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治国理政纪事|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发布时间:2024-12-30 03:18:49 来源: sp20241230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江苏坚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努力打造具有强劲驱动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高地、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先行地。

  ◇把握技术革命性突破,江苏把科技创新作为“首选项”“必答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瞄准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素以制造业见长的江苏,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根基,不断提升在全球产业版图中的位势和能级。

  ◇扎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江苏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视频:瞭望·治国理政纪事|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来源:《瞭望》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秋风送爽,沃野生金。

  平均1秒钟,常州“灯塔工厂”生产线上就有一块动力电池下线,全球172家“灯塔工厂”中,13家位于江苏;全国首个,教育部、江苏省携手设立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加速打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转移转化的堵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4年全国第一,科创板上市公司达110家,数量居全国第一……

  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较高、资本市场活跃,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牢记嘱托,勇毅前行,江苏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课题。2024年5月底,中共江苏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江苏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决定》,坚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努力打造具有强劲驱动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高地、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先行地。

  制定“任务书”、拿出“时间表”、画出“路线图”,曾抢抓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创新型经济机遇实现自身跨越发展的江苏,又一次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找准切入点、下好先手棋,努力推动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以实干担当绘就一幅生机盎然的发展图景。

科研人员在紫金山实验室 6G 综合实验室忙碌(2023 年 7 月 6 日摄) 季春鹏摄 / 本刊

  强劲“第一动力”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覆盖全国40个核心城市及沿途133个城市节点,在超过1万公里的远距离网络传输场景中实现零丢包,可抵挡每秒5Tb的泛洪攻击流量……8月下旬召开的第八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传来消息,紫金山实验室打造的我国通信与信息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正式建成。

  43平方公里的紫金山科技城里,“蓝图”正一点点铺满:1个千亿级空天经济产业集群,先进通信、未来网络、人工智能3个百亿级未来产业,一批前沿产业……未来五年,紫金山科技城计划构筑产值超3000亿元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从实验室到应用场景,再到生产场景,贯通式研发不断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最新佐证。”中国科学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尤肖虎说。

  高度重视“从0到1”的科学发现,着力推动“从1到100”特别是“从1到10”的突破和转化应用,未来网络的嬗变只是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江苏科技创新寄予厚望,要求我们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江苏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把握“技术革命性突破”这一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条件,江苏把科技创新作为“首选项”“必答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顶天立地,攻坚关键核心技术。自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发射以来,人类对太阳的了解,又多了一个独特的空间视角。“羲和号”科学与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南京大学教授李川将卫星比作太阳的专属摄影师。“只要46秒,我们就可以完成一次扫描,得到300多个不同层次的全日面图像,精确刻画出太阳大气自转的三维图像,抢占未来科技的制高点。”

  可上九天探日,可下五洋捉鳖。金黄的海星、长着黑色珊瑚的海绵、藤蔓橙黄的冷水珊瑚……8月18日,我国自主设计、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抵达西太平洋,完成第300次下潜,带回了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深海“礼物”。而在位于无锡的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科研工作者正围绕基础科学与技术、深海运载技术、深海信息技术等持续攻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谁抓住机遇占据科技创新制高点,谁就能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动权。江苏实施战略科技力量聚合行动,加快构建以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为核心,30余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为基干,太湖、钟山、云龙湖等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矩阵。江苏省政府出台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全省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18个重点领域,部署跨学科、跨领域、大协同攻关等18项重点任务,提出20条支持政策,力争2035年在若干前沿科技领域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基础研究中心。

  别有天地,科技产业融合聚变。一把小小的医用钳如何能夹得牢?奥秘藏在一排排微结构里。过去,用数控铣削技术生产一把医用钳需要一天。以JITRI-科森医疗联合创新中心为纽带,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集萃精密与微细制造技术研究所和企业携手,以精密电解加工技术实现一次成型,每把医用钳加工时间压缩到10分钟,成本缩减至1/10。

  挖掘真需求,解决真问题,推进真创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介绍,产研院已先后与380多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共建联创中心,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需求近900项,助推龙头企业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根据产业需求凝练科研问题,依托市场优势集聚创新资源。江苏锚定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部署创新链,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部署40项科技重大攻关项目,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

  铺天盖地,“科创森林”枝繁叶茂。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交易五周年,江苏军团交出漂亮成绩单:上市公司达110家,占比19.2%、居全国第一;首发募资逾1352亿元;总市值超6300亿元。

