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0:29:20 来源: sp20241118
本版图片均由视觉中国提供
“要懂人情世故”是父母教诲中的必备语录,但在许多大学生的语境里,“人情世故”这一词逐渐具有了贬义倾向。当大学里的人情世故成为困扰,年轻人该如何破局?
——————————
正在读大三的刘黎是校园墙和快递代取群的常客。每当需要取快递却没空时,她宁愿发帖花钱找人代取快递,也不愿麻烦同学帮忙。“麻烦别人就是欠人情,我更喜欢简单直接的金钱交易。”
德语系的杨峰,从小跟着父母去各种应酬局,接受人情世故的熏陶。“我的好朋友只占5%。剩下95%是普通和普通以下的朋友,更像可利用的资源。”他认为还人情复杂而麻烦,“现在的我们和上一辈不同,想从人情世故中脱离出来,活得独立一点”。
“我无时无刻不在社交。”成绩名列前茅的张深认为这个社会离不开人情世故,工作之后的人情世故比大学更复杂。“大学里花心思维系关系很正常,这是最直接、快速获得利益的方式。”
“要懂人情世故”是父母教诲中的必备语录,但在许多大学生的语境里,“人情世故”这一词逐渐具有了贬义倾向。当大学里的人情世故成为困扰,年轻人该如何破局?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人情世故”
“给新室友多带些家乡特产。”“记得礼尚往来,不要让别人吃亏。”“实习的时候对公司领导要谦卑,记得加满水,多问候。”上大学和参加实习的时候,刘黎的父母总是在电话里跟她念叨这些人情世故。刘黎也常常被父母带去商务饭局,向不认识的叔叔阿姨敬酒,有时候还会因为专业是新闻传播被叫去发表饭桌演讲。“娃娃既然学传媒,那肯定很会演讲。来给我们展示一下,把我们感动到哭……”刘黎只能尴尬而不失礼貌地笑着。
刘黎总是突然想起没给快过生日的同学买礼物,急匆匆骑车去礼品店,随便拿一件等价的礼物。她吐槽道:“送生日礼物必须等价,你送我,我必须送你。我觉得普通朋友之间生日礼物互送没什么必要和意义。”
“除了你爸妈,没人关心你过得有多好,炫富是社交生活大忌”“散财童子在任何场合都吃得开”“少用反问的语气说话”“送礼物是比请客更好拉近距离的方法”……刘黎曾搜索过“大学里必须要懂的人情世故”之类的帖子。她尝试过融入人情世故的圈子里,也认识了很多人,但发现在这个圈子里容易变得浮躁和警惕,忘记如何潜心汲取知识和寻找自己。于是她决定抽离,发现自己更喜欢不受人情世故困扰的生活,“也许是我太理想主义,我真的难以跟人情世故和解”。
杨峰知道人情世故的普遍存在,但他觉得别人对他好,一定是有所求。“我会跟他聊天,了解他是不是性格天生这样。我还会问其他同学他是不是对所有人都这样。”刘黎也提到,面对积极热情帮助她的同学,她会有些害怕不能作出相应的回馈。
“即使人情世故普遍存在,但不要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在杨峰看来,人情世故是目的性很强的社交。“人情世故不应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在现在人们的生活里,人人皆如此,人情的来往反而成为生活很大的一部分,甚至是主旋律。”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人情世故”这4个字了?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博士汪冰认为,年轻人对人情世故的定义决定了他们的态度。
“年轻人真的不懂、不喜欢人情世故吗?我觉得不一定。他们排斥的是他们不喜欢的那部分,是无效的社交、无谓的社交、目的性过强的社交。”汪冰认为,在传统中国的关系社会里,人情世故是一项生存技能,不管喜不喜欢都要去做。许多父母希望孩子懂得人情世故,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被社会接纳。但这时,人情世故就成为一种压力,一个不可抗拒的因素。社交成了任务,毫无快乐可言。
“我既是人情的受害者,也是既得利益者”
