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揭秘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新发现

发布时间:2024-12-12 19:45:14 来源: sp20241212

   中新网 南京2月1日电 (徐珊珊)2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生物演化与环境科教融合中心教授沈树忠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首次精确限定了二叠纪末(约2.52亿年前)低纬度地区陆地生物大灭绝的时间。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是地球有生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生态危机事件,大规模火山喷发被认为是导致这次生态危机、环境快速恶化以及生物大灭绝的主要原因。然而,这次生态危机在不同纬度带的响应过程是否一致长期以来并不清楚。

  “解决争议的关键是寻找当时火山喷发落下的火山灰,从中获得不同地区生物大灭绝发生的精确地质年龄,同时开展不同纬度带的生物多样性大数据研究。”沈树忠介绍,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机制和模式研究。在十余年系统野外采集样品的基础上,研究团队成员、论文第一作者吴琼博士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同位素实验室开展合作,对年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和对比。

  吴琼表示,研究成果揭示了低纬度地区陆地生态系统开始崩溃的时间比海洋生物大灭绝开始的时间推迟了至少6万年。

  研究团队同时开展了古生物大数据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纬度梯度变化研究,运用多种统计方法估算不同古纬度带的生物灭绝率,结果显示低纬度地区的生物灭绝不仅发生得更晚,灭绝率也更低,可能指示低纬度地区生态系统抗环境压力的能力更高。

  地球生态系统在巨大环境压力下如何响应是科学界和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次研究表明地球生态系统在遭遇快速升温等重大环境剧变时,由于两极放大效应,首先导致高纬度地区陆地生态系统发生崩溃,而赤道地区由于生物多样性高,生态系统抗灾变能力强,生态系统崩溃可以相对较晚,持续时间更长。

  “当今地球正在遭受快速升温,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两极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沈树忠说。(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