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21:17:36 来源: sp20241114
中新网 贵阳4月23日电 题:贵州“Z世代”书店老板兼职打工“养店”:为梦想而坚持
作者 周燕玲
如果你有一个开书店的梦想,会在多少岁去实现?25岁的杨不正在2年前实现了这个梦。
戴着眼镜的杨不正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说话幽默风趣,白天他守着书店,晚上在贵阳一家夜店做电工。他开的书店名为“酒三多”,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小破店”。这间20平方米的书店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小河缤纷广场旁,进店的玻璃门上贴着“幸好,还有书店”字样的海报。
图为杨不正开在贵阳开的“酒三多”书店。周燕玲 摄进入书店,目之所及全是各种书籍,一楼楼顶和没有放书的墙面用各种报纸糊着,二楼阁间书架上大多摆放的是二手书,中间有桌椅可供书友休息和阅读。堆满书的收银台上方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3折—6折,部分除外”。
“书店本来就应该只卖书,所以必须以折扣来让利,如果网上卖的书比自己书店便宜,我会让读者去线上购买。”杨不正认为,实体书店是可以和网络书店共存的,前提是店内的书要有一定折扣。
图为杨不正(右)在自己的书店与书友聊天。周燕玲 摄从小喜欢阅读的杨不正,从2017年开始就确定了未来从事书店行业的目标。毕业后,因书店行业不景气没有招人的需求,他只能一边干电工,一边在贵阳的街头摆书摊。
2022年6月,杨不正下定决心开一间属于自己的书店,书店除了买书会花钱,其余一概不收费,可拆封翻阅。因一开始就做好书不好卖的思想准备,为此他常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写道:“我不死,书店不死。”
图为杨不正在贵阳开的“酒三多”书店。受访者供图开店的头两个月,正如杨不正预料的那样,书店没有去过一位读者,虽有担忧,但他更多时候是在苦恼怎样才能进到一些书。有时新书没钱进,就索性骑着摩托车去贵阳的街头巷尾淘一些旧书来卖。
图为书友在贵阳“酒三多”书店选书。周燕玲 摄开书店第一年,杨不正坚持中午到下午守店4个小时,新书入库、发布新书讯、打包需要邮寄的书、整理书架、回复书友信息,晚上就去上班。其间,他会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更新开书店的日常、心得体会以及图书讯息。
随着越来越多书友从社交媒体上了解到“酒三多”书店后,生意慢慢迎来好转,买书的人有书店旁的咖啡馆老板、远道而来的书友、路过的八旬老人……单日最高销售记录307本。有书友看到杨不正发的售书记录后,在下面留言:“看到你生意好,比我自己赚钱了还高兴。”
因为书店的书都有折扣,并有许多老旧书籍,所以杨不正售出的书并没赚什么钱,基本能够维持每月的房租和进书的钱,“这个月卖了1万元的书,也进了1万多元的新书。”
图为杨不正书店里摆放的书。周燕玲 摄对于进书,杨不正也有一套自己的选书标准:侧重文学、历史、哲学以及民族学类,拒绝畅销书、成功学、教材教辅。
“开了书店后,我发现自己不适合做生意,因为总想把书卖便宜点,尽可能地多卖出去,和书友聊几句投机后恨不得多送几本书。”杨不正说。
每个月正常情况下,杨不正最少有4天可以休息,但他却常常在休息日选择通宵营业,身边不少朋友因此调侃他:“生产队的驴都没有你这样磨的。”
杨不正想了想朋友的话有些在理,把自己弄得没有休息日也没有赚到钱,只有一身疲惫和一屋子的书。慢慢地,他强迫自己休息日停下来休息,出去和朋友吃饭唱歌,然而朋友散场后他还是回书店,看书单、选书、写日记。
图为杨不正在整理自己的书店前台。周燕玲 摄或许是真的有些累了,杨不正这个4月选择闭店让自己休息一段时间。虽闭店,但他还是在不停地进书,每次都是把书放在店里就走人,“店里堆了很多书,想着把书整理清楚后再重新营业。”
“开书店不赚钱,为什么要开呢?”面对记者的疑惑,杨不正坦言,开书店是自己的梦想,不赚钱也无所谓,能赚钱最好。
经常会有网友在小红书上给杨不正留言,说自己也想在贵阳开一家书店,“想让我劝退他”。他想了想,大家都是成年人,要开的劝不动,不想开的也不会爱这个行业,劝别人不开书店这点对自己来说没意义。
对于书店开业近2年至今没有倒闭的原因,杨不正总结:丢掉幻想、努力搬砖、维持开销。
近年来,虽然网络上充斥着“书店寒冬”的声音,现实中却还能看到新书店的涌入。有人说:“当一个书店老板在这个年代是充满勇气的事。”也有人说:“只要书还在,爱书人也还在,实体书店总不会消失的。”
未来,杨不正希望能够存够钱,全职打理书店。(完)
【编辑:曹子健】