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18:11:48 来源: sp20241122
“瞄准目标,实施干扰!”近日,西部战区某保障大队参加上级组织的演训任务,电子对抗群按照高级工程师曾文龙与战友陈杨提出的建议,打了一个漂亮仗。“曾文龙擅长理论研究,陈杨操作能力突出,把他俩放在同一编组中密切配合,发挥作用更明显。”带队遂行任务的该大队领导说,这是他们围绕人才培养与使用采取系列措施的一个缩影。
“在联战联训实践中,单位研究型人才和指控型人才逐步成长起来,在各自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大队领导介绍说,他们在工作中发现,精通业务的研究型人才往往辅助决策能力不足,而不少擅长筹划部署的指控型人才对一些关键技术了解不深,制约了单位战斗力建设。为此,他们在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完善人员任务编组模式,按照专业交叉、新老结合、强弱互补的原则,将技术人才、主力参谋、骨干军士等力量整合组成攻关小组,引导他们在任务中各展所长、互促共进,最大程度凝聚形成作战合力。
同时,该大队还组织不同岗位人员开展结对互助活动,通过帮学习、帮业务、帮解难,进一步强能力、促默契。实践中,他们完善帮带培养机制,通过尖子带骨干、骨干带组员等方式,实现人才代际传承和能力整体提升;指定专人结合小组成员情况规划成长路径,围绕学习培训、能力进阶等制订针对性培养方案;坚持谈心交心听取官兵心声,积极帮助解决现实困难,确保大家将主要精力聚焦在岗位任务中。
“业务参谋郑旭与组员集智研究,成功破解某型装备信号分析难题,相关成果在全军比赛中荣获二等奖。”该大队领导说,他们按照平时互帮互促、战时优势互补的思路,先后组建多个专业攻关小组,取得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数十项,有的小组全员被西部战区纳入“专业骨干人才池”,有的组员被表彰为“全军优秀军士”,实现任务完成与人才培养双丰收。(巫岱玥、彭小明)
(责编:彭晓玲、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