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16:47:37 来源: sp20241215
中新社 石家庄7月2日电 题:“石头王国”里的“青年养老院”
中新社 记者 牛琳
7月初,袁克宁打造的“青年养老院”正式开门迎客。它位于千年古县河北省井陉县中西部的于家村,由26套石头民居改造而成,除提供食宿外,还可从事木工、皮雕、盐雕、制香、石头画等10种文化体验活动。
袁克宁是井陉县“乡村民宿第一人”。2017年,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他被这里丰富的传统村落遗存吸引,扎根当地打造“理想的院子”。
以陉塞文化著称的井陉县,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其地处太行山区,历史上交通闭塞,使得从隋唐至明清时期的传统村落格局及其历史遗存得以完整保留。当地拥有48个中国传统村落,位居河北省之首。
“青年养老院”所在的中国传统村落于家村,也是井陉县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据《井陉县志》记载,村子始建于明成化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明代著名政治家于谦的后裔居所。全村六街七巷十八胡同、民居楼阁均用石头砌筑,堪称“石头王国”。
6月19日,于家村石头街道。 中新社 记者 翟羽佳 摄“这里每块石头都有自己的故事,全村300多座四合院无一雷同,各有神韵。以此为依托打造乡村民宿,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院子情怀’。”袁克宁表示。
而“青年养老院”的推出,则是袁克宁在从业多年后,想专为青年人提供一个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处所,“希望负重前行的青年人能够在短暂‘躺平’之后更好地出发”。
这只是当地的新生业态之一。据于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于辉介绍,作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点,本着静态保护加动态利用的原则,于家村除传统观光游外,还发展了研学游、书院、非遗工坊、非遗展演等新业态,让古村焕发生机。
6月19日,于家村一处石头建筑打造的民宿。 中新社 记者 翟羽佳 摄中新社 记者探访期间,于家村六座戏楼之一、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蜃气楼,每小时轮番上演井陉拉花等非遗表演。有游客兴致勃勃地跟随表演者免费学习“拧肩”“翻腕”“吸腿”等井陉拉花基本动作。
不时有于家村村民讲解员带着游客在村落里穿梭。62岁的于翠田是5名村民讲解员之一,她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讲解起来声情并茂。
“我们是于谦的后裔,这里到处都是故事,到处都是历史,非常自豪能够把我们自己的故事和历史讲给游客听。”于翠田说,她每天最多时能为4批游客提供讲解服务,担任“兼职”讲解员每月为她带来一两千元(人民币,下同)收入。
包括于翠田在内,吃上“旅游饭”的于家村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据于辉介绍,常住人口仅500多人的于家村引入旅游开发公司运营,采取“保底+分红”模式,2023年实现村集体分红50多万元。同时,公司长期雇用30多名村民,重要节假日用工人数还会翻倍。
6月19日,于家村古戏楼正在上演民俗表演井陉拉花。 中新社 记者 翟羽佳 摄于家村是当地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一个缩影。在井陉,全长60余公里的旅游环路“太行天路”如一条飘动的玉带,贯通秀林镇、天长镇、于家乡、南障城镇4个乡镇,将29个藏在深山的中国传统村落“串珠成链”。
据井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海维介绍,该县发挥“太行天路”基础优势,探索实施以传统村落为主的“连片保护工程”,将这29个传统村落划入连片发展区,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其中,29个传统村落建成区约3平方公里,片区内总人口约4万人。
“此举旨在抱团发展、组团发展。结合村落特色,把传统建筑、历史文化与田园风光相结合,形成太行最美石头村落群。”王海维说。
据介绍,2022年,井陉县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2023年,“井陉县天路传统村落连片保护利用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我们正在探索一条以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发展示范为引擎,以此促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带动县域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模式。”王海维表示。(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