  每年超过20%的研发投入,苏州电子测量仪器企业普源精电一直坚持高投入高产出,去年一举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上市四年,镇江的生物医药企业吉贝尔发布14个关于获得发明专利的自愿性披露公告;平均每家公司年投入超2亿元,平均每家公司持有146项专利证书……股票代码以“688”开头的苏企成为“科技-产业-金融”循环中的产业标杆,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技术积累。

  激活创新主体这一创新体系中最富能动性的因素,科创板只是缩影。推进“筑峰强链”企业培育支持计划,梯次培育壮大领航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载体,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江苏正努力激发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以更多优质企业孕育更多新质生产力。”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朱爱勋说。

在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的常州节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制造基地,工作人员在对柔性智能协作机器人进行全系列测 试(2024 年 6 月 14 日摄) 李博摄 / 本刊

  增进韧性活力 锻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主创地

  抗蠕工业丝,用于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施工;复材增韧网纱,助力航空航天……在“千年”绸都盛泽镇,传统产业中“生长”出的各式新材料,在大国重器上屡获应用。

  8月初,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揭晓,诞生于苏州吴江盛泽的恒力集团与盛虹控股集团排名大幅跃进,前者从第123位上升到81位,后者从第222位上升到171位,尽显韧性与活力。分别从织造和印染小厂起家、沿产业链上拓下延,恒力和盛虹书写保持“恒心定力”、终见“盛世长虹”的产业传奇。

  把握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这一催生条件,素以制造业见长的江苏,正在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根基,不断提升在全球产业版图中的位势和能级。

  追高逐新,筑牢基本盘,传统产业焕发生机。8个塑料瓶织出一件Polo衫,28个塑料瓶生产一件冲锋衣——在盛虹新材料(宿迁)产业园内,江苏芮邦科技有限公司变废为宝,每年可消耗300多亿个塑料瓶、生产60万吨再生纤维。上半年,宿迁市高端纺织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07户,占规上企业总数1/5,实现产值460.8亿元、同比增长27.6%。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江苏传统产业创造了规模以上工业六成多的营收、五成多的利润,是产业发展的“基本盘”。注重先立后破,促进以新代旧、以新化旧,江苏大力推动先进技术转化应用,数以万计的传统产业企业,正在全面改造产品设计、生产流程、业务模式。

  数智中心显示屏上,上千个变量构成的计算模型,控制着高炉内复杂的化学反应……江阴市的兴澄特钢打造全球特钢行业首座“灯塔工厂”,彻底颠覆传统炼钢厂“傻大黑粗”的印象;4条智能化生产线全部投入运营,全流程数字化令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南通通州的江苏蓝丝羽家纺实现从下单到生产加工、包装发货全流程个性化和智能化。

  抓住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依靠数字赋能促进智能化、利用低碳技术促进绿色化,传统优势产业正在焕发新活力。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萍介绍,江苏开展“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逐群逐链编制行业实施指南,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免费诊断、上云和主要生产设备数字化“三个全覆盖”。

  集群跃升,厚植竞争力,新兴产业持续壮大。国内首条跨省定点低空载客运输航线——连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江苏昆山城市航站楼的直升机载客航线开通;太仓产油电混动多旋翼无人机,载荷已达200公斤、全球最大;全国首个市域一体化低空经济安全监管服务平台建成……作为中国制造业“三强”之一,苏州正在重点打造低空智造与低空服务两个产业集群。

  低空经济多点开花,折射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发力这一国际产业竞争的主战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江苏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接近50%。

  南京、无锡、淮安聚焦数字经济、空天领域加快布局;苏州、盐城、连云港强化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引领;南通、泰州、扬州奋力打造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坚持因地制宜,在扬长避短、做强特色上下功夫,江苏各地围绕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江苏加快构建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力争在前沿新材料、关键装备等领域形成领先优势,在高端芯片等“卡脖子”环节取得新突破,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抢抓先机,瞄准制高点,未来产业开创未来。大运河常州段向西南约10公里,长荡湖与滆湖之间的“两湖”创新区,随着合成生物岛、细胞科技港等重点产业布局逐步落地,未来产业新图景日益清晰。

  在脂禾生物科技(常州)有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和领衔开展技术攻关,公司围绕油脂类营养化学品,布局DHA、EPA、角鲨烯等多条产品管线,其中DHA油脂和裂壶藻粉等产品实现百吨级量产,EPA油脂和角鲨烯已进入规模化中试阶段。黄和表示,合成生物技术被认为是“属于未来的生产方法”,有望颠覆现有产业格局,形成更高效、更绿色、更节能的生产模式。

  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力量。南京未来网络、苏州前沿新材料、常州合成生物……着眼世界科技发展前沿趋势、立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江苏加快培育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合成生物等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谋划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类人机器人等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构建“技术策源-应用牵引-企业孵化-产业集聚”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

