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市场”兴起,哪些人群在打零工?

发布时间:2024-12-31 01:10:37 来源: sp20241231

  本报记者 黄勇娣 唐烨

  “双十一”即将来临,不少供货商、物流企业已开始谋划大量招募零工,以应对“旺季”人手紧缺的问题。位于闵行瑞丽路60号的首家零工市场计划于10月18日再次举行一场规模性的线下零工市场招聘会,为供需双方提供便捷高效的“撮合”服务。

  去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 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更好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促进零工人员实现就业。上海今年7月发布的相关通知提出:鼓励零工岗位供需较旺盛的地区推动公益性零工市场建设,完善零工求职招聘服务。闵行区推出了上海首个零工市场。

  “近年来,灵活招聘的需求每年以8%—10%的速度提升,而今年上半年更是大幅提升,如今这一性质的岗位已占到总体数量的30%以上。”闵行区就业促进中心颛桥分中心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与“2022中国零工经济行业研究报告”的统计数据基本一致。该报告认为,中国一线城市的灵活用工占比达到25.6%,零工需求将不断释放,到2036年或能达到4亿人左右。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零工市场的辐射面,闵行区除了打造全市首家零工市场,目前已在颛桥镇、吴泾镇增设两个服务站点,未来还计划在浦江地区和虹桥地区再布设点位,并力争实现“天天招”。与此同时,黄浦区已推出备受年轻人欢迎的线上零工市场平台。而其他区也在积极酝酿打造类似的零工市场。可以说,上海“零工市场”正在蓬勃兴起。

  那么,现在市场上有哪些类型的零工岗位?选择打零工的又是哪些人群?如何为零工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选择打零工的理由

  不少求职者把打零工当作一种“见习”、一种找正式工作的跳板

  “打零工是一种灵活快捷的赚钱方式。”2000年出生的小郭,今年刚从江西理工大学毕业,一个月前来上海找工作,“我关注了‘乐业上海’微信公众号,看到推文说9月27日闵行有零工市场招聘会,所以当天特地从浦东住处赶了过去”。

  在招聘会现场,他获得了一家知名化妆品集团提供的零工岗位。这家企业共需招聘50位操作工,工资日结,每天240元—280元,工作内容是“根据订单对化妆品进行打包、分拣、发货”,对学历只要求初中及以上,但要“做事细心,稳重,有责任心,服从领导安排”。

  不过,小郭最终放弃了这个机会。他坦言,一是因为离家太远,路上需要一个半小时以上,二是因为自己毕竟是上过大学的,还是想找一个长期稳定的工作。“我刚通过了黄浦区一家公益组织的面试,明天开始去上班见习……”

  而1978年出生的小徐夫妻俩则通过零工市场,成功地在上海“迈出了第一步”。小徐说,儿子今年在老家念高三,自己和丈夫感到了压力,决定趁着年轻出来多赚点钱,7月刚到上海,租住在瑞丽路附近,最初有点迷茫,担心找不到工作。8月11日,夫妻俩在散步时,看到瑞丽路60号正在举行零工市场招聘会,于是进去逛了逛,结果双双获得零工岗位:小徐去一家食品厂做包装工,时薪23元,每天可赚230元;丈夫小吴去一家企业做搬运工,日薪300多元。

  如此一来,两人的经济压力大大缓解,每月800元的房租也轻松解决。眼下,小徐打零工已有10多天,总体感觉轻松愉快,准备在找到稳定工作前继续干下去。而小吴已经辞去零工,刚面试找到了一份正式工作,在一家企业当操作工,月薪6000元到8000元。“我俩现在的收入至少是在老家时的两倍多。打零工帮我们顺利完成了初来上海的过渡。”小徐对眼下的工作生活状态颇为满意。

