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蓝天共一色(人与自然)

发布时间:2024-11-15 03:41:23 来源: sp20241115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岛南门湾—马銮湾段,水清滩净。   姜克红摄(人民视觉)

  行走在八闽大地,水清岸绿、天蓝海阔,一派勃勃生机——

  厦门市东南部海域,碧波荡漾、游人如织,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频频现身;漳州市东山县马銮湾畔,滩净湾美、鱼鸥翔集,一个个外地旅游团欢声笑语;三明市金溪将乐段,山清水秀、浪花奔涌,水质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福建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比陆地面积还多出12.4%。2023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8.7%。

  日前,记者参加生态环境部组织的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采风活动,在福建实地调研海洋生态环境和水生态环境保护。

  明确责任、加强监管,海洋垃圾治理成效明显

  西堤厦门综合码头,海风扑面。登上“厦海环011”海漂垃圾机械化清扫船,2个液压打捞斗、4台黄色垃圾箱占据船尾大部分空间。

  “这艘船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海上垃圾清扫船,排水量达200吨,专门为打捞海漂垃圾设计,由我们自主研发,一次能装载20吨垃圾。”厦门市政海上环境卫生管理站站长张梁华说,管理站配备8艘机械清扫船、3艘巡查快艇和48艘小型保洁船,规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厦门市,海域面积达33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6公里。在茫茫大海上,及时发现海漂垃圾才能快速处置。“我们委托厦门大学对入海垃圾漂移轨迹及分布区域进行预报,为部署清理保洁力量提供参考和指导。”厦门市生态环境局海洋生态环境处处长张纹介绍,当地还在沿海岸段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海漂垃圾。

  “从2022年开始,我们用上了智慧海上环卫系统,具备船舶作业指挥调度、海漂垃圾监测预警预报等功能。”张梁华告诉记者,各类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海域保洁效率。

  “从量上看,海漂垃圾每年4月到10月比较多。”张梁华介绍,台风或者暴雨天气之后,平均每天至少出动50艘次船舶,清理5到8吨垃圾,“节假日期间,我们会增加清扫人手、延长作业时间。”

  在陆上,厦门市设立沙滩岸线保洁队伍,将沙滩岸线划分成62个岸段,逐段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根据潮汐情况每日两次对沙滩岸线进行保洁。厦门市每年将海漂垃圾治理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

  同时,当地加强监管力度,压实各部门治理责任。“市环境执法支队每月用无人机航拍抽查重点岸段,我们还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抽查,省生态环境厅也会进行检查。”张纹说。

  得益于多方努力,厦门市海漂垃圾密度从2020年的每公里岸线240.38平方米下降至去年的96.63平方米。近年来,厦门市先后获评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国首批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称号。

  陆海统筹、一体治理,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污染物出现在海里,但根子在陆地上。“现在,海漂垃圾一般以水草、树枝等植物类垃圾为主,塑料类垃圾总量大幅减少。”张梁华认为,这表明上游九龙江地区落实河长制、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等措施正在取得显著成效。

  不管是“有形”的固体垃圾,还是“无形”的污染物都得到全面处置。厦门市海域分为东南部海域、同安湾、大嶝海域、西海域等4个海湾管控单元。其中,东南部海域面积88.73平方公里,覆盖思明区全域,拥有鼓浪屿风景名胜区和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思明区是全省污水收集率最高的城市建成区。目前,全区99个雨洪排口全部完成整治,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监管、全达标。”站在椰风寨高大挺拔的棕榈树下,思明区副区长张云鹏对治理成效如数家珍,“我们形成入海排污口溯源整治‘一张图’,实施‘一口一策’正本清源改造。建有5个水质净化厂,排放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排放达标率为100%。”

  2023年,东南部海域3个国控点位水质优良比例达100%。8个海滨浴场水质优良率常年保持100%。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去年思明区接待游客量达5670.44万人次,同比增长69.72%。

  漳州市东山县是全国第六、福建第二大海岛县,海域面积184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1.47公里,南门湾、屿南湾、马銮湾、金銮湾等海湾形似月牙、牵手相连。

  在康美镇马銮村望屿岛上,沈东勇正忙着清理民宿房间。5年前,他还是当地的鲍鱼养殖大户。东山县海洋资源丰富,水产养殖给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带来较大压力。漳州市出台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实施方案、海水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等一系列制度规范,明确“哪里可以养、养什么、怎么养”。沈东勇由此改行,退出水产养殖行业。

  “刚开始很不情愿。”沈东勇回忆,但静下心来一想,养殖导致水质退化、海域污染等问题,而且劳动强度大,风险也比较高。在当地政府引导下,沈东勇拿到转产补偿金后,将自家民房装修改造成民宿,如今生意有声有色,节假日期间经常客满。

  东山县生态环境局局长李结生介绍,与退养转产同时,当地围绕“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建设目标,坚持陆海统筹、一体治理,推进海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建设,积极打造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系统健康、亲海空间充足的美丽海湾。

  依托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东山县旅游业发展不断提速,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2023年,东山县接待游客逾856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09亿元。

  发展理念转变,带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共赢

  午后,位于金溪河畔的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群山苍翠。

  “真没想到,咱们村空气也能卖钱!”“可不,原来不砍树真的也能致富!”听村民闲聊,“碳票”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常口联村党委书记张林顺回忆:“过去常口村是个无新房、无水泥路、无路灯的‘三无村’,乡亲们靠种水稻、烟叶生活,收入微薄、日子清苦。村集体收入一年才3万多元。”

  曾有一家制筷企业找到村干部,出高价购买村里林地。张林顺说:“村里多次开会商议,最终还是咬牙拒绝。都是石头山,砍光了对不起祖宗。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毁了子孙后代的环境。”

  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山水,怎样变成无价之宝?常口村不断摸索:发展林下经济,种植脐橙等经济作物,开办水上游乐场……如今,常口村人均收入达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

  2021年5月18日,张林顺领到了编号为“0000001”的全国首张林业碳票,涉及常口村3197亩生态公益林,让村集体新增加了超过14万元的收入。林业碳票是林木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相当于每片林子的固碳功能可以作为资产、进行交易的“身份证”。“我们把收益平均分给全体村民,让大家共享生态保护成果。”张林顺说。

  从常口村沿着金溪一路向南,约半小时车程,便来到南口镇蛟湖村。“在金溪两岸500米范围内,我们实施禁养、禁建、禁伐措施,最大限度守护一河碧水。”蛟湖村党支部书记谢林生说,村里还建起2座污水处理站,一改往日污水横流的景象。

  金溪是闽江最大的二级支流,也是将乐县的母亲河。“靠水吃水”,今年55岁的俞长水,曾长期在金溪上采砂为生。“买了2条采砂船,一年能挖5000多吨沙子。”俞长水说,长期的无序开采,不仅破坏河床、河道,还导致水质变差。

  将乐县开展涉砂行为专项整治攻坚行动,拆除复绿32处违规洗砂点、29处河道采砂点和18处废弃蓄料库,并引导业主转产就业。

  俞长水“洗脚上岸”,开起了生态渔庄,每年收入20多万元。望着越来越清澈的金溪,俞长水心潮澎湃:“以前挖沙子破坏环境,总是感到愧疚。现在端上生态饭碗,心里终于踏实了!”

  发展理念转变,带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共赢。近年来,将乐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始终处于优良水平,流域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流域水环境质量达标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02日 07 版)

(责编:岳弘彬、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