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此简书——睡虎地秦墓出土简牍”展开幕

发布时间:2024-12-01 00:41:58 来源: sp20241201

   中新网 武汉4月30日电 (梁婷 黄敏)“惠此简书——睡虎地秦墓出土简牍”展览30在湖北省博物馆南主馆开幕。展览共展出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和木牍29件,同时还展出了竹简主人“喜”的3D复原头像,系最新科技考古研究成果。

  睡虎地墓地位于湖北省云梦县县城西部。1975年11月至1976年1月,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掘了12座秦墓,墓葬时代属于战国末到秦代。其中11号墓出土1000余枚竹简,4号墓出土两件木牍,这是中国最早发现的秦简牍。

4月30日,“惠此简书——睡虎地秦墓出土简牍”展开幕。记者 梁婷 摄

  此次展览包括三部分,“秦简重光”介绍睡虎地墓地的基本情况以及简牍的出土情况;“惠此简书”对简牍内容做了简要介绍;“江汉入秦”则展示了秦简牍出土在湖北地区的历史背景,及其反映的社会状况。

  竹简大部分是秦的法律和文书。其中,《秦律十八种》竹简发现于墓主骨架右侧,共201枚。这类简的每条律文末尾都记有律名或律名的简称,整理者命名为“秦律十八种”,是秦国所制定的关于农业、粮仓、货币、贸易、徭役、置吏、军爵和手工业生产等方面的各项制度。

  木牍是出征士兵写给家人的书信,书写时间为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家信。信中讲述他们从军到淮阳,向家里问候和要布、钱等事,反映了秦统一六国战争中的一些情况,有助于了解当时的家庭结构、军事制度和军事形势。

  睡虎地墓地出土的秦简牍保存比较完整,字迹清晰,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为研究战国晚期至秦代的历史提供了前所未见的丰富材料。

  该展览将展出至6月30日。(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