  实际上,不少求职者把打零工当作一种“见习”、一种找正式工作的跳板,有的人还通过打零工成功签下一份长期合同。一些企业也在零工中筛选到了满意的“长工”。

  前阵子,上海小伙沈俊毅通过黄浦区“新业态、新经济”零工就业云平台找到一份临时摄影师工作。他与其他摄影师一起到杭州出差一天,为当地一家企业提供拍摄员工照的服务。完成拍摄,企业当天结算报酬。

  为小沈提供零工岗位的星光摄影器材城,在旺季时有很多短期的拍摄业务。“我们有时需要摄影师出差一两天到外地完成拍摄,或是完成数单的本地拍摄业务。招聘零工摄影师,既可以满足我们的业务需求,又能节约一些人工成本。”星光摄影器材城常务副总经理谢烨告诉记者。

  企业的需求与小沈的想法不谋而合。出生于2000年的沈俊毅是今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主修摄影专业。在即将踏出校门时,小沈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依旧迷茫。“不知道自己能胜任什么样的工作。”小沈最初不急于找到一份固定的工作,希望可以尝试不同的企业,甚至不同的行业。在同学的介绍下,他在零工就业云平台上找到了星光摄影器材城提供的临时摄影师岗位。第一次拍摄后,企业对小沈的表现很满意,后来又请他做了几次临时任务,并按时支付了报酬。

  最近,星光摄影器材城一位全职摄影师退休了,企业急需找到能固定为企业服务的摄影师,人事经理想到了小沈。通过几次零工合作,小沈对在星光摄影器材城的工作产生了兴趣,也对企业文化比较接受。他与人事经理沟通后,签下了一年期的摄影师固定岗位合同。“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通过零工岗位,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了自己的就业方向。”

  零工岗位也给不少人带来兼职机会,成为他们增加个人或家庭收入的途径。49岁的帅祖勇来自江西九江,已在上海打工20多年,现在一家三代六口人租住在闵行七宝。他坦言“家庭经济负担较重”,所以不仅找了一份“做二休二”的学校保安工作,同时还在休息天兼职做顺丰骑手,每天可赚200多元,这样一个月下来总收入就能达到1万元左右。

  还有的年轻人则把打零工当作一种就业常态。本市一家市级工业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己认识一位专打零工的年轻人,最近几年他在园区大多数企业都干过,每干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外出旅游几个月,等“囊中羞涩”了再回来继续打零工……不过,这样的“新新人类”目前还只是少数。

  而他们从事的零工岗位,也是五花八门。比如,由于影楼订单量上涨,需要临时的摄影、修片师;工厂突接订单,急需打包、分拣、报单员;暑假旅游旺季,导游、酒店服务员又变得抢手;科技行业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发展,对技术零工的需求日益增长,包括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等岗位;文创产业中,广告、影视制作、平面设计等领域也常常需要短期零工来完成特定的项目;绿色能源和环保行业里,新能源项目以及环保工程常需要零工来参与建设和维护工作……

  信息技术让陌生人之间的协同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行业订单出现“碎片化”趋势,而季节性、临时性、零散性订单的出现,催生了越来越多的零工岗位。

  首个零工市场“试”什么

  “试”出一套规范、一条服务链、第三方共建零工市场的机制

  闵行为何把全市首家以政府主导的零工市场设在瑞丽路?对此,闵行就业促进中心主任陈铁民解释说,这里位处江川路街道,20世纪60年代曾诞生了上海重工业的“四大金刚”,集结了十万产业大军,如今这里拥有30多万人口及近万家企业。丰富的制造产业上下游和就业需求,使零工市场有了立足点。

  “我们找出了企业、个人、中介对‘零工就业’的三方‘痛点’。”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沈萍在调研手记中介绍,对企业方来说,由于客户订单呈现碎片化、跨行业、综合性趋势,催生了季节性、跨领域、专业化零工需求,但去哪里招人没方向,招来了如何用工没指导,一旦发生矛盾又缺乏处置标准。对个人方而言,短期打工和项目包工正越来越受到求职者认可,“副业”也成为斜杠青年的标配,但网络上零工岗位良莠不齐,容易上当受骗,从业者普遍依赖熟人介绍,选择余地不多。而对人力资源中介方来说,市场需求日渐高涨,商机火热,但缺乏政府主管部门的专业指导和行业发展的规范标准。

