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14:57:04 来源: sp20241125
油画《互联网的春天——农村电商》,作者郭健濂、马静、梁祖伟、董雯怡。
油画《画廊经纪人》,作者靳尚谊。
中国画《恩师秦征先生》,作者何家英。
中国画《我们在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作者赵奇。
中国画《养护中心护理员》,作者王瑛。
从古至今,人物题材美术创作作为重要的绘画门类,是反映现实生活、传递思想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新时代,美术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进一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充沛的情感描绘丰富多彩的生活,以鲜活的人物形象书写中国故事。近年来,各地陆续举办各类以人物为主题的美术展览,从个体肖像到宏大叙事,展示人物题材创作的面貌和趋势,彰显新时代奋斗者的风采。
致敬最美奋斗者
以画笔致敬最美奋斗者,近些年在美术界不断掀起创作热潮。美术工作者以写生为主,通过对人物形神的生动刻画,书写平凡英雄,颂扬英模精神。
当下,尊崇英雄模范、传承英模精神日益成为社会风尚,为英雄模范造像成为人物题材美术创作的亮点。2023年,中国国家画院广泛动员各地画院系统的创作骨干,用艺术的方式为112位英模人物立传,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近期,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的“讴歌时代楷模——英模人物主题美术作品展”,便集中呈现了这一创作成果。作品的主角,既有为国铸盾的程开甲等建立丰功伟业的英模,也有用生命托起大山希望的“燃灯校长”张桂梅等巾帼豪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独特的艺术表达向观众讲述着动人故事。比如罗贵荣版画《杨业功》,以极其细腻的刀法,刻画了不同角度的杨业功肖像。整齐的军装、自信的神情,与各种重型火炮交织在一起,烘托出人物身上的浩然正气,尽显军人本色。赵培智油画《投身边疆铸师魂——孟二冬》,通过轻松的笔触、明快的色彩,塑造了一位淡泊豁达的师者形象。邓柯雕塑《布茹玛汗·毛勒朵与“中国石”》因材施艺,洗练的艺术手法使人物形象与石材融为一体。主人公怀抱着亲手刻下“中国”两个字的石头,默默讲述着手刻界碑为祖国护边守边的决心。这些作品以质朴真实的形象塑造,生动展现英雄模范的精神风貌。
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普通劳动者,也是美术工作者着力刻画的对象。现场写生,让人物形象充满情感温度。“劳动者最美 为人民而作——大型写生系列作品展”便旨在以平凡的肖像讴歌不平凡的奋斗。40多位美术工作者9次深入基层创作的近200幅作品,展现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彩的劳动实践和爱岗敬业精神。像于文江中国画《首都建设者》,捕捉一位建筑工人劳动间歇的瞬间情态,以有力的笔墨彰显主人公坚毅的品质。作品题跋内容进一步传递出画家对劳动精神的理解,与肖像相辅相成。苗再新中国画《环卫工人》,寥寥数笔勾勒出朴实无华的工人形象;黄华三中国画《生态执法队员》,以浓重的笔墨将主人公塑造得如高山般巍峨……一幅幅肖像,以微观视角映射时代气象,抒写新时代精神华章。
不论是礼赞英雄模范人物,还是致敬普通劳动者,美术工作者脚踏大地,将现实关怀融入艺术表达,在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中进一步丰富人物题材美术创作的时代内涵。
弘扬时代主旋律
以宏大叙事记录历史、歌咏时代,是美术创作的重要传统。近些年,美术工作者更加注重挖掘主题的深刻内涵,追求多样化的叙事技巧和创作理念,进一步拓展人物题材美术创作的叙事结构。
以大历史观创作重大历史题材人物画,尤其考验创作者对主题的驾驭能力。为更好引导创作,不少展览立足经典,展开全方位的研究和展示。比如中华艺术宫联合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首次举办了关于人物画专题研究的大型学术展览“现实的光芒——中国画现代人物画研究展”。280余件佳作回顾了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人物画的发展历程。这些作品不仅蕴含着深切的人文关怀与严肃的文化思考,还为当代人物画的创新提供启示。近年面世的大型主题创作中,有的人物题材巨制堪称力作。自2005年至2015年,年逾半百的唐勇力先生分别应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之邀,用两个三年先后创作了两张巨幅中国画《新中国诞生》。当高4.8米、宽17米的《新中国诞生》以恢弘的气势展现在世人面前时,震撼了观众。