分镜设计、导演与表演等工作,是嘉定影剧院在嘉定区教育局的指导下推出的“小咖系列电影育人”项目的丰硕成果。

  嘉定影剧院副总经理吴超锋说,这次“破圈”的影视育人探索不仅为更多中小学生打开电影启蒙的艺术之门,也为影院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是一场热忱的“双向奔赴”。

  近年来,嘉定区建立了25所电影育人基地校和20所电影育人校外实践基地,通过多元影视育人路径,将影视资源与“大思政课”和学科教育相融合,探寻影视育人新模式。

  以影塑心,上好电影里的“大思政课”

  每周五下午,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的其中一个教室就是同学们的影视基地,从学习电影史,到完成一部自己的原创微电影,对于他们来说,这里是“小咖们”的实践基地,更像一个“平行时空”,让他们投入另一个角色,展开一次光影心灵之旅。

  近几周,该校六年级学生徐西贝担任主演的微电影《奇异蜡烛复燃案》正在进行拍摄,他每周五放学就飞奔到“小咖拍电影”课堂。

  徐西贝擅长编剧,也喜欢表演,而他的创作灵感则来源于生活。“平时我妈妈会带我去看电影和话剧,从演员们的故事中,我能更直观、立体地感受到作品想传达给我们的深意,而有些是课本中学不到的。”

  “我们根据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以科学精神育人的背景,以一场化学实验室里镁复燃事件为主线,贯穿了学生们的推理过程。”80后徐晓力是嘉定影剧院特聘导演,已经参与“小咖系列电影育人”活动近两年时间,负责教授和引导学生进行微电影拍摄。

  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学生们在拍摄电影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韧性和灵性。

  去年暑假,嘉定区城中路小学学生根据校友沈金生先生的革命事迹改编了一部微电影作品《红色校友沈金生》。微电影主要讲述第一任中共嘉定县委书记、“五抗”暴动的领导者沈金生从小立志,成年后带领农民开展“五抗”运动推翻土豪劣绅的压迫,最后英勇就义的故事。

  “学生用短短6天在暑期营地中完成剧本创编、服装道具制作、现场表演拍摄等工作。”徐晓力说,当时的一个场景是学生饰演的农民趴在地上被土豪用鞭子抽打。顶着烈日,在40多摄氏度的酷暑里,这个学生为了达到表演效果,仅这一个镜头就花了两个小时。

  “影片运用对比手法,将旧时代百姓的穷苦生活和现代学生安稳幸福的学习环境共同呈现在镜头里,让观众直观感受现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想这就是最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徐晓力说,电影拍摄是一个培养人综合能力且磨炼意志的工作,他希望学生们能够越挫越勇、厚积薄发。

  嘉定区教育局德育科科长梁晓峰表示,上海是中国电影发祥地,具有深厚的红色影视资源与影视教育传统。嘉定区挖掘其红色资源,通过与嘉定影剧院联合开展“小咖讲电影”“小咖拍电影”“小咖创电影”“影视主题研学”等丰富多彩的影视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些生活化、情境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了红色电影,感受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

  “影”领成长,探索学科与电影融合

  “一部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就是一本本生动的教科书。”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副校长刘宏佳说,学校将影视教育融入课程体系、融入学校特色,探索影视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融合机制,开发科技创新课程,培育学生科技报国的人生志向。

  “我们惊喜地发现,当影视教育走进校园,电影被赋予了更多的教育可能、释放出更大的育人价值。”刘宏佳举例说,比如在语文课上结合影片《邓稼先》学习相关课文,在劳技课上学习科技电影道具制作,在英语课上学习科技电影配音拟音,在艺术课上学习科技电影化妆基础,在道德与法治课上结合影片《一带一路》开展教学等。

  “通过以影视活动为载体,传递知识或价值观,则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开展影视育人活动以来,刘宏佳明显感受到学生从行为习惯、价值观的塑造到社会经验累积等方面的提升。“‘硬核’科学与‘柔性’的艺术相结合,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对于七年级学生杜爱礼来说,参与微电影《误会》的拍摄和编剧的过程让她看到了更多元、微观的世界。比如写剧本要把人物的语气、神态甚至停顿都写出来。

  “通过电影拍摄的细腻手法,我能感受到课本以外更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也能通过剧本写作更细致地理解人物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杜爱礼说。

  她曾和同学们观看过电影《诗与真》,并被这部影片深深打动。这是歌德回忆录的名字,也是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严东生非常喜爱的一本书。

  “严东生的名字就像他研制的晶体一样闪耀,为我国无机材料事业发挥了先驱作用。我想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爱国与科学,虽然我还仅是一个青少年,不会有科学家那样闪耀的成就,但我也可以步履不停、追光前行。”杜爱礼在“小咖评电影”活动中说。

  从“看热闹”到“看门道”,学生们审美能力和影视素养得到了提升。这些都是令他们的老师、上海师范大学戏剧专业研究生二年级学生单畅最有成就感和动力的事。

  “学生们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释放了天性,变得更自信开朗,而且在体会人物心理变化时理解了‘人物弧线’,对学科的学习也有一定帮助。”在点滴的积累中,单畅见证了孩子的进步,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开放的‘脑洞’给了我不一样的启发和思考。”单畅平时也会教成年人戏剧表演,但他感觉,成年人的思路不一定比孩子更宽,适用于孩子的教学方法可能也同样适用于成年人。

  “跨圈”求变,老牌影院注入新活力

  在嘉定区中小学生电影文化周活动中,5个微电影都在嘉定一所拥有40多年历史的影剧院上映。其实,电影拍摄、指导以及制作过程中的资源都由该影院链接而来。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一票难求”“一枝独秀”,到如今面临“中年危机”“转型求变”,嘉定影剧院也在阵痛中积极探索与品德教育、学科教学、课后服务、家庭教育相结合,让优秀影视发挥综合育人作用。

  坐落于嘉定老城区核心位置的嘉定影剧院曾经也经历过高光时刻,摆放在售票大厅中央、充满年代感的电影放映机承载了时代的记忆和辉煌。“那时候一台机器的价格能在上海买一套房。”吴超锋说,随着周边商业性影院的入驻和整体电影市场的低迷,影院票房在2017年达到顶峰后一路滑坡。

  “市场倒逼我们转型。”吴超锋说,如果还用传统业务经营影院,很难继续生存。和教育相结合,承办电影进校园活动是他们在2020年开始探索的路径。

  作为一家拥有40多年历史的老牌影院,嘉定影剧院联合高校和社会上的专业资源,针对区内不同年龄段学生,推出“小咖评电影”“小咖讲电影”“小咖拍电影”“小咖创电影”等系列活动。

  “影视育人的半公益模式不仅满足了学校育人需求,发挥了优秀影片的社会价值,也为影院增加了收入,带来了人气。”吴超锋说,嘉定影剧院的十几名工作人员全员上阵,做助教、对接资源,甚至还客串学生微电影中的角色。

  “支撑我们走下去的是学生眼中的光和老牌影剧院的情怀。作为一家国有企业,我们除了经济效益,更承担着社会责任。”吴超锋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一迪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