  江苏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瞄准“制高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耕“专精特新”锻造产业发展生力军,聚力“智改数转网联”赋能传统产业焕新,江苏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支持更多企业不断向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高端攀升。

在无锡商业航天展示馆拍摄的火箭发动机模型(2024 年 9 月 9 日摄) 杨磊摄 / 本刊

  用好“重要法宝” 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先行地

  在南京鼓楼医院,每年500万元支持靶点验证、原型样机或样品开发;在江南大学,验证后被叫停的“概念”约占验证总数的20%~30%……不久前,江苏首批10家省级概念验证中心启动建设,验证早期科研成果的可行性和商业前景,跨越从科研到产业的“死亡峡谷”。

  概念验证在国内属新生事物。“此举旨在强化价值发现和前端赋能,打造一流全要素创新创业开放生态。”江苏省科技厅厅长徐光辉说。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江苏正在扎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加强制度供给,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7:10,升磁场”“23:30开始低温电子研究”……暑假期间,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量子极端测量实验室里,机器24小时运转,杜灵杰教授的团队正向一种新的量子物态发起挑战。7月初,该研究被列入江苏省科技厅的“攀登项目”。

  江苏去年投入1.3亿元,建设物理、应用数学、合成生物3个基础科学中心。其中,依托南京大学建设的省物理科学研究中心获得5000万元经费,并列为江苏省“应用基础研究特区”首批试点单位。

  “‘攀登项目’按惯例要承担过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科研人员才能申报,但在试验田里,可以打破常规、直接申报。”杜灵杰说,科研成果不再一年一评,团队获得长期稳定资助,可以专心干科研。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等改革;加快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构建引人“强磁场”,加快建设高水平吸引聚集人才平台,支撑重点产业发展……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江苏开展核心技术“攻坚行动”、高校科研“策源行动”、人才引育“登峰行动”、体制改革“探路行动”。

  6月,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启动运行,拿出500亿元省级母基金,撬动资本以耐得住、等得起的“长期主义”思维投向战略性重点领域,为新质生产力长效赋能;8月,镇江丹阳高新区技术弹射中心接受授牌,作为江苏首批5家技术弹射中心之一,将把科技成果弹射至各平台载体、科技企业、创新园区,加速研究成果向产业化迈进。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沈剑荣表示,江苏力争在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创新资源统筹协同、财税金融支持等领域,率先形成一批标志性、引领性改革成果。

  融入国家战略,让更多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在江苏汇聚奔流。6月1日,首个由长三角地区相关实验室联合组建的领域联盟——长三角种业创新实验室联盟在南京成立,首批成员单位共28家,将聚焦种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构建跨区域、跨学科、大协作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助力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种业科技高质量发展。

  依托长江三角洲,链接长江中上游。加强与沪浙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加快建设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南京、环太湖、徐州三大科创圈……江苏正在重塑省域经济地理格局,全面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不断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

  围绕新能源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溧阳市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联姻”,在天目湖畔设立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周边几公里范围内,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溧阳智能制造研究院、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等10多家高端科创平台相继“落子”,一年来培育科创企业15家。

  昆山产5座电动“空中飞的”完成深圳珠海跨海首飞,将3小时地面车程缩短至20分钟;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在西安举办创新港首届关键卡脖子技术转化研讨会暨项目路演大会……锚定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江苏持续强化与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对接,积极服务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等战略,更大力度推动产业联动、创新协同、人才交流。

  聚合创新资源,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快速通关,生物医药“白名单”为药品研发赢得“黄金时间”;一键直达,“政策计算器”为企业精准匹配最新优惠政策……今年8月,迎来挂牌五周年的江苏自贸试验区,已累计探索形成近400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2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江苏持续增强对全球优质资源的吸引力、集聚力。不种咖啡豆的昆山,围绕“一颗生豆到一杯咖啡”布局,构建起从生豆贸易分拨、平台交易、研发烘焙到品牌销售的咖啡全产业链生态,已集聚全球30多家咖啡头部企业,囊括了全国近60%的生豆进口量、60%以上的生豆烘焙量。

  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产学研合作对接会;与10个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建立产业研发合作支持机制;江苏省产研院累计与85家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国际联合研发项目134项……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速国际创新资源集聚,江苏持续扩大海外“朋友圈”。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既要有久久为功的耐心,也要有只争朝夕的干劲。”江苏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江苏对标对表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努力把“路线图”变为“施工图”“实景图”,加快发展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增添新动能。

  (记者:刘亢 凌军辉 陈刚 蒋芳 来源:《瞭望》)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