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装备创新的基本要求

发布时间:2024-11-14 13:05:00 来源: sp20241114

先进武器装备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军事革命加速推进,战争制胜观念、制胜要素、制胜方式都在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对装备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努力开拓武器装备建设新局面。

把握装备创新的时代性。从战争形态演化发展的进程看,有什么样的战争形态就需要什么样的武器装备,而武器装备也只有顺应这个战争形态的需求才能获得强大生命力。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演进,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加速发展,战争特点规律及其制胜机理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装备创新面临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需进一步突显前瞻性、战略性、先导性。武器装备建设实践表明,胜利只向那些能预见变化的人微笑,而不是那些等变化发生后才去适应变化的人。面对未来战争,只有主动识变、科学应变、积极求变,把握新时代武器装备建设的历史方位,明晰新时代武器装备创新的时代要求,才能有效创新构建适应未来战争要求的装备体系。

把握装备创新的科技性。科技是核心战斗力,也是武器装备现代化最活跃的元素和最强大的驱动力量。面对未来战争,一方面,要提高军事科技自觉。军事科技自觉本质上是对军事技术的一种理解能力。军事科技自觉强,就能够敏锐地发现科技发展中所显现和蕴含的军事意义,科技在军事实践中的作用就突出。要增强科技敏感度和技术理解力,充分创新符合实际需求的武器装备,挖掘科学技术在军事应用上蕴藏的作战价值。另一方面,前瞻预判新质战斗力的增长空间及可能引发的作战方式变革。确立起面向长远发展、注重科技创新推动的军事需求生成理念和发展思路,对接好短期与长远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军事科技进步带来的未来作战需求引领装备体系的长远建设,实现武器装备体系的跨越式发展。

把握装备创新的指向性。杜黑说过:“一个想要制造一件好的战争工具的人,必须首先问问自己下次战争将是什么样的”。作战需求是军队建设目标与现实能力之间的差距,是推动武器装备发展的首要因素,对装备建设发展具有统领和牵引作用,按需备战才能有的放矢,增强装备创新质效。总体上看,装备发展有两类模式:适应需求与创造需求。适应需求就是人家有什么,我们就研发应对的手段,是装备发展中一种常见的模式。但历史表明,还有相当一部分装备,它们并未源自需求,而是在新科技诞生后才引发了强有力的军事需求。装备创新应该在适应需求和创造需求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这就要求在装备创新中,以需求想定为开端,以创造需求为目标,进行颠覆性创新,实现通过技术手段引导需求、塑造需求、满足需求,以应对未来战争作战需求。

把握装备创新的系统性。作战体系是作战平台能量聚放的基本依托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在机械化战争以及之前的时代,作战要素、单元、系统相对独立,作战行动主要以武器平台为中心来组织,整体作战效能基本等同于单个武器平台作战效能的线式累加。未来战争中,体系的结构力决定着军队的战斗力,作战体系成为制胜的基础条件。与单独发展装备平台再根据作战任务搭配使用各装备的方式不同,未来作战武器装备系统性发展思路要求在设计之初构建的就是一个分工协作的装备体系,所有装备间的协调应用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保证了各装备在体系内既分工明确,又能充分协调。在实战情况下,这种经过细致设计的装备体系应用必然更加成熟、稳定。与各自发展,在战场上临时组合的装备体系相比,在执行作战任务时,整个体系将反应更快,应用更成熟,配合更默契。

把握装备创新的辩证性。人和武器装备构成战斗力的两大核心要素,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武器装备之间的关系,是战斗力建设的永恒话题,是制胜战争的基础和关键,也是装备创新的重要规律。由于军事科技的发展,武器装备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网络化趋势明显,从最初的人与人直接的对抗到人驾驭机器从事战争,再到人在回路与半自主化的机器协同作战,再到由智能机械组成的具有“类生命特征”的体系进行自主对抗,人的干预程度在逐步减弱。但是智能化不是简单的无人化,无论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发展,智能化武器装备如何先进,都要把握人工智能服务人、辅助人的总原则,都要遵循人在回路的基本规律,把人的判断、操作、控制设为优先级,让智能化武器真正为人所掌控。

把握装备创新的自主性。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装备创新需要充分考虑本国的地域属性、历史传统、发展水平和军事传统,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盲目效仿,否则可能会因“水土不服”而带来惨痛代价。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装备创新路,才能真正掌握军事竞争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要坚持把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的薄弱环节作为推动自主创新的主攻方向,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以重大课题、重大项目为牵引,加强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颠覆性的重大技术研究,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强化先进技术引领力、工业基础支撑力、自主可控保障力,推动我军科技创新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加速发展。(张红梅 黄松平 孙杰杰)

(责编:彭静、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