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轴线见证广州近现代历史

发布时间:2024-12-15 13:06:06 来源: sp20241215

  广州中山纪念堂。   黄龙川摄(影像中国)

  广州近代中轴线北起越秀山,以始建于明初的镇海楼为北端地标,沿中山纪念碑和中山纪念堂、广州市政府大楼、人民公园、起义路、海珠广场一路向南,顺海珠桥跨过珠江抵达南岸,形成纵贯南北的城市脊梁,是广州千百年来结合自然山水营城理念的集中体现。这条中轴线并非一次规划而成,而是伴随广州城市的发展在近现代逐渐成形,其所串联的一系列重要的空间节点,是广州的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近现代史的重要见证。

  

  广州营城始建于秦汉,选址于山海之间,白云山脉与珠江之间的平坦土地为营城提供了空间,城郭随珠江岸线的不断南移而拓展。从秦汉的番禺城、南汉的兴王府城、宋代三城格局,至明代初年三城合一、南拓北扩,南辟新城,北将越秀山麓纳入城内,建镇海楼于山上,体现了云山珠水间自然环境的变迁与广州城市南北方向发展城郭的关联,最终形成清代“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总体格局。

  近代以来,广州城市结构和城市形态发生巨大变化,城市中轴线的构想和形成是市政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城市从农耕时代转向工业文明的见证。

  广州是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重要策源地,市政建设的先锋城市和模范城市。1914年的大沙头规划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由中国人按照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念编制的都市计划案。1918年广州成立市政公所,提出“拆城基、辟马路、设市场、设公园、设工厂”作为市政建设工作的五个重点;1921年成立广州市市政厅,在全国率先采用市制,成为民国时期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城市。

  第一公园(今人民公园)是广州近代中轴线上最先擘画和建设的公共设施。建成后的第一公园成为广州市民进行新式城市公共生活的场所,可供举办各种娱乐、教育、商业、文化甚至社会政治活动。在长期的发展中,人民公园经历了从具有生态作用的聚会、游娱空间向市民日常休憩为主的开敞空间和城市生态绿地的转变,直到今天仍然是广州老城区内承载市民生活、展现新活力的公共空间。

  维新路(今广州起义路)是近代中轴线上贯通南北交通的主要干路。据历史地图及文献分析,维新路在规划阶段曾设想筑成一条相对笔直的道路。由于原规划要穿越青云书院(梁氏千乘侯祠)和黄氏千顷书院,遭到当时一些重要政治人物的反对,导致当时修路主事“求通不求直”。1927年12月,该路见证了广州起义。

  中山纪念堂与纪念碑建筑群,是近代广州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城市标志性公共建筑。其庞大的建筑体量、开阔的广场空间,极大改变了近代广州的城市天际线。如今,纪念堂主体建筑主要作为历史陈列馆以及大型演出场地使用,园区作为城市公园对市民免费开放。

  广州市政府大楼是近代中轴线珠江北岸的中心节点,也是近代广州城市的中心,其选址充分考虑了维新路、海珠桥以及中山纪念堂纪念碑所形成的空间序列。1949年,市府合署大楼见证解放军进城式。广州解放后,该建筑作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使用,一直沿用至今。

  中轴线见证了广州千年商都的历史,也见证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的历史。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于租用的中苏友好大厦举行,随后便迁至海珠广场一带,作为广交会首个相对稳定的举办地,在此一共举行了16年32届广交会。昔日的广交会展馆建筑今天已变为商场,而海珠广场作为地铁换乘站加以改造,地面的大面积绿化得以保留,作为公共广场向民众开放。

  广州近代中轴线是在都市计划、市政建设、中山纪念和广交会等重要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是一条结合了中国传统、现代理念和地方特点,兼具纪念性、市民性和革命性,并见证了近代民主革命和国家建设过程中诸多重大事件,承载了百年复兴历程和集体记忆的城市轴线。

  广州的中轴线体现了新的形态、功能和时代特点,是一条弯曲的不对称的城市中轴线,并未刻意追求精确的几何控制线的对位关系,也不是为了象征社会等级和礼仪制度。串联起的重要空间节点包括了开敞空间和公共建筑,也包括了自然要素,是由自然山水、纪念性空间、市民性空间、商业空间和绿色生态空间共同构成的城市中轴线,体现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

  广州近代中轴线的组成要素跨越了从明代至新中国的历史时段,在旧城空间的格局基础上经过多次改造。在中轴线上设置的公共空间节点,借北高南低的地势,强化了城市的自然山水特色。中轴线的中心,是承载现代城市公共生活的图案式公园,以及作为市政中枢的市府合署,体现了广州以市民为基本的现代城市理念,深刻地影响了日后国内诸多城市的规划建设。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5日 05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