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银发经济 增进老年人福祉(人民政协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4-12-30 00:06:47 来源: sp20241230

  图①: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茶山街道富强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老人在测量血压。   季春鹏摄(人民视觉)   图②: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养老康复中心,工作人员和老人一起做手工。   谢 东摄(人民视觉)   图③: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月亮湾社区幸福里食堂,一位老人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付款。   杜子璇摄(人民视觉)

  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老年群体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当下,如何通过发展银发经济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增进老年人福祉?如何推动《意见》贯彻落实?几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

  ——编  者  

 

  挖掘潜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建军委员:

  当前,我国老龄事业与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存在。《意见》站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局,措施明确,针对性强,将有力推动我国老龄事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在认识上,坚持理念先行,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面、客观、辩证认识人口老龄化,树立老年人不是发展的阻力、社会的包袱,而是发展的动力和财富意识,主动挖掘利用蕴含其中的新机遇,做大做强老龄产业。

  在政策选择上,坚持老有所养与老有所为相结合,精准对接需求,分类施策。应正视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延长、低龄老年人健康状况改善、受教育程度提高、再就业创业意愿上升的实际,积极搭建平台,完善政策,为健康老年人老有所为、继续发光发热创造条件。

  在工作推进上,坚持系统观念,注重协同。统筹考虑老年群体与社会成员、老年期与全生命周期、老龄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关系,保证政策统一、行动一致。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促进事业与产业、城市与农村、康养与旅居、服务与管理协同发展,为当下与未来银发经济量的快速增长与质的稳步提升提供广阔空间。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委员:

  发展银发经济,是满足老年人群多层次服务需求的战略选择,也是促进健康老龄化,提高人民福祉,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当前,我国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应当从补刚需、保基本、建机制等方面进一步优化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一是补齐老年健康服务短板。加大对特困老年人群、特殊服务机构的财政支持力度。支持公办培训疗养机构向医养结合的机构转型,优先补齐公益服务刚需缺口。二是加快老年健康服务基本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鼓励发展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明确国家对老年健康服务的重点保障范围和分类补助标准,提升刚需人群支付能力。三是加强安宁疗护服务。强化人员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慈善机构参与安宁疗护体系建设,引导民间资本规范参与老年健康服务。四是推动“养老联合体”与“医联体”的社区对接,提升面向家庭的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建立跨部门老年健康服务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区域养老服务和卫生健康服务融合发展,构建县、乡紧密型养老健康服务综合体,以社区辐射家庭,健全就近、便利的老年健康服务网络。

  创新模式,推动养老产业提质升级

  民建中央副主席司马红常委:

  近年来,智慧养老产业迅猛发展,但着眼高质量发展,仍存在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缺乏有效创新、智慧养老技术面临应用推广瓶颈、产业监管相对滞后等问题。建议:

  主动拥抱技术创新,让老有所养触手可及。通过国家或地方技术认证、给予相关行业税收减免优惠、出台财政资金补贴政策等方式,引导智慧养老产业主动迎接人工智能发展浪潮。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拓展家庭等民生领域应用,高效匹配和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生命健康、陪伴护理等高品质生活需求。

  解锁技术应用场景,让产品真正为老所用。以市场化应用为导向,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加快全国范围内的公共场所智慧养老体验中心建设,辐射带动智慧养老社区示范建设。结合城市更新、适老化改造等工作,融入更多智慧化养老产品元素,提高社会认知度和推广力度。

  探索养老服务模式,让养老服务走到群众身边。建议各地方加强与平台经济龙头企业的合作,整合已有分散的养老服务平台或新建统一的养老服务平台,提供简洁、干净、高效的服务信息,畅通供需两端的有效衔接。

  完善监管合作机制,让产业发展行稳致远。加强跨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完善行业发展顶层设计。适度超前出台智慧养老产业技术标准和规范,适时出台智慧养老相关法律法规。

  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委员:

  随着老龄化加速,养老产业发展速度与广大人民的养老需求之间的矛盾突显,亟须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

  加快养老金金融改革,扩大社会养老财富储备。国家已开始试点个人养老金,建议强化激励政策直达个人账户;鼓励多缴存;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政企共担成本,通过企业配比提高员工积极性。

  优化养老服务金融,让老年生活有质量有温度。加强金融机构主动服务老年客户的意愿;鼓励根据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人群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解决金融产品单一化、短期化、同质化的问题,以及投保难、保费高的问题;通过财务规划教育指导、银行托管账户、金融服务委托制、重大合同复查制等,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

  做大养老产业金融,激活银发经济大市场。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应借助市场的力量,带动更多社会资源进入养老产业。建议加强金融政策激励,促进社会资本有序进入养老相关产业;降低养老产业的融资成本,适当向中小企业、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缺乏资金的领域倾斜。

  优化服务,不断推进养老照护和适老化改造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钱学明常委:

  建议从提供助餐、照护服务入手,发展我国农村银发经济。

  开办公共食堂,为农村老人提供助餐服务。对于很多尚能自理的农村老年人而言,最基本需求就是如何解决好一日三餐。2019年以来,我们在广西隆安县东信村开展试点实践,利用该村闲置小学校舍开办了公共性质的“爸妈食堂”,每个工作日为村里100多位60岁以上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一顿午餐。每人每天伙食标准10元左右,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建议各地可根据农村老人数量、平均出行距离等实际情况,探索利用闲置存量场所开办助餐食堂,大力提供优惠、方便、营养的就餐服务。

  促进医养融合,大力发展照顾看护服务。目前,居家养老还是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进入农村养老院的不少都是失能患病老人。能够得到照护、就近就医,是这些老人的迫切需要。建议以乡镇为单位,统筹整合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解决农村失能老人护理照料、看病就医难题,在发展农村银发经济过程中,高度重视做好乡镇卫生院、养老院的规划布局调整,积极推进医养融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孙洁委员:

  社会适老化改造涉及老年人衣食住行医各个方面,是银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推动社会适老化改造,建议:

  政府主导做好适老化改造产业的保障工作。针对适老化改造主体参与性不强、市场化程度较低等问题,政府应加强规划统筹,在改造中将城市规划、土地保障、财政扶持、定价补偿、金融支撑、人才培养、医养保障等机制统筹起来,综合推进适老社区的改造与建设,鼓励多种资金参与适老化改造。

  加强产业扶持。适老化改造涉及提供适老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如辅助支撑设施、呼叫急救系统、家政服务、日间照料中心、银行、商业便民网点、图书馆等。建议对适老化改造产供链企业予以服务补贴,激发市场活力,制定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行业标准,加大监管力度,扶持行业标杆企业,积极培育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推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推动商业保险机构开展与居家适老化改造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将居家适老化改造作为老年人进入老龄阶段的强制化服务,由保险公司推出“防跌倒”险种产品,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成为预防老年人意外跌倒的重要保障。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1日 18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