该画作突破传统重大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范式,以对称全景式构图将人物一字排开,艺术再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庄严时刻。稳重的红色调,烘托出崇高、神圣的气氛,虚染法与脱落法的运用强化了厚重的历史感,浓郁的民族风格向世人证明,中国画完全可以承担重大历史题材创作。2023年,“新中国诞生——唐勇力作品展”“唐勇力《新中国诞生》大型主题美术创作作品展”以专题展的方式,汇集草图、成稿,通过展览的形式重溯经典创作,加强学术研究,传承民族艺术精神,引导美术工作者以精品力作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
现实题材人物画,体现着人物画家的现实关怀和思考。“城市·人物——2023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人物画教学与创作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彰显鲜明的学术导向,即引导教学研究和创作更多关注当下城市生活和现代人精神状态。450件参展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城市题材美术创作的总体面貌。像白璎中国画《喜乐融舞》,以对角线式构图,描绘了广场舞这一新风尚。“时代群像——中国水彩人物画展览”则将目光聚焦富有代表性的社会现象,以此表达对社会发展的深入思考。像刘强红、罗俏云创作的《贵州村BA》,以电影镜头般的视角,生动再现近年来贵州乡村流行的篮球比赛,体现出画家对于乡村文化振兴的关注。“少数民族题材中国人物画写生与创作人才培养”结项作品展,则直观呈现了民族地区丰富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
立足新时代,人物画创作的视域更加宽阔。人物画家积极探索叙事新路径,表达文化新思考,使人物题材美术创作绽放新生机。
开辟审美新境界
艺术创新的自觉,不断打开人物题材美术创作的新空间。水墨人物画在表现性、写意性方面的探索,工笔人物画对媒介材料的研究,油画领域对新古典、新表现的学术追求,形成各美其美的创作格局。
近年来,水墨人物画研究得到加强。“以神取形——吴宪生作品展”,便为观众呈现了浙派人物画的代表——吴宪生数十年来在写实与写意、笔墨与色彩、传统与现代等多重融合中的艺术探索。“在阳光下——田黎明近作精品展”,则展现了田黎明融合中西开创的独特意境——淡雅的墨色和类似印象派的光斑色块相融,以没骨画法呈现纯洁宁静之美。清新自然的画风充满东方审美韵味,体现出作者对于技与道等哲学问题的深度思考。
细腻工整的工笔画,开辟当代人物画审美新境。在“第二届中国工笔人物画学术邀请展”上,庄道静的作品《金陵古韵》,以新颖的构图方式、雅致的色彩搭配和概括的形象塑造,描绘了几位姐妹欣赏古琴演奏的情景,折射出对都市青年女性生活方式的关注和思考。王志纯的作品《青衣》,则以白描为基础,施以淡墨和少量彩墨,呈现戏曲人物现代真实又古典虚幻的双重性。
与水性材料绘就的中国画不同,油画在发挥油性材质特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艺术语言的本土化。比如,“靳尚谊捐赠作品展”展出的作品《画廊经纪人》,以小笔点堆的方式、强烈的色彩、严谨的结构,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新古典主义范式。“闫平·万簇生成”艺术展展出的作品《我看到了星空》,通过率性的笔触与厚实的色块,强化了正在歌唱的女主人公被高高托起的场景设置,表达着对生活理念的思索。这些画作都突破了表象所见,成为画家思想观念的形象建构,蕴含创作者的审美理想和艺术主张。
如何让传统精华滋养当下创作?近几年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纷纷盘活馆藏、整合资源,通过传播策展理念、创新展厅设计,深化观众对传统人物画的再认识。像“众生百态——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等,从风俗画到肖像画,多维度呈现传统人物画的样式和面貌,不仅助力大众美育、增强文化自信,也为当下的学术研究提供范本。
人是艺术的永恒主题,与之对应的人物题材美术创作经久不衰,充满朝气与活力。在人工智能绘画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在遵循艺术创作规律、把握时代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深耕,积极探索能够体现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美学新境,是人物画家需要积极面对的时代课题。
(作者为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4日 08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