  在调研过程中,闵行梳理出了“零工市场”发展的3个“难点”:一是信息不对称,缺乏规范统一、公平公信的供需交换平台,企业和个人普遍存在“双向盲选”“盲人摸象”的情况。二是保障不充分,零工就业普遍“缺乏管理、独立又无固定场所”,往往容易让无良商家从中“钻了空子”。在新型的零工用工关系中,就业者的劳动保障也问题多多,特别是一些高危、高风险岗位。三是发展不规范,现在市面上运行的零工平台多少存在不合规、监管不均的情况。

  零工市场究竟如何建设,如何发展,不仅是上海,甚至全国并没有先例可循。闵行试点建设全市首个零工市场,到底要“试”什么?

  首先,是希望“试”出一套规范来。记者在瑞丽路零工市场看到,闵行区制订的《闵行区零工市场服务与管理制度》被摆在了大厅醒目位置,其中包括“免费向社会提供零工求职招聘信息登记和岗位发布”“严禁发布虚假招聘,严打黑中介等违法行为”“不得索要零工求职者身份证件”等一系列条款,对于用工主体资质、劳动合同及劳务协议拟定、咨询维权渠道等都有具体规定。

  其次,要“试”出一条服务链来。闵行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优势,在零工市场内设立专人专岗,不仅提供日常咨询、求职推荐、招工登记等服务,还会通过职业规划、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方式提升求职者的就业能力,增强人岗匹配度。同时,闵行通过上海公共招聘网、闵行“易就业”平台进行线上线下同步招聘,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零工就业服务平台。

  另外,闵行还希望“试”出第三方共建零工市场的机制来,全方位保障零工市场有序发展。据了解,闵行在颛桥镇、吴泾镇新设立的2个服务点,就吸引了人力资源机构、社会资本等参与建设和运营,兼具公益性和市场化特点。

  据统计,自今年6月启用以来,闵行零工市场已举办过5场线下专题招聘会,市场累计募集224家企业,发布411个岗位,招聘总人数4336人,推荐应聘7906人次,意向录用3659人次。眼下,市场已在筹备10月18日的这场零工招聘会,工作人员正在积极募集相关企业的零工岗位信息。

  下一步,闵行计划依托村(居)委会开展辖区内适龄灵活就业人员的数据排摸,将零工市场的服务站点铺到基层,融入“15分钟就业服务圈”,使更多求职者在家门口就能上岗。

  做大“零工就业朋友圈”

  进一步整合优质企业资源,挖掘更多零工岗位,做大岗位“蓄水池”

  扫一扫二维码,打开“黄浦区‘新经济、新业态’零工就业云平台”,可以看到两排招聘企业名单,提供了全职、实习、兼职等各类岗位,工作岗位、时限与工资待遇等都一目了然。

  记者发现,这些企业集中于互联网、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经济、新业态,包括B站、得物、莉莉丝游戏、怪兽充电、喜马拉雅、MANNER咖啡等年轻人熟悉的企业。云平台自6月12日上线以来,企业端和求职者端达成双聊的超过245万对。

  “黄浦区培育与发展零工市场,目前主要通过云平台来实现。提供的零工岗位更多面向年轻群体,特别是面向高校毕业生。”黄浦区人社局局长周磊说,这主要与黄浦区的区位、产业结构有关。作为中心城区,黄浦区的高端服务业、新经济产业相对集聚,一些新业态频频涌现。这些产业与业态对应聘者的学历有一定要求,也相对更吸引年轻应聘者。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与当下市场环境下,有不少企业确实存在零工需求。“很多新经济、新业态,如直播营销、在线设计开发以及云客服等职业,并不需要员工待在固定的办公场地,可实行弹性工作制。以零工这一灵活就业的形式存在,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用工成本。”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宣晨说。

