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卡点(创新谈)

发布时间:2024-12-12 13:46:23 来源: sp20241212

  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加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一定能催生更多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科技支撑

  

  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强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只有及时把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才能更快更好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必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相比,企业处于市场前沿,洞悉用户需求,对技术的感知更敏锐,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把握更准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首先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主体地位,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科技创新决策的机制,进一步健全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机制,引导科研人员多从产业需求中凝练研究任务。其次,要着力强化企业科研组织的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实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提升创新效能。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必须进一步提升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既是科技成果产出的重要来源,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国内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9.4万件,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2.9万件,合计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1/4。还应看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利技术仍存在质量不高、转化率较低等问题。要继续鼓励引导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课题遴选时强化需求导向、目标导向,从源头上提升专利成果的质量。同时,要加强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提高实验室成果的成熟度,让企业接得住、用得上。

  面向市场的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成果价值评估、生产工艺改造、产品推广应用等诸多环节,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合力助推。2015年以来,我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发布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制定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形成了从修订法律条款、制定配套细则到部署具体任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三部曲”,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政策保障。今后,要在把相关法律、政策落实落细的同时,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卡点。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加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一定能催生更多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科技支撑。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1日 19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