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文件”的人才之思:乡村能“接得住”年轻人吗

发布时间:2025-01-10 11:04:08 来源: sp20250110

  2月3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在全文最后一个章节,文件要求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王伶俐深感期待。

  作为成都返乡创业的代表人物,“90后种田CEO”王伶俐已经在业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号召力。业务虽然越做越大,但提起人才招引,她仍会面露无奈,她的合作社很缺人,“缺年轻人,缺多面手,缺专业农人……”

  “其实也不是完全招不到人。”王伶俐的这份无奈很直白,“但来了住哪呢?”解决不了住宿,保障不了生活所需的基本配套,年轻人即便想到乡村来,“难”!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青年是主力。日前,《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已正式发布。其中提出,坚持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建强乡村振兴人才矩阵,完善城乡人才双向流动体制机制,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鼓励人才建设乡村,到广袤的乡村土地上施展拳脚,已是发展共识。但当人才真的来了,乡村能“接得住”吗?

  作为成都市人大代表,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负责人王伶俐一直关注城乡融合中的人才话题。近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同王伶俐一起走进乡村企业、乡村新式小店等场景进行了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乡村在吸纳、承接年轻人才方面的现实困境和突围探索。

  A

  乡村舞台正在变大

  “基础配套却跟不上”

  记者与王伶俐联合调研的第一站,是崇州鸡冠山。

  在那里,映象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黄丽正忙着制定新一年的枇杷茶销售计划。

  “85后”黄丽是一名“新农人”。刚大学毕业时,黄丽曾在房产公司做白领。但她在2010年就辞去城里的工作,回到了家乡崇州市文井江镇苟家村返乡创业,开发古树枇杷茶,办起了茶厂,成立了合作社。

  鸡冠山的古树枇杷茶是非遗资源,黄丽成了崇州枇杷茶非遗传承人。这些年,她成功把枇杷茶做火了,原本鲜有人知的枇杷茶如今地位已非同小可。黄丽的合作社规模也越来越大,她的种植基地内,枇杷茶树已达2182棵,社员也发展到了五六十人。

  茶厂已远近闻名,人才却没纷至沓来。“我们现有的社员,是以当地农民为主的劳动者,负责种茶、采茶等。”黄丽说,但随着品牌打响、业务拓展,合作社想要吸纳的营销、推广、创新研发等相关类型人才,却并不好找。也正因如此,黄丽的合作社里,负责核心技术、产品研发、推广营销,以及财务出纳等业务的,是“家里人”。

  是没有这类人才吗?其实也不然。“但我们合作社在山里,不光没地方住,连大巴车也不能直达。”黄丽说。

  随着茶园做大,黄丽也产生过许多开辟新业务的想法,“比如想在茶园边建一间茶工坊,或者开发一些观光研学项目”,但受限于乡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人才人力等因素,尚未找到恰当的时机去落实想法。

  调研中,黄丽发出的感慨,王伶俐也颇有同感。

  王伶俐管理着4个土地合作社、1个烘储中心和1个农机合作社,还有近7000亩土地。2023年,合作社种植的水稻实现每亩增产50斤左右,收益年年攀升。她的团队对农业专业人才而言,吸引力不可谓不大。

  “但生活配套条件的吸引力就要差一些了。”为了解决团队成员的住宿问题,王伶俐已经煞费苦心。

  王伶俐目前组建了10人左右的职业经理人团队,绝大部分是年轻人,年龄最小的只有24岁,“他们大多是返乡青年,所以在本地的村上、镇上有住所”。但新招的来自外乡的“小朋友”,住宿就难了。

  前不久,王伶俐到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招来了两名实习生,计划作为全面人才来培养。“人家不问待遇,不问辛不辛苦,只问了一句‘能管住宿吗’。”王伶俐对记者说,“我只能先把工资尽可能开高,再去跟村委沟通看能不能想想办法。”

  王伶俐说,今年起,合作社的业务还要进一步扩大,涉及的业务范围也会更广,“不仅专业技术人才,财务、会计、出纳这些都需要人”。

  王伶俐、黄丽的合作社里,未来还会需要更多人才。但是筑巢才能引凤,“巢”从何来?

