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8 11:19:05 来源: sp20250108
中新网 上海10月11日电 (高志苗)自2013年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揭牌运行以来,中国自贸区建设已走过十个年头。经过十年发展,目前中国已形成拥有21个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雁阵”,构建起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21家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总额7.5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国的17.8%;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200亿元,占全国的18.1%。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谢一青观察,十年来,自贸区不仅在数量上实现了显著增长,而且在贸易和投资总额上也由小范围的“试验区”逐渐发展成为“规模区”。
她指出,十年来,自贸区在国家层面复制和推广了302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近一半由上海首创或者同步率先实施。这些制度创新对高科技行业发展、外商直接投资负面清单缩减、金融监管和资本管制限制放宽,以及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建设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自贸区毫无疑问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制度高地。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改革创新研究所所长王果也表示,十年来,上海自贸区紧紧把握“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制度创新”主线,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积累和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的改革创新之路。
总体来看,上海自贸区发挥制度创新的“头雁”效应,打造了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样板。一大批制度创新试点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发挥了服务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官方数据显示,上海自贸区进出口总值从设立之初2013年的0.7万亿元,稳步增长到2022年的2.1万亿元;截至2022年底,上海自贸区累计吸引实到外资586亿美元,约占上海同期30%。
从“试验区”到“示范田”,未来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如何走?谢一青认为,需要持续发挥其“试验区”的职能,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并将创新成果推广到全国范围。包括协调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与国家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实现本地发展规划三方面。“这些方向将有助于上海自贸区在未来继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国内外贸易和投资的蓬勃发展。”
具体来看,协调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方面,上海自贸区应紧密关注当前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趋势,与全球各地的自由贸易区进行深度融合,以自贸区为开放经济的引领者,通过借鉴国际自贸协定如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经验,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作用,构建国内和国际开放经济网络。
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方面,上海自贸区需要与国家发展战略保持一致,与长三角地区紧密协同合作,深化经济的数字化、绿色化和智能化。
实现本地发展规划方面,根据上海现有的经济结构和特点,上海自贸区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发展优势,包括外资总部经济、金融业、创新能力和服务业等。通过改善国际营商环境,自贸区可以帮助上海实现“五个中心”建设,进一步推动上海的本地发展规划。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大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积极开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探索,形成更多引领性、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打造更多高能级开放平台,壮大现代产业发展新动能,以高水平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