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起来的机器人(在现场)

发布时间:2024-11-01 23:55:40 来源: sp20241101

  让机器人也能像真人一样“跑”起来,如今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已成为现实。

  今年4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名为“天工”的人形机器人(见上图,杨东摄),实现了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

  近日,记者来到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三层,只见1600余平方米的空间被分隔成多个大小不一的区域。在最大的一块场地,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工程师赵文正准备再次启动“天工”。这样的操作,他已在半天时间里重复了多次。“这段时间,来观摩对接应用场景的企业机构多了很多。”

  上斜坡、爬楼梯、过障碍……对身高1.63米、体重43公斤的“天工”来说,这些动作很轻松。随着再次发出的指令,只见“天工”整体略向前倾,手臂配合腿部的动作加速摆动,迈开小步跑了起来。

  细心观察,“天工”的跑步姿态还有些“柔美”。“我们用来训练‘天工’的数据采集自女性。”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运控算法工程师黄永善介绍,“天工”采用“基于状态记忆的预测型强化模仿学习”,这是自主研发的全新学习方法。

  “我们通过可穿戴设备捕捉大量人类运动数据,让机器人在虚拟物理仿真引擎中自主学习。可以实现数千个机器人同时训练,24小时不停。一台人形机器人在虚拟空间训练10个小时相当于在现实物理空间训练100天。”黄永善介绍,目前,“天工”已实现以每小时6公里的速度稳定奔跑。

  在“天工”身旁,一台与其相似的机器人也在进行调试。不同的是,它有一双灵活的“手”。“作为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瞄准的是解决人形机器人行业的通用问题。”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副总经理李春枝说。

  据介绍,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设定了本体原型(肢体)、运控系统(小脑)、具身智能大模型(大脑)、开源工具链及OS操作系统等五大研发板块,可以随时扩展软、硬件等功能模块,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

  李春枝透露,6月,中心将搬入位于中关村(亦庄)国际机器人产业园的新址,“17层楼、1.4万平方米,面积差不多是这里的10倍。”4月底,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总部已正式入驻该园区,未来将有更多人形机器人上下游企业入驻。

  全球范围内人形机器人的研究,从上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而在当下愈加火热。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这份指导意见还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

  在北京亦庄,不仅“天工”奔跑起来,整个人形机器人领域都在加速“奔跑”:2023年11月,国内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成立;同年年底,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落地;2024年4月,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

  目前,北京亦庄已汇集机器人生态企业百余家,形成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的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滕明智介绍:“随着机器人检测评定中心、零部件精加工中心、机器人创新展示中心等共性平台逐步建设,未来经开区内人形机器人企业将形成更加良好的产业生态,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引擎。”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2日 04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