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23:38:22 来源: sp20241116
在河南南阳与湖北十堰的交界处,有着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水库将汉江和丹江揽蓄入怀,汇成晶莹剔透的一库碧水。这里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回信时强调。
从南到北,同饮一江水。南水北调工程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曾深情地说,“南水北调,我很关心。这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
早在2014年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时,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加强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等要求。
2020年11月,总书记来到江苏扬州,考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江都水利枢纽。
△位于江苏扬州市江都区的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江都水利枢纽
“从你们这次抽样看,这里的水质怎么样?”总书记拿起一个装着水样的量杯仔细察看。
“现场检测,达到了地表水二类标准。”工作人员告诉总书记,多年来,江都水利枢纽的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三类水标准,大部分时间可以达到二类水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叮嘱:“一定要确保一江清水向北流。”
半年后,总书记再次考察南水北调工程。他来到中线一期工程“水龙头”所在地河南南阳,专题调研南水北调,并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在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实地察看引水闸运行情况,随后乘船考察丹江口水库。总书记说:“这个地方我一直想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这个地方的运行以及这里的移民工作,我一直关注着,这一次看一看我很高兴。”他端起一杯新打上来的水库水,迎着光看了又看,笑着说:“‘水龙头’水质不错!”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市淅川县乘船考察丹江口水库时,察看现场取水水样。
由一个个渡槽护送,丹江口水库的水一路北上,长途跋涉1432公里,为沿线受水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昔日北京三杯水中就有一杯来自密云水库,现在“南水”已占城区供水的70%以上。过去,沿途有的地方“自来水能腌咸菜”,有的“泡茶没有茶味儿”,如今,清澈甘甜的引江水替代了北方某些地区的苦咸水、高氟水。习近平总书记打了个比方:“窝窝头换馒头了。”
在南阳之行中,总书记强调,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要把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划出硬杠杠,坚定不移做好各项工作,守好这一库碧水。
△位于河南南阳市淅川县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
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南水北调,缓解了北“渴”,也滋润了民心。目前,南水北调工程已累计向北方地区调水740多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76亿人,有力改善了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水资源条件和水资源承载能力,有效促进了水资源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
一路调研,一路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心中谋划的是“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和水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面镜子。高质量发展,必须更加科学地利用每一滴水,让每滴水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产出更大的效益,绝不允许出现大浪费、大污染。
在此次给环保志愿者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殷切期望:“希望你们继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多年来,丹江口库区持续深化水质保护,重拳减排、铁腕治污。此外,包括志愿者在内的库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守水治水护水工作,多名志愿者成为民间河湖长、库岸长,热心市民成为守水护水社会监督员。开展环保科普宣传、清理垃圾杂物、推广节水用水措施……广大志愿者以实际行动为国家、为受水区人民守护着一库碧水。
在大家的努力下,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在二类及以上标准,已成为京津冀豫四省市受水区的主力水源。
△湖北十堰郧阳区的志愿者在打捞漂浮物。
重塑人水关系,是重塑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迫切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积极参与。
碧水北送扬波千重,长河泱泱利泽万方。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治水兴水之路,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