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15:27:09 来源: sp20241116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
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
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改善
“巡查发现,广阳区一建筑工地内约2000平方米裸土苫盖不全,主要道路未硬化,道路积尘严重。请即刻整改!”这是不久前,河北省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工地监管工作群内发布的巡查信息。
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今年以来,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坚持科学精准依法治污,制定印发《廊坊市2024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取得实效。
道路与工地扬尘是PM10的主要来源。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建立现场巡查机制,针对主城区扬尘污染,巡查队深入130余个建筑工地开展巡查,发现问题,立即交办。发布巡查信息的当天下午5点,工地监管工作信息群内即收到反馈:已责令整改苫盖完整,定时洒水降尘,并附上现场整改照片。
“为提升大气污染治理精准性,我们还建立了重点县区‘周会商机制’。每星期五开展会商,通报问题,并研判近期空气质量。专家组分析情况,并提出建议,推动大气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尹崧介绍。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力度不断加强。
北京市通州区觅子店检查站,通州区执法人员正与廊坊市生态环境局香河县分局工作人员一道,对过境的重型柴油车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现场,工作人员将采样器伸入柴油车排气筒开展检测。“今年已开展联合执法6次,发现尾气超标车辆2辆,移交公安交警部门处理。”香河县分局副局长姚海峰介绍。
上半年,廊坊市PM2.5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优良天数达到112天,同比增加2天。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后,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接续实施。以PM2.5控制为主线,强化源头管控、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污染协同治理,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各地区各部门攻坚克难,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上半年,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9%;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2.8%,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改善。
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
碧波荡漾,波光粼粼。这里是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的最大湖泊、面积约为233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百家湖。“经常带着孩子来这边玩,湖水清澈,特别干净。”傍晚,家住附近的居民林玥和家人一起散步。
然而,10多年前,由于生活污水直排,这片水清岸绿的湖泊水质一度亮起红灯。“经过10多年治理,湖水水质持续改善。进入‘十四五’,南京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从关注水环境改善到兼顾水生态提升。”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居小秋介绍,为改变湖水透明度较低、生物多样性较差的现状,经过专家论证,今年初采用了新技术手段提升湖泊生态系统韧性、丰富生物多样性。
记者看到,在百家湖,一个个六边形花坛像花朵般绽放在湖水中。仔细观察,这些花坛里并没有种植水生植物,而是覆盖着一片片“渔网”,网下则是一块块布条。“布条表面涂覆着新材料,在阳光照射下,产生氧活性物质来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提高水体透明度,为恢复沉水植被创造条件。”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生态所副所长周艳文说。
经过持续的生态修复,百家湖水体生态质量不断改善:水质达到Ⅲ类,水体透明度由原本的不到0.4米提升至清澈见底的1.9米,湖泊由中度富营养化改善为中营养状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由6种提升到14种,沉水植物覆盖度达66%以上。根据最新观测数据,百家湖生态系统正由“藻型”向更稳定的“草型”转变,这意味着湖泊中更容易生长的植物已经由藻类变成了水草,是水质向好的表现。
今年以来,南京市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同步推进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生态调查评估等工作。上半年,全市42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定保持100%,秦淮河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下一步将继续实施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构建水生态考核指标体系,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居小秋说。
不只是百家湖。各相关地区和部门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深入推进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保护治理,深入推进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强化入海河流总氮等污染治理与管控,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今年上半年,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8.8%,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长江、黄河等主要江河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90.3%,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
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有效保障
走进广东省广州市污染土壤集中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处置中心,工作人员驾驶着小型推土车来回作业。
“处置中心具备固化稳定化、淋洗和热脱附等技术。”负责运营处置中心的广州环投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树祥介绍,固化稳定化技术用于处置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技术用于处理砂性重金属污染土壤,热脱附技术用于处理有机污染土壤。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量工业企业搬离城区,原地块用作建设用地开发。然而,原址修复等传统土壤修复模式存在耗时长、重复建设等局限,处置能力和速度赶不上后续开发利用的进度。
《“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提出,探索污染土壤“修复工厂”模式。广东省以广州市等地为重点,支持建设污染土壤集中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处置中心。广州市在白云区建设了该处置中心,由广州环投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环境与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王瑛介绍,广州有序推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包括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管控和修复等,并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保障城市快速开发建设用地需求。
土壤污染防治,要从源头管控。去年9月,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制定《广州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管理要点》,动态更新2024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73家。“我们通过‘一张纸’‘一张表’‘一张图’明确重点监管单位、各级监管部门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压实各方责任,指导、督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开展隐患排查等工作,切实做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王瑛说。
坚持预防为主、风险管控、水土共治,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加快推进源头管控重大工程建设,整县推进耕地土壤污染源排查整治,推动黑土地、盐碱地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关闭搬迁企业腾退地块土壤污染管控……各相关地区和部门突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针对不同污染源分类施策,既防增量、又减存量,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全国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45%以上。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表示,将全面准确落实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要求,做到精准施策,尊重自然规律,在法治轨道上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以更高标准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人民日报 记者寇江泽、史自强、姚雪青、王云娜) 【编辑:刘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