  对于年轻人特别是高校应届毕业生来说,零工就业则给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一个“缓冲”的机会。第二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办处长经晓峰说,现在,大学毕业生中流行“慢就业”“懒就业”,就是毕业后并不马上就业,但这并不是说大学生不愿意就业,很大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就业方向。“疫情三年多来,很多大学生没有经历过企业实习,他们对职场和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零工就业在某种程度上给了他们走进职场的机会,帮助他们去尝试与磨炼,感受企业氛围,最终找到职业发展方向。”

  供需都有需求,迫在眉睫的是匹配。在最初打造零工就业云平台时,黄浦区经过多方考量,选择了市场化的招聘网站“BOSS直聘”,将云平台入口端设置在“BOSS直聘”平台上。“主要考虑到年轻求职者的使用需求。作为招聘头部企业之一,‘BOSS直聘’平台的使用者中大部分是90后、95后与00后。”

  目前,“黄浦区‘新经济、新业态’零工就业云平台”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黄浦区希望进一步整合区域内的优质企业资源,挖掘更多零工岗位提供给求职者,做大岗位“蓄水池”。在云平台上线后,已有不少有意向提供零工岗位的企业前来咨询。

  记者手记

  如何走得远瓶颈待突破

  零工市场、零工平台方兴未艾。在记者采访中,政府、业内人士与不少求职者对零工这一灵活就业形式都比较看好。但这一新鲜事物眼下在发展中也遭遇了一些瓶颈,各方对促进与规范其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提到零工市场,很多人脑海中可能会闪过“马路市场”的景象:早年由于信息不畅,很多人找工作只能在马路边举牌,从事的是相对低端的工作。随着各种零工平台的出现,如今的零工市场与当年的“马路市场”,在工作范围、工作内容等方面已相去甚远,甚至很多新经济、新业态、新职业都出现了对零工的强烈需求。

  从岗位供给方看,很多企业目前对零工市场不太了解。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宣晨坦言,在与一些企业的沟通中,有些企业负责人表示,对招聘零工有担忧,“担心降低企业的层次”。“我们会向他们解释,一些外包、兼职、实习岗位其实都是零工形式。”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建议,“政府部门应该对零工这一灵活就业形式多进行正面宣传与引导,让各方改变对零工的刻板印象。”

  还有一些人存在矛盾心理,也影响了就业成功率。闵行区就业促进中心瑞丽分中心零工窗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看起来,打零工的主体似乎是男性,但从之前的接待登记情况来看,女性来找零工岗位的也很多。比如,一些在家带娃的本地“全职妈妈”,随着孩子开始念小学,她们白天的闲暇时间多了起来,便想找一个相对灵活的零工机会,但她们的要求较高,比如“要稳定、要交金、时间固定、单位要好”等,特别是下午要定时去接孩子放学,这就很难匹配到合适的零工岗位,最终不了了之。实际上,“灵活”和“稳定”的双重追求,始终是部分零工求职者存在的矛盾心理。

  此外,零工市场的发展还面临着监管难的瓶颈。

  有业内人士表示,相对“正式工”来说,“零工”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明确定义,只有临时性、季节性、碎片化、跨行业等模糊概念,也不清楚这种用工行为到底适用法律法规中的哪一条,如何界定、如何维权、如何保障、如何监管都存在难度。“零工在劳动关系认定、有矛盾时发生调处等方面还缺乏比较强有力的法律支撑。”一位业内人士说。

  业内人士建议,从眼前来看,在打零工的过程中,劳动者除了签合同,更要注意企业有没有为其购买意外保险。从长远看,要从法律层面进一步完善与健全零工市场的制度,对市场的监管要创新更多有效手段。对求职者自身来说,也要考虑到如果一直做的是零工岗位,自己未来的养老保障怎么实现。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