成绩名列前茅的张深,深受人情世故的困扰,在评优评奖活动中总是获得零星票数。人际交往过程中,班上同学对他评价不高,觉得他的功利心太过明显。“正是因为人情世故是困扰我的问题,所以我才会选择通过人情世故来达到目的。”
张深并不觉得麻烦别人帮忙难以启齿。他将朋友圈层划分为三等——“从小接触关系亲密的好朋友”“积极性强但是关系没有那么好的好朋友”“认识但不熟悉的普通朋友”。他认为好朋友之间不会受到人情世故的影响,相互帮助能建立更多的联系。但麻烦普通朋友,一定需要算清,即使对方觉得没有必要。
“通过人情消费维系人际关系是必要的。”张深认为,如果只通过人情消费去交朋友,所带来的利益与人情消费额度是对等的,因此利益往来能最快拉近关系。比起坐以待毙接受人情世故带来的伤害,倒不如学会利用人情世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既是人情的受害者,也是既得利益者。”
汪冰认为,张深在人际关系里总是进入计算模式而不是体验模式,难以在关系中真正放松。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自我实现预言”,指如果人们假定某种情境的真实性,这种情境将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人际关系的互动常是自我实现的预言。”汪冰表示,当张深把痛苦变成人际关系利益化的理由,他就只能看到和得到更多的利益交换而不是真情,从而在关系中越发孤独,这种孤独让他内心更加封闭,最终变成恶性循环。但是人际关系中的痛苦何尝不是反思和成长的机会。
汪冰认为,友情的意义不是利益交换,而是情感支持。“如果大学里有一两位朋友能够给予彼此无条件的接纳和支持,便能支撑你渡过难关。”
人与人不是孤岛,是交错的轨道
社会越来越现实了。“年轻人进入某种意义上的早熟,在知道社会的游戏规则后就在为未来打算了。”汪冰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我们当时没有觉得人情世故是很大的困扰”。早熟所带来的现实感,已经从社会蔓延到校园,让大学生不得不考虑如何拿到更好的进入社会的门票。社会资源有限,竞争越来越激烈,年轻人被激发出自我保护的本能,在紧张焦虑的氛围里,他人变成了假想敌,人情世故也成了竞争手段。
刘黎也觉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我想去适应复杂的人情社会,但是发现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只能生活在孤岛里,既然改变不了别人,就独善其身。”
“大家开始思考人情世故对我意味着什么,我需不需要这些,我需要的是什么。”汪冰表示,大学生越来越追求可控性和自主性,开始从自我的角度思考关系,而不是只从取悦别人或者利用别人的角度,这是一种觉醒。
汪冰建议,年轻人要学会享受人际关系本身的美好和过程中互动的美好,享受助人的快乐。“助人者有两种,一种是能照顾好自己,另外一种是过度透支自己去帮助他人。实际上透支自己的帮助背后是有期待的。但在照顾好自己的同时,有余力去帮助他人时,没有太多期待,更是善意的自然流露。”
刚进校园,我们的列车到达同一停靠站,大家在站台互相交流。而快毕业时,大家是即将出发的列车,拥有不同的目的地,驶向自己的未来。“年轻人追求的是不会越界的人际关系,大家默契地给彼此空间。”在汪冰看来,人生的旅程不只有目的地,旅途本身也是风景。“欣赏并善待与我们擦肩而过的同路人,你的心也会变得愈发宽容和柔软。没人会拒绝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友善的微笑,一句真挚的问候。抛下头脑的计算和内心的恐惧,试着用简单而真诚的态度去面对他人和世界,无论别人如何反应,你都将收获内心的从容和自在。”
杨峰希望,人和人不是孤岛,而是交错的轨道。“我们行驶在自己的轨道上,相遇时因为善意流露,互相问好就好。”
(应受访者要求,刘黎、杨峰、张深均为化名)
实习生 张渝翎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余冰玥 记者 郭韶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