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17:59:45 来源: sp20241215
开这种盲盒,“被坑”能咋办呢?
90后直播间花7万5开的盲盒卡片回收仅值1万3,起诉商家欺诈被驳回
“恭喜老板喜提隐藏卡!”“大哥抬箱了,祝欧气爆棚!”在一知名短视频平台一个销售卡片盲盒的直播间,主播与网友实时互动、气氛热烈,“90后”的魏某也是其中一名粉丝。
与传统直播卖货不同,这类直播间主播提供代拆服务,让用户体验线上拆盲盒的快乐。魏某也通过直播间多次购买卡片盲盒,但并未如愿开出自己中意的卡片。于是,一纸诉状将直播商家诉至法院,要求退款,能获得法院支持吗?
通讯员 董大友 何逸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最新案例>>>
开盲盒亏大了,起诉商家欺诈
原来,魏某有个小众爱好——收藏卡片,平日里,经常购买“海贼王”“灌篮高手”“水浒传”等卡片盲盒,部分自行收藏,部分在二手市场进行出售。2022年初,他在上述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一个开卡直播间,在主播推荐下购买了几款卡片盲盒,恰巧开出“稀有卡”,直播客服随即添加魏某的微信, 对“稀有卡”进行回收,并支付了3888元。
2022年6月,该直播间正推荐一款名为“山海经”的盲盒类卡片,卡片附有一张图鉴,载明该套盲盒发行共3张“董事长亲签卡”,每张指导价为80000元;“天卡”共10款,每张1000元至5000元不等;“隐藏卡”指导价为20000元;剩余还分“地卡”“玄卡”“黄卡”不等,这些无指导价格。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魏某花费268元购买了一盒“山海经”盲盒,恰巧开出“天卡”一张,客服随即以3000元价格进行回收。
感觉运气爆棚的魏某,之后接连下单,从一盒买到整箱端,前后共花费75308元,但开出的卡片经客服回收,仅拿到13000元。魏某认为直播商家某玩具商行的行为构成欺诈,将玩具商行、第三人某科技公司诉至法院,要求玩具商行返回货款62308元。
非正常消费行为,起诉被驳回
宜兴法院经审理认为,魏某购买卡片盲盒的行为并非用于生产生活需要而是为了获得高额的中奖机会,本质上已经脱离了正常的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法律规定的一种正常消费行为或销售行为。
卡片本身不具有相应的价值或者相对高额的价值,魏某又以盲盒类形式购买,在购买之前无法知晓卡片内容,而所谓的“董事长亲签卡” “隐藏卡”等卡面内容相当于“兑奖符号”,再根据不同的“兑奖符号”即时获得不同的射幸利益,从形式上看符合彩票的外在表现形式,属于类似购买彩票行为。
在未获得国家经营许可的情形下,基于案涉行为产生的债权债务并非法律规定的“债”的范畴,属于非法之债,不受国家法律保护。最终,法院依法驳回了魏某的起诉。
法官说法>>>
我国已有“指引”规范盲盒经营
案件承办法官表示,“盲盒经营”是近几年比较常见的一种经营模式,关注和参与者很多。2023年6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对于盲盒类经营行为进行了具体规范。
其中规定,盲盒经营者应当根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合理确定盲盒价格;通过盲盒形式销售的,同一套系商品或服务的成本差距不应过大,也不应与非盲盒销售商品价格差距过大。
该案中,盲盒中的卡片为普通卡片,并未有特定的交换价值,所谓的“董事长亲签卡”“隐藏卡”本身也与其他卡片一样并未有特定的收藏价值或者其他可期待价值,但却赋予了高达数万元的回收价格,所谓的回收价格与卡片本身交换价值相差过大,已经超出了商品或服务价值与消费者支付的对价基本对等的正常范畴。
如果对这类交易行为进行放任,不仅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引发不良的社会价值导向,也会带来大量用类似方式掩盖非法目的行为风险,与民法公序良俗原则背道而驰。 【编辑:宋宇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