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23:38:46 来源: sp20250101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面向未来,向海图强,推动海洋经济不断向更广更深处拓展
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水下养鱼、水上发电,既生产清洁电力,又孕育“蓝色粮仓”。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南日岛水域,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平台即将投产。风、光、渔相融合,实现海洋空间集约利用,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油气业等多个大类。我国拥有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1.4万多公里岛屿岸线、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近年来,我国海洋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海洋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2万亿元,同比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0.6个百分点,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经济前景广阔,在扩大内需、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耕蓝色国土、壮大海洋经济,是大势所趋,也大有可为。
树立系统思维,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抓种业攻坚,把渔业良种规模做上去、价格降下来;抓装备技术升级,发展深水网箱、深海养殖;做优精深加工,通过预制菜等解决海产品储藏运输难题……近年来,广东省湛江市围绕渔业生产的种苗、养殖、加工、流通等环节,打造完整产业体系、提升整体效能,水产产业链年产值达700多亿元,产业链从业人员100多万人。当前,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等多地把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写入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上下功夫,在推动一二三产融合、打造产业集群上做文章,强化产业门类、企业、区域、上下游间的协同,有利于开辟发展新蓝海、形成竞争新优势,助推海洋经济积厚成势、破浪前行。
经略海洋,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半潜式渔旅融合深海养殖装备“闽投1号”让养鱼更智慧、高效,“海经”系统完成首张由我国自主装备测绘的3000米深水地质勘探图,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顺利交付……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海洋技术和装备制造领域捷报频传。从养殖捕捞、航运旅游,到油气开发、风电利用,无论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科技都是第一生产力,创新都是第一动力。推进现代数字技术与海洋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才能以海洋科技自立自强更好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是永续利用海洋资源的基础。福建省宁德市大规模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升级改造渔排、科学划分区域、推动绿色健康养殖,既提升了“颜值”,又增加了产值。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不仅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同时也是在保护生产力。比如,我国连续3年在部分公海海域实施自主休渔措施,提出“统筹推进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与海上风电建设”。一项项务实举措,促进海洋资源有序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寻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海洋经济的“蓝色引擎”方能持续迸发澎湃活力。
智慧码头助力港产城联动、海洋牧场宛若“蓝色良田”、海上风机“追风逐浪”,映照着海洋经济的欣欣向荣。面向未来,向海图强,推动海洋经济不断向更广更深处拓展,必能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2日 05 版)
(责编:牛镛、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