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立省”到“向绿图强”——海南以制度创新守护绿水青山

发布时间:2024-11-14 11:32:18 来源: sp20241114

从一船、一人,发展到500多艘渔船、2000多名渔民参与……试行于海南昌化渔港的“渔船打捞垃圾”模式,鼓励渔民捕鱼的同时将海洋垃圾带回港口、积分换物。这种“新渔夫与海”式的新型清洁海洋制度,正被越来越多的渔港效仿。

2019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发布,要求海南打造“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样板区”。5年来,海南先行先试,包括“渔船打捞垃圾”在内,先后有38项改革举措或经验成果,入选国家有关案例清单和推广清单。

从“生态立省”到“向绿图强”,海南以制度创新推进增绿护蓝、减污降碳,走上了保护与发展相融合的新路径。

持续创新推出生态治理举措

2021年,“渔船打捞垃圾”昌化渔港试点示范行动正式开启,发动渔民“既捕鱼又捞垃圾”,自愿将打捞到渔网中的海洋垃圾带回港口分类处理。同时,通过建立积分奖励制度,让渔民以垃圾换取出海作业工具和生活物资,打造海洋垃圾去存量的“渔民—渔船—渔港—塑料回收利用”社会自愿治理体系。

作为“渔船打捞垃圾”模式的主要设计者,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吕淑果认为,“渔船打捞垃圾”是应对海洋垃圾的有效治理举措。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发布以来,海南围绕“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目标,不断推出可落地、好实施的创新举措。

——封堵陆海污染源头。

颁布国内首部地方性禁塑法规和“禁塑名录”,通过互联网技术从产销到使用各环节严格监管,“全域全链条”治理塑料污染。

实施全国首个排污许可地方性法规,行业“自评”,按证管理,全覆盖、清单式执法。监管部门既当好排污单位“店小二”,又做好环保管理“裁判员”。

——搭建智慧合作平台。

2020年11月12日在海南霸王岭热带雨林中拍摄的海南长臂猿。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保护长臂猿,开创“国家公园全球智库和长臂猿全球联合攻关机制”,提出保护路线图,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从最濒危时的2群不到10只增长至目前已知的7群42只。

上线“应对气候变化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产业、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和监测,让碳排放“有迹可循”,让“减碳”决策有据可依。

——立体改造“腾笼换鸟”。

2021年9月5日拍摄的海口美舍仕家安居房项目,该项目获评为海南省装配式示范项目(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培育装配式建筑产业,提出年度指标,像“搭积木”一样造楼房,从源头上减少建筑行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根据区域环境承载量、功能用途等提前“画好框、定好调”,投资企业项目选址心中有底,监管部门准入研判心里有数,及时腾退淘汰高耗低效产业,确保企业环保高水平,发展高质量。

创新示范,多点开花。探索实践不断夯实海南“绿色”根基。

昌化渔港“一条船”引发“连锁反应”,打捞垃圾行动如今发展到5个渔港和相邻社区;2023年四季度,海南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替代品占有率超过80%;2023年,海南全省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面积中占比超过70%……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毛东利说,一个个制度创新,是海南因地制宜探索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生动实践。一项项创新举措,如细石激起波浪,发挥了引领性示范性作用。

多方合力促进政策落地落实

小到塑料包装袋,大到废弃钢索……41岁的渔民钟强彬就是将出海“捕获”的垃圾带回港口的第一人。近日,利用伏季休渔期在县城务工的他,不忘叮嘱家人加快补修渔网,好赶在开海时继续参加“渔船打捞垃圾”行动。

一件“顺手小事”变成“环保大事”,背后是海南在制度设计、要素保障、社会动员等方面下大力气,推动创新举措在各个领域落地落实。

实施创新制度,在于打破套路。

在“渔船打捞垃圾”模式设计中,吕淑果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找到了“贴近民生,简单易行”的切入点,让渔民意识到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的重要性。“‘顺手做’有别于传统的‘催着做’,让渔民在日常生活作业过程中就能消除海洋垃圾存量,不给老百姓增加太多负担,同时出台的奖补措施也更显人情味。”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药谷工业园(无人机照片,2021年6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最初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时,许多企业因要限污、搬迁、整改而发出质疑、抵触声音。该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吴至俊说,园区采用“先行设计,动态调整”的方式,既有“准入线”,又有“调整地”。严格分区管控,避免“各做各的,文件打架”;科学动态调整,让企业落在更合适的地方。

实施创新制度,在于协同保障。

为全面实施禁塑,海南成立由生态、交通、商务等27家成员单位组成的禁塑工作领导小组。为了落实有关奖励机制,一些部门“多挤几次牙膏”凑出经费全力保障;一个制度出台后,多个部门坐在一起共同研究,明晰职责、细化方案……

2018年以来,海南共制定、修订生态文明领域地方性法规32件,覆盖多个生态文明细分领域。其中,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生态补偿条例、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以及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条例等多项立法实践走在全国前列,有力保障各项创新制度从“有个点子”到“做出样子”。

实施创新制度,在于群众参与。

工作人员在海口诚佳美塑料包装有限公司车间生产全生物降解袋(2020年11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禁塑政策实施后,在海口的各大商超、集市,购物者手提菜篮子、布袋子,商户按规定提供可降解环保袋、盒,已成为常态。

“海南生态环保事业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共识。”毛东利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争当美丽中国的示范样板,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生态环境不仅是海南必须倍加珍惜的本钱和底色,更是海南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更积极地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各项行动中。

步履不停绘就生态样板新画卷

如今,从昌江到三亚、海口,再到更多市县,海南既捕鱼又“捕垃圾”的“海上新渔夫”越来越多。他们受邀参加讲座、论坛甚至国际性会议,爱海护海事迹广为人知。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无人机照片,2024年3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海南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走出海南、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红树林蓝碳开发保护、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生态立体循环农业……海南多项创新经验举措吸引外地考察团调研,或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成功“出圈”。

以制度创新为媒,海南生态文明“试验田”正结出“生态果”。

在海南省海口市拍摄的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无人机照片,2024年2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数据显示,2023年海南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监测以来历史最好水平,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95.9%,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99.66%。截至目前,海南累计新增红树林面积约2.4万亩,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2%,生态环境状况等级持续为优级,“生态家底”日益丰厚。

2022年5月22日,工人在海南省万宁市老爷海海边种植红树苗进行生态修复(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守住绿水青山,制度创新助推海南“山水经”转换为“致富经”,绿色产业新机遇得到不断释放:万宁市小海区域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完成首单蓝碳交易;昌江6万吨碳捕集项目,将二氧化碳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聚力打造“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样板区”,海南各地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不停步。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生态赋能旅游,让风景变“钱景”;白沙黎族自治县细水乡种植碳汇林,当起“卖碳翁”;三亚、保亭联合探索“上游护水,下游补偿”机制……

围绕“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许多新探索、新试点也在蓬勃开展。

农民在五指山椰仙茶园采茶(无人机照片,2024年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五指山下水满乡的茶叶公司老板周玉景,时刻关注自家茶叶生产制作的全过程碳排放数据,以便早日申请“碳标签”,让“生态值”更高的产品进入欧洲高端零售市场。

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负责人邬乐雅介绍,五指山市正在试点探索的茶叶“碳足迹”管理,让良好的生态成为产品的“加分项”。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海南正不断书写新时代生态文明的精彩故事。

文字记者:柳昌林、陈凯姿

视频记者:王军锋、郭良川、陈凯姿

海报设计:赵丹阳

编辑:金地、王化娟、赵露露、聂毅

统筹:王洁、曹江涛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