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上自卫队加速“膨胀”

发布时间:2025-01-01 19:26:26 来源: sp20250101

据日本媒体报道,自11月10日起,日本海上自卫队联合美国海军、澳大利亚海空军、加拿大海空军及菲律宾海军,在日本周边海域举行多国海上联合军事演习。此次号称日本海上自卫队史上最大规模的联合军演,被认为是其近年来加速扩张的一个缩影。

军演规模史上最大

报道称,此次联合军演由日本海上自卫队舰队司令斋藤聪负责指挥,以日本和美国的舰艇和飞机作为主力,演习将持续至11月20日。日本海上自卫队派出以“日向”号直升机驱逐舰为首的15艘舰艇,以及包括P-1反潜巡逻机在内的20架军机;美国派出“卡尔·文森”号航母等10艘舰艇和10架军机(包括P-8反潜巡逻机);澳大利亚派出“布里斯班”号驱逐舰和1架P-8A反潜巡逻机;加拿大派出“温哥华”号护卫舰等2艘舰艇及1架CP-140反潜巡逻机;菲律宾海军派出军事观察员。演习旨在提升多国海上协同作战能力、指挥官战术决策水平和部队运用技巧,重点演练反潜作战、水面作战和联合补给等课目。

日本官方媒体称,此次演习是自1954年日本海上自卫队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联合军演,动用了20多艘舰艇和30多架飞机,其中包括大量反潜预警机。长期以来,日本海上自卫队重点关注反潜作战能力的提升。作为此次演习的组织者,日本海上自卫队将展示其反潜作战的思路和经验。

实际上,日本海上自卫队与美国、澳大利亚海军的联合训练和演习屡见不鲜。最近,日本海上自卫队刚刚结束与美海军的联合训练。因此,此次演习的焦点,并非日美间的海上协同作战训练,而是重点培训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菲律宾等国的海军。演习是美国依托日本,在美国武器装备体系框架下组织的一场“海上交流会”,目的是吸引更多国家加入美国军事威慑战略布局,进而协助美国获得地区优势。

战略定位转向进攻

分析人士指出,在日本近年来加强战备能力并加大对外军事合作的过程中,海上自卫队的活跃度明显超过陆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这一现象反映了海上自卫队战略定位的转变。

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总人数约4.4万人,装备8艘“宙斯盾”驱逐舰、36艘驱逐舰、12艘护卫舰、24艘潜艇及18艘大型辅助作战舰艇等,舰艇总吨位达68万吨,位居全球第四。

受和平宪法约束,以往日本自卫队只能发展防御性力量,再加上美国希望日本海上自卫队充当其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反潜扫雷大队”,日本海上自卫队重点强化了反潜和扫雷能力,导弹射程被限制在200公里以内。经过数十年发展,日本海上自卫队已构建涵盖空中、水面和水下的立体反潜体系。近年来,为迎合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战略调整,日本自卫队的定位从后勤支援转变为作战伙伴,这与日本积极扩军、迈向军事强国的图谋一拍即合。为此,日本海上自卫队加紧补齐所谓进攻性作战能力的“短板”,从指挥控制、防空反导、两栖作战到水下作战等多个方面提升作战能力。

具体而言,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的8艘“宙斯盾”驱逐舰全部安装垂直发射系统,配合秋月级或朝日级驱逐舰,具有较强的防空反导能力。“出云”号和“加贺”号直升机驱逐舰的改造升级工作也在加紧进行,借助美国提供的航母关键技术,配合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其将在短时间内拥有相当于两个小型航母编队的综合作战能力。同时,日本海上自卫队还在加快新型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的研发和列装。

重点研发智能武器

为提升海上自卫队的作战能力,日本防卫省已公布未来数年海上自卫队重点研发的武器装备清单,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

一是无人化作战武器,包括多用途无人艇和无人水陆两栖装甲车等。其中,多用途无人艇能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自主运行,也可通过卫星通信由操作人员远程操控;无人水陆两栖装甲车除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完成自主决策外,还可通过远程操控来执行登陆作战任务。

二是攻击性武器系统,包括新型舰对空导弹和反鱼雷系统。其中,新型舰对空导弹专为探测和拦截高超音速武器而设计,预计将装备计划于2031年建造的新型驱逐舰;反鱼雷系统将在现役12型鱼雷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升级,提升对对手潜艇发射的高性能鱼雷的拦截能力。

三是海上作战指挥控制系统。日本海上自卫队计划开发新一代驱逐舰作战管理系统,该系统将实现可扩展、方便集成新设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整合雷达与其他传感器数据,使指挥官能更迅速、更准确地作出决策,制订作战计划。此外,日本海上自卫队还将推进新型多波段相控阵雷达和新型情报收集飞机的研发。

日本海上自卫队对内加强现役武器装备升级和未来无人化、智能化武器研发,对外通过联合军事训练及演习深度融入美军作战体系,表明其正积极响应美国的军事战略调整,加强同盟协同作战能力,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进攻性作战能力。这些都将给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局势带来不利影响。(子歌)

(责编:陈羽、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