  B

  他山之石:网红营地模式和乡村产业优化

  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全市村(社区)已超过3000个,其中涉农村(社区)2000余个。在这些涉农村(社区)中,全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共2.4万余人,其中35岁以下超过5000人,占总数的21%。全市“三支一扶”、西部计划、青少年事务社工等约1700人。

  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乡村产业做大了,人才缺口也就大了,年轻人返乡入乡就业的机会也就更多了。人才要事业,更需要生活,摆在王伶俐、黄丽等更多返乡创业者面前的,正是引才入乡怎么“接得住”的问题。

  当然,乡村中,也不乏广纳人才、广聚青年的案例。

  记者同王伶俐驱车来到崇州市白头镇高笕村7组,麦田与农房之中,一片创意空间被打造得既古朴又精致。几名打扮个性的年轻人,正忙着对室内空间的装修进行提档。这里是最近越来越火的风谷纸飞机营地,虽然远离市区,但时尚的城市青年们喜欢来此搞聚会、办仪式、做团建。

  主理人朱林曾经是宣传片制作人,下乡创业更多是看中了“乡村资源与互联网思维相结合所能够迸发的魅力与潜力”。朱林的纸飞机营地,正是乡村特色小店的一种类型。其对人才,尤其对年轻人的需求也不小,职位涉及乡村咖啡师、新媒体运营、创意策划甚至专职乐手等。

  “我们在招人方面相对乐观一些。”朱林说,由于乡村网红营地环境和氛围更契合年轻人的喜好,又能够依赖于特色小店本身空间解决住宿等需求,所以招人没有太大困难。目前,营地七八名员工均为“90后”。

  另一种模式来自铁牛村。

  蒲江县铁牛村吸引了跨越“60、70、80、90”四个代际、来自北上广深等20多个城市的一群“新村民”入驻,目前达到70余人。而剖析其吸引人才与承接人才的原因,一是得益于乡村产业的优化,比如“新村民”成立的创新创业中心,陆续孵化了8家机构,有6家公司和2个社会组织,这就为年轻人提供了事业舞台。另一方面,在当地政府各个部门的支持下,“新村民”充分利用并盘活了村内闲置资源。单从安居的角度来看,在村委帮助支持下,“新村民”的居所以村内闲置资源改造,或村民闲置资源出租为主,还有部分“新村民”则居住在镇上或县城,开车通勤。

  C

  先引才还是先“筑巢”?

  “过渡期可充分盘活闲置资源”

  在王伶俐看来,引才入乡,事业舞台与安居条件缺一不可。

  但对许多乡村而言,这就面临着“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是先引来人才发展事业,人来了,再想办法创造安居条件?还是未等人来,先把“巢”筑好,等人下乡搞事业?

  几番调研之后,王伶俐已有了系统的思考。

  先筑巢再引人,这对产业成熟的城市区域而言是应有之举,但对产业尚未优化转型的大多数乡村而言,并不现实。现实中,更多村镇倾向于先由人才带头干事创业,随着转型发展步入正轨,再同步提升适宜人才居住的配套环境。

  例如铁牛村在迎来了70多名“新村民”入驻后,如今已在规划打造成都首个未来乡村人才公园,以及乡村大书房等项目,为“新村民”提供更好的安居条件。其中,未来乡村人才公园包含了人才公寓、创业中心以及研究中心三大部分,建成后将为近50名常住村民和20名“候鸟”村民提供居住、办公和学习培训的复合功能。

  “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就要留人留心,要不断提升人才激励和服务保障水平。”在王伶俐看来,青年入乡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以及乡村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等,是青年人才入乡意愿不高的重要原因。

  当前,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已经看到了乡村的价值。以王伶俐所在的崇州市为例,目前崇州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有2805人,年轻人的比例占到50%以上,“不能让居住上、生活上的不便,限制了人才入乡的脚步”。

  结合调研过程中与乡村企业、乡村人才的交流碰撞,王伶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推动青年人才返乡入乡的安居方面,首先,应鼓励各乡村梳理村内闲置资源并盘活,利用乡村闲置资源、村民闲置村舍解决入乡人才初始期、过渡期的居住问题。“其实农村有大量闲置资源,尤其离乡村民不在少数,村民闲置房屋资源是可以加以利用的,至少应对此作出鼓励。”

  另一方面,王伶俐认为,可以在乡村每3个涉农乡镇内建设一个乡村青年人才公寓,为入乡青年提供稳定住宿。“当前未必有条件实施推广,但可以在基础条件好、产业转型快、人才引进初见成效的区域进行试点。”

  “另外,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农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王伶俐认为,在加大青年人才入乡的政策支持方面,获得过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等省部级奖项的获奖者,都建议纳入成都人才分类目录;农业职业经理人,新农人、农机手等也建议纳入成都工匠申报范围。而更为现实的建议是,对吸收农业类大学生就业的农企、合作社、农场等,“希望能够进行人才入户补贴”。

  其实,在成都的许多乡村,特色小店也在崛起。这些特色小店既彰显乡村特色,又吸纳入乡青年;既贴近年轻人的喜好和习惯,又自带“生活配套条件”。它们是城乡“双向奔赴”的重要载体,对乡村特色品牌的打造、消费场景的打造、产业的升级转型有着重要作用。在王伶俐看来,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特色品牌、发展特色消费场景,也是吸引和承载年轻人才返乡入乡的重要载体。

  “在我的合作社,现在至少还要再招5~10个人才能填补缺口。”王伶俐笑着说,从趋势来看,乡村一定会有越来越大的舞台,也一定会营造出让人才安心打拼的环境。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